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依达拉奉
  • 2篇体外循环
  • 2篇外循环
  • 2篇S100
  • 2篇搭桥术
  • 2篇-B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胸腔
  • 1篇胸腔手术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戊乙奎醚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阻滞
  • 1篇手术
  • 1篇全麻
  • 1篇全麻诱导
  • 1篇全身
  • 1篇全身麻醉

机构

  • 5篇河南大学

作者

  • 5篇杨军
  • 2篇赵冬梅
  • 2篇姚天宇
  • 1篇牛强
  • 1篇田波
  • 1篇雷明灿

传媒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血浆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血浆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对照组(n=15)。实验组依达拉奉0.5mg/kg在麻醉诱导后5min静脉滴注及另外0.5mg/kg于主动脉开放前5min加入体外循环机内;对照组则不用依达拉奉。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min(T1)、主动脉开放后5min(T2)、手术结束后1h(T3)、2h(T4)、6h(T5)和24h(T6),采集患者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蛋白。结果两组S-100蛋白在T2~5时间段高于T1(P<0.01);实验组S-100蛋白浓度在T2-5时间段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体外循环(CPB)下冠脉搭桥术患者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血脑屏障,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抑制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减轻脑缺血和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有关。
杨军
关键词:依达拉奉冠脉搭桥体外循环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腔手术的观察
2002年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外阻滞用于胸腔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 ,观察组采用联合麻醉的方法 ,即选择T6-7或T7-8椎间隙行硬外阻滞成功后再行全麻插管 ,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安氟醚静吸维持麻醉深度 ,每隔 4 0min~ 5 0min经硬外导管注入 0 .2 5 %布比卡因 5ml~ 6ml。对照组仅用全麻 ,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镇痛和肌松均较满意 ,观察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术毕清醒快、拨管早 ,烦燥、呕吐发生率低 ,围拨管期血压、心率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联合麻醉能有效减轻机体创伤后应激反应 ,麻醉过程平稳 ,术中易管理 ,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 ,是胸科手术良好的麻醉选择。
赵冬梅杨军牛强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胸腔手术
咪唑安定在老年危重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加芬太尼对老年危重患者进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芬太尼2~3mg/kg咪唑安定0.07~0.1mg/kg,维库溴铵0.1mg/kg,面罩辅助呼吸,完成气管插管后,分别观察记录诱导前、用药后、插管中、插管后2min的血压和心率。结果本组患者麻醉诱导平稳,气管插管顺利,血流动力学稳定,各项监测指标与诱导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咪唑安定加芬太尼对循环无明显抑制,可安全用于老年危重患者的全麻诱导。
杨军姚天宇
关键词:咪唑安定老年危重病全麻诱导
术前静注盐酸戊乙奎醚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循环和腺体分泌的影响
2007年
杨军田波姚天宇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腺体分泌
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浆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浆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依达拉奉0.5mg,/kg于麻醉诱导后5min静脉滴注及O.5mg/kg于主动脉开放前5min加入体外循环机内;对照组不用依达拉奉。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rain(T1)、主动脉开放后5rain(T2)及手术结束后1h(T3)、2h(T4)、6h(T5)、24h(T6)采集患者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结果两组S100-B蛋白在他~T5时间段高于T1(P〈0.01),实验组S100-B蛋白浓度在亿-T5时间段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血脑屏障,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抑制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减轻脑缺血和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有关。
杨军赵冬梅雷明灿徐魂守
关键词:依达拉奉冠状动脉搭桥体外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