柴琼霞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被引量:1
- 2007年
- 总结86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监护体会。护理重点是术后监护期间要充分镇静、保持有效供氧、加强肺高压监护和呼吸道管理、防治术后心律失常及预防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以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 柴琼霞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监护
- 3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监护
- 2007年
- 柴琼霞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监护
- 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治疗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治疗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的不良反应,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2009年11月1日至2012年2月1日我科收治的32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放疗剂量为60~66Gy/30~33f/6~7W;同步口服卡培他滨1650 mg/m2,分2次口服,连用2周停1周,3周为1周期,共2周期,放疗期间给予全面连续性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疼痛缓解率为82.3%(14/17),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可明显减轻放化疗反应,进一步提高对放化疗的耐受性。
- 柴琼霞
- 关键词:直肠癌适形调强放疗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围术期监护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人工血管置换术的围术期监护。方法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8例,给予绝对卧床,术前严密观察疼痛的性质及进展、控制血压在适当水平、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以有效预防动脉瘤破裂,为患者赢得手术时机;均实施人造血管置换术,术后加强各系统功能监护,密切观察病情,严格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结果围术期监护(3.3±2.2)天,27例患者经围术期监护安返病房,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围术期监护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柴琼霞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监护
- 心脏移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 2002年
- 樊丽珠柴琼霞
- 关键词:心脏移植术护理
- 一种新冠疫苗接种注射盘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新冠疫苗接种注射盘,注射盘呈双层结构,包括上层置物层和下层排气区域,上层置物层内设有一隔板,隔板将上层置物层分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内设有一置物支架,置物支架上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限...
- 钱塔娜周青威柴琼霞周鑫
- 文献传递
- 1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观察与护理
- 2001年
- 总结 18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的护理。特别强调术前心理护理 ,术后准确监测血流动力学情况 ,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及胸腔引流情况。防止心律紊乱、急性心包填塞和维持循环稳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果表明 :本组采用的护理措施对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 柴琼霞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护理
- 优质护理对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操作简便、恢复好及疗效高等优点[1]已被广泛的应用于腹部手术中,但由于麻醉、手术持续时间、创伤、腹腔内残留的CO2及患者焦虑等因素,患者术后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仍是常见的并发症,影响其整个康复进程[2-3]。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缓解患者腹胀及腹痛等不适症状是临床外科护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对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周淑萍柴琼霞韩慧慧
- 关键词:腹腔镜优质护理胃肠功能
- 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患者行为改变影响因素探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患者行为改变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将319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对A组延期复诊或失访患者不采用任何回访形式,对B组首诊后未按时复诊患者则采用电话随访进行远程指导,观察家人参与程度对患者行为改变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行为改变情况。结果患者自评坚持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有觉得麻烦,不习惯,效果不明显对治疗没有信心,条件或环境限制。91.22%的患者认为促使行为改变并长期坚持的方法是有人共同参与,68.24%的患者希望获得及时督促与指导。对失访患者以电话回访的形式进行远程指导对其行为改变有明显促进作用;家人共同参与可明显促进患者行为改变。结论授权患者及家属,强调自主参与,实现护理服务向家庭的延伸;门诊访谈要有动机性,强化同伴支持;形成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模式,使专业化教育得到长期的有效延续。以上方式可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
- 柴琼霞曹小萍陈艳曙韩慧慧
- 关键词:糖尿病门诊患者
- 局部物理加压预防全身麻醉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评价局部物理加压预防全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全身麻醉手术患者345例,分为对照组、肝素组和物理加压组,各组间血栓形成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无任何抗凝措施介入,肝素组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物理加压组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进行下肢局部加压。所有患者在术后第7天查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术后第3天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术后血管超声检查显示,肝素组和物理加压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素组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对照组和物理加压组(P<0.05)。结论下肢局部物理加压是一种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天华柴琼霞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