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晓红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氯沙坦对90%门静脉结扎大鼠肝再生的影响
- 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广泛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脏巨大肿瘤,肝门胆管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方法,但术后残留肝体积过小导致的致命性肝衰竭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有学者应用门静脉栓塞(PVE)作为广泛肝切除的术...
- 杞晓红
- 关键词:氯沙坦大鼠肝组织肝再生门静脉压力大鼠血清
- 氯沙坦对90%门静脉结扎大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及肝再生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90%门静脉分支结扎(portal branch ligation,PBL)大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及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96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A组:单纯PBL组(对照组,n=48),B组:PBL+2 mg/(kg.d)氯沙坦干预组(治疗组,n=48),分别于术后0、6、12、24、48、72、120、168 h取大鼠肝脏称质量并计算未结扎侧肝质量占总肝质量比例,心脏取血测ALT及AS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HGF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未结扎侧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①治疗组未结扎侧肝质量与总肝质量比值在24~168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PBL术后2组ALT值迅速升高,12 h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治疗组ALT值在12~48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PBL术后两组ALT值后迅速升高,12 h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治疗组ALT值在12~72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术后2组血清大鼠HGF浓度迅速升高,并在6 h达到高峰。治疗组在6~168 h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下降缓慢(P〈0.01)。④治疗组未结扎侧肝组织PCNA阳性细胞标记率在12~72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大鼠90%PBL模型中,氯沙坦可通过介导HGF释放及改善肝功能,促进大鼠的肝再生。
- 杞晓红李可洲龚建平
- 关键词:肝再生门静脉栓塞氯沙坦肝细胞生长因子
- 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原因及防治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6例LC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为胆囊良性病变行LC治疗.其中右侧迷走胆管和luschka管损伤引起胆漏2例,结扎右侧副肝管,临床上无胆漏发生2例,切断右侧副肝管引起胆漏1例,手术中导致肝总管或胆总管穿孔3例,由胆总管,肝总管的横断或环状狭窄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共8例,其中术中发现及时处理5例,另11例术后发现经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而医源性的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术中较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 李丹谭智勇杞晓红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