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克罗恩
  • 3篇克罗恩病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随访
  • 2篇肿瘤
  • 2篇腭部
  • 2篇小肠
  • 2篇鉴别诊断价值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壁
  • 1篇血管疾病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特征
  • 1篇造影
  • 1篇增强磁共振

机构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林雪花
  • 7篇曹代荣
  • 4篇郑贤应
  • 3篇陈潭辉
  • 2篇邢振
  • 2篇佘德君
  • 2篇陈琦
  • 2篇游瑞雄
  • 1篇李坚
  • 1篇王峰
  • 1篇黄楠
  • 1篇肖泽彬
  • 1篇郭伟

传媒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DWI预测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价值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DWI的ADC值在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诊断中的价值和ADC值与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不同Gleason分级将前列腺癌患者分三组,低度恶性组9例(Gleason=3+3),中度恶性组13例(Gleason=3+4)和高度恶性组40例(Gleason=4+3或>8)。在ADC图上,对前列腺癌病灶及相同层面闭孔内肌进行测量,计算得出相对ADC值(rADC),分析比较ADC值、rADC值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预测效能。结果:低、中和高度恶性组ADC值分别为(0.96±0.09)×10^(-3)mm^(2)/s,(0.76±0.14)×10^(-3)mm^(2)/s和(0.65±0.12)×10^(-3)mm^(2)/s,组别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ADC值分别为0.86±0.12,0.69±0.12和0.58±0.12,组别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ROC曲线分析,ADC值鉴别低中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的AUC为0.844,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0%和81.82%;rADC鉴别此两组的AUC为0.827,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50%和77.27%。ADC值鉴别低度恶性组与中高度恶性组的AUC为0.941,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4.91%;rADC鉴别此两组的AUC为0.918,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02%和88.89%。ADC值、rADC值与Gleason分级显著负相关。结论:ADC值是术前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预测的有效参数,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越高ADC值越低。
黄欣瑶林雪花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GLEASON分级前列腺癌
3T磁共振成像小肠造影在小肠克罗恩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小肠造影(MRE)在小肠克罗恩病(CD)随访中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小肠CD的27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16~83岁)的61次MRE检查,其中23例患者行2次M...
林雪花郑贤应曹代荣陈潭辉黄欣瑶
关键词:克罗恩病
腭部良恶性肿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腭部良恶性肿瘤的常规MRI 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7 月~2017 年8 月在我院130 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腭部肿瘤患者的临床及MRI 资料,评估肿瘤的部位、大小、边界、形态、信号、内部...
郑颖彦肖泽彬林雪花曹代荣
关键词:腭部肿瘤磁共振成像
3.0 T磁共振小肠成像在Crohn病活动性评估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小肠成像(MRE)在Crohn病(CD)活动性评估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CD的26例患者61次MRE检查,通过MRE评分评估CD活动性,采用Spearman法分析MRE评分与Crohn病活动指数(CDAI)分、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相关性;随访临床治疗过程中MRE评分变化,并与相应CDAI评分变化、CRP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RE评分为(12.49±5.31)分,CDAI评分为(134.82±88.15)分,CRP为(21.26±25.71)mg/L。MRE评分与CRP(r=0.764,P〈0.001)及CDAI评分(r=0.662,P〈0.001)均呈中度正相关;临床治疗过程中MRE变化与CDAI评分变化(r=0.678,P〈0.001)、CRP变化(r=0.554,P〈0.001)呈中度正相关。MRE动态随访CD过程中发现增厚的肠壁明显变薄、强化程度减低、T_2WI肠壁信号降低、肠周液性渗出的吸收、梳样征的消失、瘘管缩小或消失等征象均是活动度下降的指标。结论 3.0T磁共振小肠成像较好的评估CD活动性并随访CD活动性变化,推荐做为CD随访的常规影像学检查。
林雪花郑贤应曹代荣游瑞雄佘德君陈潭辉吴吟晨黄欣瑶陈琦
关键词:克罗恩病活动性
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诊断
目的 寻找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的特征性MR 征像,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MR 影像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6 例,主要观察病灶的发生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平...
