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 作品数:172 被引量:1,30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腹膜透析治疗早产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早产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ARF早产儿中,12例进行腹膜透析。采用连续性腹膜透析的方法,透析液不加入抗生素。比较透析前后血清尿素氮、肌酐、血钾和pH的变化。观察堵管、渗漏、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情况,以及胃肠内营养建立情况。透析前后指标比较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12例ARF早产儿中,9例为败血症,2例为窒息,1例为双胎输血综合征。12例患儿的平均出生胎龄为(30.9±3.2)周,透析前体重为(1461±525)g,持续透析天数为(3.8±2.6)d。3例出现置管处渗漏。2例发生腹膜炎,腹水培养分别为白色念珠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6例患儿于腹膜透析结束后1~4d建立胃肠内营养,其中1例喂养7d后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共有4例患儿治愈出院,6例因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2例因原发病严重而死亡。12例患儿透析前与透析后血尿素氮平均值分别为(12.71±6.98)与(9.16±3.15)mmol/L,血钾分别为(6.24±1.72)与(4.36±0.82)mmol/L,pH分别为7.21±0.17与7.32±0.17;透析后血尿素氮和血钾水平降低,pH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118、-2.197和-2.981,P值均〈0.05)。结论腹膜透析治疗早产儿ARF安全有效,且操作及所需设备较为简单,可用于。肾脏替代治疗。
- 王越杨杰聂川姚仲伟梁润强任建兵池秀芳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腹膜透析早产
- 口服干酪乳酸杆菌对新生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干酪乳酸杆菌对新生小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IL)-17A和IL-6的影响及其免疫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出生24h内的60只新生小鼠随机分为NEC组、NEC+益生菌组、空白对照组及单纯益生菌组,每组各15只。益生菌组出生后即给予干酪乳酸杆菌活菌悬液,共3周,在第3周末NEC组予缺氧+冷刺激,每天2次,共3天,最后一天予腹腔注射脂多糖(LPS)造模。所有小鼠在NEC组造模后6h进行心脏取血0.4ml,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新生小鼠血TH17细胞,ELISA检测肠道组织IL-17A、IL-6含量,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新生鼠肠道病理变化。结果 (1)NEC组TH17细胞(%)、IL-17A含量(pg/ml)、IL-6含量(pg/ml)及肠组织病理评分(分)均高于NEC+益生菌组和空白对照组[TH17细胞:(2.50±0.63)比(0.24±0.09)、(0.14±0.06);IL-17A:(197.8±101.3)比(20.3±16.6)、(3.1±2.9);IL-6:(609.1±93.2)比(116.0±90.3)、(16.9±8.9);病理评分:(3.8±0.4)比(1.9±0.6)、(0.2±0.4),P均<0.001]。空白对照组与单纯益生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肠组织病理评分与TH17细胞、IL-17A、IL-6水平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8、0.856、0.754,P均<0.01)。结论 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可能参与NEC的发病过程,干酪乳酸杆菌可能通过降低TH17细胞、IL-17A、IL-6含量改善肠道及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减轻NEC严重程度。
- 陈招雨陈运彬王艳丽杨杰黎小兰
- 关键词: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新生小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母乳性黄疸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79
- 1999年
- 目的探讨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在母乳性黄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学比色法对47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及60例正常新生儿粪便、血清及其母乳中βGD活性浓度进行测定,并分析母乳性黄疸患儿βGD活性浓度与血胆红素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乳及粪便βGD活性浓度分别为(136±030)U/L及(107±030)U/L,较正常新生儿[(075±033)U/L及(050±028)U/L]明显增高,二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患儿母乳及粪便βGD活性浓度与血胆红素浓度呈明显正相关。黄疸消退期母乳及粪便βGD活性浓度[(111±032)U/L及(072±026)U/L]较高峰期[(136±030)U/L及(107±010)U/L]明显降低,二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母乳及粪便βGD活性浓度增高不仅与母乳性黄疸的发生有关,而且与其严重程度及病程经过密切相关。
- 周晓光杨杰杨琳琳杨琳琳
- 关键词:黄疸新生儿黄疸
- 62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分析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发现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ICU住院,按晚发型败血症诊断标准诊断的62例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并随机选择同期我院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确诊的60例未患败血症的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比对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对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危险因素、主要感染途径、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出生胎龄、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和肠外营养时间是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感染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皮肤感染.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多以腹胀或胃储留、呼吸暂停或血氧波动、气促、反应差、发热、心动过速为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中,早期出现C反应蛋白(CRP)、PCT升高,早期WBC、血小板变化不明显,血培养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结论 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易发生晚发型败血症,败血症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CRP)、PCT可作为早期发现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 莫文辉杨杰李奕罗耀明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败血症
