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培 作品数:67 被引量:558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社会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专业化知识搜寻、管理创新与企业绩效:认知评价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2 2020年 本研究基于探索/利用双元分析框架,将管理创新划分为利用式管理创新和探索式管理创新两个维度,并将知识搜寻和认知评价的理论观点整合到现有管理创新采纳与实施过程理论模型中,构建了一个研究模型,以考察双元管理创新的采纳过程及其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以我国华南地区468家制造型企业为问卷调查对象,对上述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科学型知识搜寻主要促进探索式管理创新;市场型知识搜寻对利用式和探索式管理创新均有正向影响;供应链型知识搜寻主要促进利用式管理创新;(2)科学型知识搜寻与探索式管理创新间的关系同时受到风险性认知(负向)、匹配性认知(正向)和复杂性认知(负向)的调节效应影响;市场型知识搜寻与利用式管理创新间的关系仅受到复杂性认知的负向调节效应影响;供应链型知识搜寻与利用式管理创新间的关系同时受到风险性认知(负向)、匹配性认知(正向)和复杂性认知(正向)的调节效应影响,但其与探索式管理创新间的关系仅受到匹配性认知的负向调节效应影响;(3)利用式管理创新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探索式管理创新与企业绩效呈正U型关系。研究结论对于厘清管理创新的复杂采纳过程及其实施机理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同时对企业顺利开展管理创新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意义。 余传鹏 林春培 林春培 叶宝升关键词:管理创新 企业绩效 基于知识转移的自主创新:机理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知识是创新的源泉,知识转移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知识转移的视角,对自主创新的概念进行归纳界定,并细致解析了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循环过程,最后研究了基于知识转移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内在发生机理及其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张振刚 林春培 黄育坤关键词:知识转移 自主创新 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类型、内在动力及事前识别 被引量:36 2012年 现有文献对正在不断完善之中的破坏性创新理论展开论述,但都缺乏一个综合的理解。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观点间的分歧和内在联系,归纳出破坏性创新的动态过程概念、主要特征以及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的三种不同的市场侵蚀模式,并对破坏性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和事前识别框架进行了探讨,从而对破坏性创新理论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林春培 张振刚 薛捷关键词:内在动力 新兴顾客导向、外部知识搜寻与破坏性创新 2024年 新兴顾客导向的企业关注并满足新兴顾客群体的隐性期望与需求,注重探索新的技术和市场知识,促进破坏性创新的产生。基于知识搜寻视角,本文探究新兴顾客导向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机理。本文运用315份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新兴顾客导向作为企业挖掘潜在顾客的战略导向,是影响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活动的关键驱动因素,而外部知识搜寻是新兴顾客导向促进企业破坏性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通过外部技术和市场知识搜寻,新兴顾客导向可以对外向型破坏性创新间接地发挥正向促进作用;通过外部技术知识搜寻,新兴顾客导向只对内向型破坏性创新发挥促进作用。本文还发现,新兴顾客导向对于企业进行外部技术和市场知识搜寻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外部知识搜寻与破坏性创新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关系;外部技术与市场的联合搜寻能够促进企业将破坏性创新产品引入外部市场,有利于外向型破坏性创新的实施。本文探索了新兴顾客导向对企业外向型破坏性创新和内向型破坏性创新的差异化影响机制,揭示出外部知识搜寻在其中的作用机理。 林春培 赖秀梅 朱晓艳 余传鹏道德领导与组织管理创新关系研究:非正式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3 2015年 对领导者道德规范方面的研究被认为是理解领导力的基础。道德型领导强调领导者在决策、行动、影响他人的过程中如何使用其社会权力,从而在组织内引导员工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工作行为。从员工内部动机理论和管理者内部促进者视角,本文提出道德型领导通过影响员工组织内的非正式共享行为,进而提升整个组织的创新氛围和组织管理创新水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道德型领导对基于个人利益驱动的员工非正式知识共享行为影响不显著,而对基于组织利益驱动的员工非正式知识共享行为和组织管理创新影响显著成立。此外,本文还发现员工非正式知识共享行为对组织管理创新的影响也显著成立,组织利益驱动的知识共享在道德领导与管理创新之间存在的部分中介作用。 周飞 林春培 孙锐关键词:道德领导 管理创新 数字创新网络嵌入对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24年 数字经济背景下,大量制造企业“借力”数字服务企业来推进其数字创新进程,本文提出数字创新网络嵌入用以表征这一现象。相比于具有高价值、相对静态、不完全流动和专有化等属性的传统战略资源,数字资源具有更强的可流动性、非专有性及高价值依附属性,因此,基于传统创新网络嵌入的“祝福”及“诅咒”机制来解释数字创新网络嵌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会陷入理论解释力不足的困境。本文从数字资源的属性出发,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大数据能力为中介变量,组织结构柔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数字创新网络嵌入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过程机制研究框架,以探究数字赋能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理论路径。