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合并妊娠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分析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比较糖尿病合并妊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妊娠结局,探讨引起不良结局的因素,从而力图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正常孕产妇100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2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2例的妊娠结局。结果:母婴并发症均与血糖控制的情况密切相关(P<0.05)。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宣传,使糖尿病患者于孕前即严密监测、控制血糖;使孕妇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减少母婴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李云云李莹林莲莲黄引平
-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妊娠妊娠期糖尿病
- 妊娠14~18周糖筛查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将妊娠期糖筛查时间提早到孕14~18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孕前无糖尿病史的孕妇共2691例,其中875例于孕14~18周行首次糖筛查(早期筛查组)使用50g糖筛查(GCT)(部分空腹进行,另部分随机进行),GCT阳性时行75g糖耐量试验(OGTT),除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和糖耐量异常(IGT)病例外,其余的至孕24~28周再次行糖筛查;另1816例至孕24~28周(常规筛查组)进行糖筛查。结果:①早期筛查组在孕14~18周第1次筛查发现GCT阳性103例(11.8%),确诊为GDM和IGT23例;24~28周复查确诊GDM和IGT30例,常规筛查组确诊GDM和IGT112例,两组IGT和GDM总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期筛查组中,对第1次筛查的GCT值≥7.8mmol/L、≥7.5mmol/L并<7.8mmol/L和<7.5mmol/L分组,其再次筛查时GCT阳性的分别占首次筛查的77.5%、15.9%和5.5%,3组间再次GC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组GCT筛查时,空腹糖筛查的GCT阳性率(9.0%)明显低于随机糖筛查组(14.2%)(P<0.05),但两组确诊的总的IGT和GDM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GDM的高危因素比较:早期筛查组中孕14~18周和孕24~28周与常规筛查组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将糖筛查时间提早到14~18周至少可以检出半数糖代谢异常患者,故推行早期糖筛查是可行的。
- 张文淼李云云包影李莹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糖筛查
- 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彩超检测及血清PLGF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和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3月~2006年11月收集该院孕妇资料,孕10~14周时,抽取孕妇外周血,ELISA测定PLGF水平;孕20~24周开始,采用多普勒彩超监测两侧子宫动脉血流的S/D、RI、PI值。随访至产后3个月,共有200例入选,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高血压组)和正常组。结果:高血压组血清PLGF为(36.1±7.9)pg/ml,明显低于正常组(51.6±9.2)pg/ml(P<0.01)。高血压组平均S/D值为2.69±0.33、RI0.58±0.11、PI1.27±0.31,与正常组平均S/D值1.81±0.30、RI0.44±0.09、PI0.82±0.21比较差异显著(P值均<0.05)。各项指标综合评分≥4分时,可获得最好的临床预测效果。结论:PLGF表达异常和多普勒彩超显示子宫血流动力学变化,都与HDP的病理过程有密切联系,可以作为妊娠期间的综合监测指标。
- 王江玲黄引平陈香娟赵亮张文辉李莹孟媛刘鹏博(编校)
- 关键词:胎盘生长因子子宫动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李莹李云云
-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强力宁妊娠中晚期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