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咏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智能天线
  • 4篇天线
  • 3篇移动通信
  • 3篇通信
  • 3篇通信系统
  • 2篇移动通信系统
  • 2篇智能天线系统
  • 2篇天线系统
  • 2篇波束
  • 2篇波束形成
  • 1篇第三代移动通...
  • 1篇第三代移动通...
  • 1篇多用户
  • 1篇多用户检测
  • 1篇载波
  • 1篇实时通信
  • 1篇实时通信系统
  • 1篇实时系统
  • 1篇双工
  • 1篇频分

机构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林咏华
  • 3篇朱泉
  • 3篇殷勤业
  • 1篇唐嘉
  • 1篇陈炜
  • 1篇韩毅
  • 1篇冯爱刚
  • 1篇张建国
  • 1篇蒋伯峰
  • 1篇赵铮
  • 1篇李亚波
  • 1篇王文杰
  • 1篇邓科
  • 1篇付艳艳
  • 1篇吴晓军
  • 1篇汤建斌
  • 1篇张强
  • 1篇丁勇
  • 1篇吕利

传媒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频分双工智能天线系统中的一种空时预RAKE算法被引量:1
2003年
针对频分双工的智能天线系统中因上下行频率差异对下行波束形成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约束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和频率转换的空时预RAKE算法.利用信道估计方法得到方向和时延信息,通过多约束MVDR准则求得同频率下的空时预RAKE权矢量,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频率转换矩阵,再对该预RAKE权矢量进行上下行频率转换,以完成下行预RAKE发射.该方法与传统的基于波达方向(DOA)估计的预RAKE相比,直接利用了上行接收的阵列响应协方差阵,无需DOA估计,在不增加额外运算量的情况下,解决了传统方法在多径环境中抑制干扰能力差的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用户和多径环境下,能有效地提高下行接收信噪比,降低多址干扰.
林咏华殷勤业唐嘉朱泉
关键词:频分双工智能天线系统波束形成抗干扰能力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创新研究(宽带CDMA智能天线与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
殷勤业王文杰张建国吴晓军冯爱刚邓科赵铮蒋伯峰李亚波汤建斌朱泉吕利林咏华陈炜张强丁勇韩毅付艳艳
智能天线系统是一种采用阵列天线及时空信号处理技术,充分利用移动用户的空间方位信息来提高移动通信的传输质量及容量的信号处理系统。它将通信资源由传统的频率域、时间域和码域拓展到空间域。由于充分且巧妙地利用空域信息,成倍地提高...
关键词:
关键词: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宽带CDMA系统
智能天线系统中基于频率转换的最优波束形成
2002年
针对采用频分双工(FDD)方式的智能天线系统,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转换、无需波达方向(DOA)估计的波束优化算法,解除了频率差异的约束,使得下行波束优化可以直接使用上行接收的阵列响应协方差矩阵。结合FDD的CDMA智能天线系统,还给出了一套无需DOA估计的下行最优波束形成算法的实现方案。
林咏华殷勤业朱泉
关键词:智能天线系统波束形成DOA估计移动通信系统波达方向CDMA
MC-CDMA智能天线实时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该文致力于设计一套实时的MC-CDMA智能天线实验系统,用以验证各种MC-CDMA和智能天线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概括起来,该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原有基于DSP的非实时智能天线实验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出基于DSP+...
林咏华
关键词:MC-CDMA智能天线实时系统移动通信多载波码分多址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