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维婧

作品数:60 被引量:80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青春
  • 14篇青春期
  • 14篇春期
  • 13篇健康
  • 11篇影响因素
  • 10篇少年
  • 8篇骨量
  • 7篇健康教育
  • 6篇代谢
  • 5篇营养
  • 5篇摄入
  • 5篇摄入量
  • 5篇青春期学生
  • 5篇青少年
  • 5篇吸收率
  • 5篇参考摄入量
  • 4篇知晓
  • 4篇知晓率
  • 4篇体成分
  • 4篇体成分分析

机构

  • 31篇中国疾病预防...
  • 31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西藏自治区疾...
  • 1篇杭州市第二人...

作者

  • 60篇杜维婧
  • 22篇马冠生
  • 19篇张倩
  • 18篇胡小琪
  • 15篇王晓燕
  • 11篇刘爱玲
  • 11篇魏南方
  • 10篇严丽萍
  • 9篇卫薇
  • 8篇陶茂萱
  • 7篇程玉兰
  • 7篇尹婧
  • 6篇田向阳
  • 5篇安家璈
  • 5篇李卫东
  • 5篇黄相刚
  • 5篇王筱桂
  • 5篇庞静
  • 4篇田向阳
  • 4篇潘慧

传媒

  • 19篇中国健康教育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2006年“...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1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年度我国健康教育机构健康服务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2010年全国健康教育机构健康服务情况,以期为全国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面调查省、市、区县三级健康教育机构2010年度健康服务情况。结果全国共有健康教育人员编制9302人,其中专职业务人员6097人。全国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共培训下级专业教育机构18 018次,培训人员1 021 684人次,对基层提供逐级指导29 208次,提供跨级指导38 309次。东、中部在采取健康教育服务形式上与西部有明显的区别。西部地区注重培训,而东、中部地区开展技术指导居多;平均每机构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次数和发放印刷资料次数,西部均高于东、中部;平均每机构播放音像资料次数、播放音像资料的时间、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次数,均为东部、中部高于西部;西部地区执行国际项目数高于东、中部地区。结论目前我国健康教育服务形式和数量均有较大发展,但地区间不均衡,应积极探索新的健康教育服务模式。
黄相刚魏南方庞静严丽萍杜维婧卫薇
关键词:健康教育机构
利用钙平衡法制定青春期少年钙参考摄入量的研究
目的:通过钙代谢平衡实验探讨中国青春期少年的钙参考摄入量.方法:从320名参与1年补钙实验4组12~17岁的少年中,每组随机抽取男、女生各10人,共80人.采用钙代谢平衡实验的方法.实验期共10天,其中3d代表性膳食适应...
尹婧张倩刘爱玲杜维婧王晓燕李卫东胡小琪王筱桂马冠生
关键词:钙代谢钙吸收率青春期
文献传递
补钙对12~17岁青少年锌、铁吸收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 通过代谢平衡实验探讨补钙对中国青春期少年锌、铁吸收率的影响。方法 从320名参加1年补钙实验的4组12~17岁少年中,每组随机抽取男、女生各10人,共80人。采用代谢平衡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10天内摄入的食品、排出的粪便和尿液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钙、铁、锌含量。结果不同补钙组之间钙摄入量有差异,但铁、锌摄入量差异无显著性。不同补钙组之间钙、铁、锌的表观吸收率差异无显著性。男生钙、铁、锌的表观吸收率平均为69.4%、12.5%和29.9%,女生的分别为46.4%、20.9%和35.3%。铁的表观吸收率与青春发育水平有关。男生钙摄入量为600~800mg/d时,钙、铁、锌的表观吸收率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75.3%、23.2%和36.4%)。结论钙摄入量低于1400mg/d时,不影响12~17岁少年锌、铁的吸收率。当男生钙摄入量为600~800mg/d时,更有助于钙、铁、锌的吸收。
尹婧张倩王晓燕杜维婧王筱桂李卫东胡小琪马冠生
关键词:补钙青少年营养
12~17岁少年钙代谢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钙代谢平衡实验探讨中国青春期少年的钙参考摄入量。方法从320名参与1年补钙实验4组12~17岁的少年中,每组随机抽取男、女生各10人,共80人。采用钙代谢平衡实验的方法。实验期共10d,膳食适应3d后,开始7d的代谢试验。收集研究对象试验期内摄入的食品、排出的粪便和尿液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钙含量。结果不同水平钙摄入组间的钙吸收量、粪钙排出量、钙储留量存在差异。钙表观吸收率女生平均为46.4%,男生68.7%。进行曲线拟合后,男生钙吸收率最高时的钙摄入量为665mg/d,女生钙吸收率达到平台时的钙摄入量为650mg。为了达到每日最大储留量,男生钙摄入量要达到545mg/d,女生要达到1055mg/d。结论中国12~17岁男生和女生的钙适宜摄入量有很大差别,男生钙适宜摄入量约为600~700mg/d,女生为1000~1100mg/d。
尹婧张倩杜维婧王晓燕胡小琪马冠生
关键词:吸收率青春期参考摄入量
北京郊区青春期学生全身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青春期学生全身骨量的影响因素,为从生命早期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北京市怀柔区学生共337人,年龄为11.4-16.1岁,男生172人,女生165人。采用24h 回顾法了解膳食摄入、体力活动问卷了...
杜维婧张倩胡小琪刘爱玲潘慧彭玉良郑朝民张楷马冠生
关键词:青春期骨量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青春期女生全身骨量与体成分相关分析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青春期女孩骨量和体成分之间的关系,为促进青春期骨骼的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北京市郊区163名女生(平均年龄为13.5岁)骨矿物含量(BMC)、骨密度(BMD)和体成分,计算体脂百分比(PBF),测定身高体重并计算BMI。结果全身骨矿物含量平均为1928.9g,全身BMD平均为0.797g/cm2,肌肉组织重平均为31.5kg,体脂百分比平均为29.7%。体重、BMI、肌肉组织重与全身骨密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高达r=0.760、r=0.680、r=0.739(P<0.01);体脂百分比与全身的BMC和BMD为低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34,r=0.398。结论肌肉组织重可能是影响青春期女孩骨量的重要因素。