本文以华南地区559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该研究框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数字创新网络结构、关系嵌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均呈倒U型关系;(2)大数据能力在适度数字创新网络嵌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但是,在高度数字创新网络嵌入情境下,大数据能力在数字创新网络结构、关系嵌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中均无显著的中介效应;(3)组织结构柔性正向调节数字创新网络关系嵌入与大数据能力、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且存在有中介的调节作用,但在数字创新网络结构嵌入发挥影响的过程中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对数字创新网络嵌入情境下制造企业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实践探索具有启示价值。 余传鹏 黎展锋 林春培 廖杨月关键词:新产品开发绩效 面向2035年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23年 科技人才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而国家的人才发展机制对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意义重大。面向2035国家发展新形势新环境,基于PEST分析框架对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进行SWOT分析,探求新环境中促使青年科技人才自身能力提高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研究发现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发展及人才工作在不同视角下呈现阶段性特点,提出建立对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全程干预机制、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全面保障机制和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动静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此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陈姗姗 林春培 张向前关键词:青年科技人才 企业管理创新“高—中—基”三层传递机制研究——TMT承诺、中层管理者支持与基层员工参与 2023年 基于意义建构与意义给赋理论逻辑,本文探究了企业管理创新“TMT承诺—中层管理者支持—基层员工参与”的传递机制;同时,依据组织学习理论,引入组织沟通开放性和外部涉入作为调节变量。利用华南地区530份二阶段跟踪调查企业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TMT规范/情感承诺通过“基层员工直接模仿”(自下而上)与“中层管理者间接传导”(自上而下)的双重机制影响基层员工参与,而TMT持续承诺对基层员工参与的双重影响均不显著;与情感承诺相比,TMT规范承诺通过中层促进基层员工参与的间接效应更强。组织沟通开放性、外部涉入分别正向二阶调节TMT规范/情感承诺与中层管理者支持之间的关系,且两者也正向三阶调节TMT规范/持续承诺与中层管理者支持之间的关系,但是两者对中层管理者支持与基层员工参与之间关系的二阶和三阶调节效应均不显著。研究发现进一步明确了组织内不同层级员工以及内外情境在管理创新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我国企业如何更好提升基层员工管理创新参与提供有益启示。 余传鹏 叶宝升 林春培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学习过程对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5 2017年 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吸收能力已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变量,但是这种作用的具体来源仍未得到充分探讨。以广东161家创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基于吸收能力的三种组织学习过程及其互补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吸收能力的探索式和利用式学习正向影响企业的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而转换式学习只能通过与其它两种组织学习的互补效应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林春培 张振刚关键词:探索式学习 利用式学习 渐进性创新 高校杰出学者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022年 利用机器学习发现影响学者知识创新绩效的复杂非线性特征组合,能提升学者绩效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以2016—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的140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学者获得项目前在web of science刊载的14819篇论文构建学者科研合著网络(个体网)927个。考虑知识创新绩效的滞后性,采用学者获得项目后发表的20824篇论文及其91968篇被引论文,结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期刊分区表等多源异构数据,使用K-Means聚类将学者进行群组划分,得到特征均衡型、环境驱动型和合作创造型三类学者群组,运用决策树CART算法挖掘不同类型学者知识创新绩效的潜在决策规则。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创造具有普适性,它是促使不同类型杰出学者达成高知识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2)杰出学者应根据内外部综合条件配置科研合作关系资源,尽量避免封闭式发展路径与合著者过多导致的“规模不经济”;(3)在不同类型学者群组中,存在影响知识创新绩效的不同特征组合,为杰出学者达成高绩效目标提供个性化发展策略。 李海林 廖杨月 李军伟 林春培关键词:知识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