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路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两针免疫法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2年
- 梁建华杨卫路张玮冯小娥
- 关键词:甲型肝炎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
- 广州市2004年流感病毒监测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刘远鲁恩洁杨卫路何丽娟蒋力云周秀珍狄飚吴新伟周端华王鸣
- 关键词:流感病毒监测分析预防控制工作病毒病原学血清学
- 广州地区家禽接触人群及一般人群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血清学监测被引量:3
- 2005年
- 李美霞周秀珍杨卫路李钏华
- 关键词:血清学
- 广州市散发SARS患者及其接触者早期IgG抗体变化规律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对广州市再次散发的临床诊断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患者早期IgG抗体变化规律及其接触者有无隐性感染作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在SARS散发流行期间采集发热待查的患者 117例、接触者 88例、正常人群血清进行SARS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结果 SARS患者在发病 5~ 15天出现血清特异性IgG ,血清滴度随发病天数增加而升高 ,15~ 2 0天后 ,抗体的滴度达到高峰并维持在 1∶16 0~ 1∶32 0。发热人群组 ,SARS接触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3 4 % ,2 3% ,0 5 7%。结论 广州市本次散发SARS患者IgG抗体变化与去年的基本一致 ,用ELISA法测定SARS病毒IgG抗体水平变化 ,可适用于SARS患者的早期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本实验提示SARS可能存在隐性感染性。
- 何丽娟张玮吴新伟杨卫路高阳狄飚陈芳鲁恩洁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抗体血清学诊断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广州市1~16岁儿童对国产BRDⅡ株风疹疫苗的免疫应答观察
- 2003年
- 目的 研究 1~ 16岁儿童对国产BRDⅡ株风疹疫苗的免疫应答 ,方法 对 2 4 3名 1~ 16岁儿童接种风疹疫苗前后风疹血凝抑制 (HI)抗体水平进行了血清研究。结果 1~ 16岁人群的平均数及 1岁组、 2岁组、 7~ 16岁组儿童风疹疫苗HI抗体免前的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的倒数 (GMRT)分别为 2 5 5 %、 5 9%、 38 2 %、 34 4 %、和 3 8、 1 3、 8 2、 5 8。免后 1个月抗体分别为 95 5 %、97 6%、 97 1%、 92 2 %和 2 2 0 7、 2 96 5、 30 4 4、 131 0。免疫后比免疫前有大幅度的升高。
- 张玮杨卫路伍颂民柯昌文郑焕英鄢心革邓俊兴罗小铭
- 关键词:儿童风疹疫苗免疫应答
- 广州市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李美霞周秀珍杨卫路李钏华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流感疫情流感监测
- 2002年广州地区暴发的登革热流行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了解2002年广州地区暴发登革热(DF)的流行特点,为其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免疫斑点法、免疫层析法,对3 716例发热待查、疑似患者的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进行检测。用C6/36细胞对DF病例176份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以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RT-PCR方法鉴定。结果 本次广州地区暴发流行的登革热血清学确诊病人为886人。流行开始于5月份,8、9、10 月份达高峰期,11月有明显下降。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在3 716例发热待查、疑似患者中,血清IgG、IgM抗体阳 性886例,阻性率27.84%。病毒分离阳性46份,阳性率26.1%。经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 RT-PCR检测鉴定为I型登革热病毒。结论 在疾控工作中,应加强Ⅰ型登革热病毒的监测工作。
- 何丽娟吴新伟高阳狄飚杨卫路陈芳徐建敏张玮
-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血清学ELISA
- 广州市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 本文对广州市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广州市人群已受到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接触家禽的职业人群感染较严重,应加强对家禽接触人群的监测和干预。
- 李美霞周秀珍杨卫路李钏华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病原监测医学免疫
- 文献传递
- 2000-2004年广州市登革热血清学和病原学分析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对2000-2004年广州市登革热(DEN)病原体分离鉴定及流行特点分析,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免疫斑点法、免疫层析法、对疑似患者的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进行检测。用C6/36细胞对早期病例血清进行病毒分离,以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RT-PCR方法鉴定。RT-PCR法检测成蚊、蚊幼。结果病毒分离株经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RT-PCR检测鉴定为Ⅰ级登革病毒。检出幼蚊有登革病毒Ⅰ型。结论2001-2004年广州市的登革热流行是由Ⅰ型登革病毒感染所致,2002年出现暴发与流行并延伸到2003年。
- 何丽娟吴新伟狄飚蒋力云杨卫路鲁恩洁熊远周端华
- 关键词:登革热抗体登革病毒
- 荧光定量PCR检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的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在检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中的应用。方法 对2 0 0 3年 1~ 4月广州市各大医院送检的临床确诊或疑似的SARS病例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咽漱液和咽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从 5 7份确诊患者标本中检出SARS CoV阳性 38份 ,检出率为 6 6 7%。 1 4份密切接触者标本中检出阳性 7份 ,5 9份疑似患者标本中检出阳性 1 2份。SARS发病 1 0~ 1 2d时SARS CoV检出率最高 ,达 87 5 %。结论 荧光定量PCR能早期、快速检出SARS -CoV ,临床符合率达 6 6 7% ,采样时间在发病 1~ 1 2d最佳。
- 陈芳吴新伟何丽娟狄飚邱季春梁彩云刘小宁张健朱惠扬杨卫路高阳鲁恩洁张玮
-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PCR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