王晓燕马冠生张倩杜维婧胡小琪
关键词:青春期女生骨密度体成分
补钙16个月对青春期男女生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钙摄入量对我国青少年骨量的影响。方法对北京郊区337人(平均年龄为13.6岁)开展为期16个月的双盲对照干预研究,每天给予3次不同剂量碳酸钙片,每片含60IU维生素D,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定全身、腰椎和前臂骨量。结果女生全身骨矿物密度的年增长率由低钙摄入组到高钙摄入组逐渐升高,调整混杂因素后差异消失。女生前臂远端1/3处和男生前臂远端1/10处的骨矿物含量年增长率和骨面积年增长率均以每天钙摄入900~1100mg/d的人群(平均钙摄入量984mg/d)最高,其中调整混杂因素后男生差异消失。结论青春期钙摄入量达到1000mg/d以上可促进青少年骨量增长,此结果有性别差异。
张倩王晓燕胡小琪刘爱玲杜维婧郭建友庞桂平马冠生
关键词:骨量青春期
脱贫地区农村初一年级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了解中国脱贫地区农村初一年级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6—2017年,采用配额抽样方法,抽取中国中、西部6个省6个县脱贫地区农村初一年级留守儿童,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开展调查。结果 共调查初一年级留守儿童1014人,伤害发生率为15.6%。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为主,伤害类型以跌伤、锐器伤、交通事故为主,伤害发生地点以学校、家中和公路街道为主,玩耍娱乐时发生伤害的比例为44.3%,伤害处理方式常见为门急诊就诊和自行处理,81.0%的儿童伤害结果为痊愈。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与家中没有洗衣机的儿童相比,家中有洗衣机的儿童更不易发生伤害(OR=0.540,95%CI:0.347~0.841);与学校不开展青春期教育的儿童相比,开展青春期教育的儿童更不易发生伤害(OR=0.638,95%CI:0.412~0.990)。与不喝酒的儿童相比,喝酒的留守儿童更易发生伤害(OR=2.027,95%CI:1.374~2.990);与没被威胁恐吓的儿童相比,被威胁恐吓者的更易发生伤害(OR=2.021,95%Cl:1.291~3.164);在是否因身体缺陷被取笑方面,与没有被取笑的儿童相比,被取笑者更易受到伤害(OR=1.824,95%CI:1.195~2.786)。结论 应将饮酒、被威胁、因身体缺陷被取笑的留守儿童作为重点人群,将跌伤、锐器伤、交通事故作为优先领域,将学校、家中和公路街道列为主要场所,普及现场自救及青春期知识并干预。
何建章程玉兰刘语方杜维婧
关键词:留守儿童
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0
2012年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9 542名15~69岁常住人口开展问卷调查。结果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6.48%,城市为9.94%,农村为3.4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发现,文化程度、地域、民族、婚姻、家庭规模和收入是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共同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越高(城市OR=1.854,农村OR=2.972)。与东部地区比较,中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城市OR=1.063,农村OR=1.255),西部较低(城市OR=0.86,农村OR=0.72)。少数民族低于汉族;已婚者略高于未婚者;家庭规模越大,家庭收入越低,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水平越低。多因素分析发现,城市居民年龄越大健康素养越高(OR=1.005),农村居民与此相反,年龄越大健康素养越低(OR=0.985);城市男性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女性(OR=1.069),但农村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略有差异。文化程度是居民健康素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地域、民族、婚姻、家庭规模和收入不同程度地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素养。
严丽萍魏南方解瑞谦杜维婧卫薇庞静黄相刚
关键词:城乡居民影响因素
我国省级健康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现状及能力提升需求调查
2024年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健康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现状及能力提升需求,为今后开展省级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全国省级健康教育机构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与健康教育9大能力领域专业培训需求。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现状及能力提升需求差异。结果我国省级健康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近3年主要参与工作领域的前3位分别为“传播与沟通”“项目管理”和“计划制定”,参与率分别为68.9%、44.7%和44.5%;“科学研究”工作参与较少,参与率为28.0%;近3年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比例为55.1%;能力提升需求的前3位依次为“传播与沟通”“科学研究”和“评估与应用”,比例分别为44.1%、38.1%和30.9%。χ^(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基本知识”的培训需求存在差异;不同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基本知识”“传播与沟通”“评估与应用”“科学研究”的培训需求存在差异;不同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基本知识”“需求评估”“干预实施”“传播与沟通”“评估与应用”“科学研究”的培训需求存在差异,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省级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需求较为强烈,未来应围绕健康教育9大能力领域,针对不同地区、职称、专业开展分层分类培训。
刘语方杜维婧聂雪琼黄凯何建章冯睿媛程玉兰
关键词:健康教育人力资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