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进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虚证
  • 2篇脾虚
  • 2篇脾虚证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组织化学研究
  • 2篇细胞
  • 2篇ATP酶
  • 1篇电镜
  • 1篇射电
  • 1篇实验性脾虚
  • 1篇实验性脾虚证...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透射电镜
  • 1篇猪囊虫
  • 1篇细胞化学
  • 1篇细胞化学研究
  • 1篇囊虫
  • 1篇空肠
  • 1篇甲苯达唑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杨进
  • 3篇王秀琴
  • 2篇曾晓蓓
  • 1篇尚宏伟
  • 1篇陈小松
  • 1篇陈佩惠
  • 1篇孟庆峰
  • 1篇刘绍杰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首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空肠粘膜吸收细胞ATP酶的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用Wistar成年雄性大鼠8只,分为对照组、实验性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中药治疗组。四组动物用水合氯醛麻醉后,经心脏灌流固定,取空肠制成50μm厚的振荡切片,按Robinson和Karnovsky法显示Mg2+-ATPase,然后常规电镜包埋和制片,在H-700型电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在粘膜吸收细胞微绒毛质膜铈离子(Ce3+)沉淀呈现为电子密度较高的细密颗粒。脾虚组酶反应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恢复组酶反应高于脾虚组而低于对照组;中药治疗组酶反应较高,与对照组相似。本文提示,肠粘膜吸收细胞ATP酶活性的降低。
王秀琴曾晓蓓孟庆峰杨进
关键词:ATP酶空肠脾虚证透射电镜
阿苯达唑与甲苯达唑对体外培养的猪囊虫作用的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2
1996年
比较了在含100mg/L浓度的阿苯达唑或甲苯达唑的培养液中培养72h后猪囊虫某些组织化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药物分别作用于猪囊虫后,囊虫组织中的糖原、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其中阿苯达唑组的糖原反应及2种酶活性均较甲苯达唑组弱。2个用药组酸性磷酸酶活性略减弱,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
陈佩惠杨进王秀琴刘绍杰王风芸
关键词: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猪囊虫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肝细胞ATP酶的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用Wistar雄性成年大鼠28只,分为对照组、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中药治疗组,每组7只。每组各取5只,麻醉处死后取肝右叶小块组织,恒冷箱切片,按Wachstein-Meisel法显示Mg2+-ATPase,光镜观察。每组另2只经心脏灌注多聚甲醛混合固定液固定,取肝右叶小块组织,制振动切片,采用Robinson和Kornovsky法显示Mg2+-ATPase,以常规电镜法包埋和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本文见到,光镜下Mg2+-ATPase位于胆小管,电镜下存在于胆小管微绒毛质膜上。脾虚组Mg2+-ATPase活性低于对照组;“自然恢复组”Mg2+-ATPase活性介于对照组与脾虚组之间。中药治疗组酶活性与对照组相近。本文对脾虚证肝细胞Mg2+-ATPase变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王秀琴曾晓蓓陈小松尚宏伟杨进
关键词:肝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