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海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十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腹腔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脏器
  • 1篇脏器切除
  • 1篇占位
  • 1篇占位病灶
  • 1篇食管
  • 1篇食管失弛症
  • 1篇术后黄疸
  • 1篇尿道
  • 1篇尿道瘘
  • 1篇盆腔
  • 1篇腔内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治疗
  • 1篇肿瘤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十一...

作者

  • 4篇林海
  • 4篇梁东
  • 2篇俞天生
  • 2篇傅振超
  • 2篇付振超
  • 1篇邓琰
  • 1篇窦维龙
  • 1篇努尔兰
  • 1篇杜马玲
  • 1篇石瑜岚
  • 1篇张前兴
  • 1篇张林

传媒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腹腔内肿瘤36例临床观察
2004年
目的 观察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腹腔多脏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联合脏器切除消化道重建术治疗仅有邻近脏器转移、浸润而无远处转移的腹腔多脏器肿瘤36例。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31例,占86.1%。并发症5例,占13.9%。其中术后6h心搏骤停死亡1例,胆瘘、胰瘘各1例,因腹水感染、切口裂开2例,均再手术治愈,临床治愈率97.2%。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65.6%、40.6%。结论 严格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适时病变区域化疗,根治病变灶,防止肿瘤细胞种植,术后加强支持和按期抗肿瘤治疗,能使部分腹腔多脏器肿瘤病人取得有效治疗和长期生存。
傅振超梁东俞天生林海石瑜岚
关键词:肿瘤联合脏器切除多脏器腹腔内术后
肝左叶肥大致贲门狭窄误诊1例
2003年
1病例报告 女,64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0 a余伴恶心呕吐,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行胃镜检查见食管极度扩张,食管内有大量潴留食物残渣,食管下段贲门纤维胃镜镜头无法通过,未见明显新生物,粘膜有炎性改变,拟行食管下段贲门扩张由于难受及出血而终止,后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图1)见食管扩张直径约7cm,贲门处呈鸟嘴样改变,钡剂不能通过.
林海付振超俞天生梁东
关键词:贲门狭窄误诊食管失弛症病理学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黄疸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2009年7月8260例LC中46例术后出现黄疸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LC术后1~3 d发生黄疸,经保守治疗治愈。15例术后4~9 d发生黄疸,经内镜治疗治愈。12例术后7~12 d发生黄疸,经1~2次开腹手术治愈。2例急诊开腹手术,分别于二次手术后24、49 h多脏器衰竭死亡。治愈44例随访1~17年,7年,恢复良好。治愈率95.8%(44/46),病死率4.2%(2/46)。结论 LC术后黄疸是胆管损伤的主要症状,但不一定都是胆管损伤。详细掌握病情,严格LC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规范手术操作与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LC术后黄疸的有效措施。
傅振超梁东窦维龙张前兴邓琰林海杜马玲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黄疸
治疗盆腔棘球蚴并发尿道瘘1例
2008年
1病例患者,男,78岁,新疆伊宁人,牧区农民。因尿频、尿急5月余,于2007年9月18日来本院就诊。体检发现腹部中下部隆起,可触及一个20cm×18cm包块,质硬,边界清。行盆腔CT检查.见盆腔有一巨大囊性占位病灶(图lA),囊内可见典型“玫瑰花结”样多个子囊形态。
张林付振超梁东林海努尔兰徐遵理窦唯龙杜马灵
关键词:盆腔尿道瘘棘球蚴并发占位病灶CT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