陈潭辉林雪花
胃肠道穿孔腹部平片和多层螺旋CT诊断比较研究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和腹部平片对胃肠道穿孔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CT及腹部平片表现,其中行腹部CT检查者69例,行腹部平片检查者43例。结果腹部平片和CT显示腹腔积气阳性率分别为81.4%(35/43例)、95.6%(66/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胃肠道穿孔其他主要征象的阳性率分别为:胃肠道壁的连续性中断15.9%、腹腔积液84.0%、穿孔肠道周围脂肪间隙模糊81.1%、小气泡72.4%,小气泡提示穿孔部位的准确率为92%(46/50)。CT诊断胃肠道穿孔部位的准确率为89.8%(62/69),对相关病因诊断准确率为79.7%(55/69)。结论相比腹部平片,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有更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林雪花郑贤应曹代荣邢振
关键词:腹部胃肠道穿孔
小肠MR灌注成像定量参数对克罗恩病早期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应用小肠MR灌注成像技术对克罗恩病(CD)进行研究,探讨定量参数对比剂容积转运速率(Ktrans)、血浆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间的速率常数(Kep)及单位体积组织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e)与病变局部微血管灌注量及渗透性改变的关系,评价其对CD早期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48例行磁共振小肠成像(MRE)检查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的CD患者,计算CD病灶区及正常肠壁区Ktrans、Kep及Ve值,并比较两个区域间参数值的差异。根据CD活动指数(CDAI)分期,将患者分为缓解期、轻度活动期及中重度活动期组,比较三组间Ktrans、Kep及Ve值的差异及其与CDAI评分、肠壁厚度值的相关性。结果 48例CD病灶区的Ktrans、Kep及Ve值明显高于正常肠壁(P均<0.05),其中CD病灶区Ve值约为正常肠壁区15倍,Ktrans值约为7倍。48例CD患者中,缓解期组13例,轻度活动期组20例,中重度活动期组15例。缓解期组Ktrans、Kep及Ve值低于活动期组(P均<0.05),随着活动性增加,Ktrans、Kep及Ve值亦增大(Ktrans值、Kep值、Ve值P均=0.000),三组中Kep值增大最显著。各参数值均与CDAI评分呈高度正相关性(P均<0.05)。但Ktrans值与肠壁厚度值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471)。结论小肠MR灌注成像定量参数可反映CD病变局部血管灌注量及渗透性改变,对CD早期诊断及活动性评估有一定价值。
吴吟晨郑贤应曹代荣林雪花黄楠陈琦黄欣瑶
关键词:克罗恩病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
腭部肿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林雪花曹代荣游瑞雄李坚
基于高分辨率血管壁MRI的颈部及颅内动脉夹层临床危险因素和影像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基于高分辨率血管壁MRI(VW-MRI)分析颈部动脉夹层(CAD)及颅内动脉夹层(IAD)的潜在临床危险因素及影像特征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1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1例颅颈部动脉夹层患者,其中CAD 58例、IAD 3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潜在临床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颈部按摩理疗史、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及VW-MRI特征(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前/后循环分布、单发/多发病灶、范围局限型/广泛型、内膜瓣、双腔征、壁间血肿、血管外管径扩张、MRA管腔形态分型)的差异。结果CAD和IAD组患者年龄[(42.2±11.4)岁比(47.2±8.8)岁,t=2.188]、高血压[11(19.0%)比15(45.5%),χ^(2)=7.232]、甘油三酯水平[1.12(0.81,1.51)mmol/L比1.41(1.06,1.83)mmol/L,Z=-2.7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W-MRI特征对比分析显示,CAD和IAD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50(86.2%)比21(63.6%),χ^(2)=6.249]、前/后循环分布[后循环16(28.1%)比32(97.0%),χ^(2)=39.863]、单发/多发病灶、范围局限型/广泛型(χ^(2)=21.638)及MRA管腔形态分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高分辨率VW-MRI分析显示CAD和IAD的潜在临床危险因素及MR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提示两者的潜在发病机制及病变特征可能存在不同。
林雪花佘德君郭伟王峰邢振苏妍曹代荣
关键词:血管疾病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