- 2305例危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危重新生儿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探讨危重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频率、突变类型、临床表现以及其与围产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7月1日~2013年7月1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2305例危重新生儿,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常见的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包括GJB2(35de1G、176del16、235de1C、299delAT)、GJB3(538C〉T)、SLC26A4(IVS7—2A〉G、2168A〉G)、线粒体DNA12SrRNA(1555A〉G、1494C〉T)。结果2305例危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阳性为73例,阳性率为3.16%,在73例耳聋基因筛查阳性病例中,其中GJB2(235delC)突变40例(54.8%),GJB2(299delAT)突变6例(8.2%),SLC26A4(IVS7-2A〉G)突变21例(28.7%),SLC26A4(2168A〉G)突变4例占5.5%,GJB2(235delC)合并SLC26A4(IVS7—2A〉G)突变1例(1.4%),GJB2(235delC)合并SLC26A4(2168A〉G)突变1例(1.4%)。结论NICU危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阳性率高于正常新生儿,更需要开展耳聋基因筛查。
- 杨淑梅杨杰伍燕飞刘畅刘晓虹郑璇儿杨浩鸣
- 关键词:耳聋基因筛查新生儿
- 脐动脉置管术在机械辅助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脐动脉置管术在机械辅助通气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机械辅助通气下留置了脐动脉导管的98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脐动脉置管术的时龄、导管异位情况、高和低位置管情况、留置导管的时长、留置期间的喂养以及脐动脉导管的相关并发症。结果脐动脉导管置入时龄1~20 h,中位数6 h;导管异位率19.4%(19/98),调整导管位置或重插管后仍有9例异位,最终成功完成脐动脉置管89例;高位置管80例(89.8%),低位9例(10.1%);留置导管的时长1~8 d,中位数3 d;导管留置期间喂养情况:微量喂养后出现喂养不耐受改为禁食86例(96.6%),持续进行微量喂养3例(3.4%)。并发症:导管栓塞3例(3.4%),腹胀1例(1.1%),无一例高血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在危重新生儿留置脐动脉导管时应及时发现导管异位并予以调整,首选高位置管,在导管留置期间的喂养方式以禁食为主,一旦病情改善,应及早拔管。
- 帅春陈运彬汪灏杨杰叶秀桢林倩清
- 关键词:导管相关并发症
- 一种带有母婴交流功能的婴儿培养箱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母婴交流功能的婴儿培养箱,包括培养箱体,培养箱体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两个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培养箱体的顶端罩设有恒温罩,恒温罩内腔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交互系统,交互系统包括壳体、...
- 杨杰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基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4年
-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又称绿脓杆菌,是引起急性或慢性感染的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由其引起的院内感染往往治疗难度极大,几乎具有目前已知的细菌主要耐药机制,已成为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代表[1-2]。PA感染是治疗的难题,归其原因,在于其广泛而多重的耐药性。因此,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相关基因的情况,有助于临床研发更有效的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PA的耐药机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各种外排泵系统的过度表达、外膜通透性的降低、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的产生、细菌生物被膜形成以及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等。由于这些机制可以共存,故PA往往具有多重耐药性。本文主要对上述几种耐药机制的相关耐药基因的进展作一综述。
- 郑璇儿杨杰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基因学氨基糖苷类修饰酶院内获得性肺炎耐药相关基因
- 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孕母的胎盘病理改变及其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孕母胎盘病理改变及其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分娩的子痫前期孕母,按照有无合并糖代谢异常,将其分为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112例)和子痫前期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263例)。比较2组胎盘病理改变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和子痫前期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胎盘重量分别为(523.8±147.3)与(587.3±201.5)g,胎盘长径分别为(17.7±2.3)与(18.4±3.6)cm,胎盘横径分别为(14.8±2.4)与(15.7±2.7)cm,脐带长度分别为(31.4±10.0)与(34.4±9.8)g,梗死性改变的检出率分别为95.0%(106/112)与90.1%(237/2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绒毛膜羊膜炎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子痫前期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61.6%(69/112)与49.8%(131/263)](χ2=4.392,P=0.036)。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早产[42.8%(48/112)与37.2%(98/263)]、大于胎龄儿[14.3%(16/112)与0.7%(2/263)]、新生儿窒息[9.8%(11/112)与0.7%(2/26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8.7%(21/112)与9.5%(25/263)]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9.8%(11/112)与0.7%(2/263)]均高于子痫前期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P值均<0.05)。结论子痫前期合并糖代谢异常孕母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 杨淑梅张江宇刘晓虹郑璇儿杨浩鸣杨杰
- 关键词:葡萄糖代谢障碍绒毛膜羊膜炎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6例确诊为AP-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的52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视网膜病变的改变疗效.结果: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因附加病变持续不退超过1周接受激光光凝治疗12只眼,因出现新增嵴样病变或纤维增生膜加重接受激光光凝治疗40只眼.二者联合治疗后,42只眼视网膜血管网或嵴消退,其他病变消退,视网膜平坦.仍有6只眼病情未控制,病变处纤维增生明显,再次给予激光光凝治疗.另有4只眼考虑复发,再次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期复查均痊愈.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术可能是AP-ROP较有效的治疗方式.
- 任建兵梁树颜慧恒吴晓武黄学林杨杰聂川
- 关键词:激光光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