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花
-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颅骨卵圆孔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为三叉神经节阻滞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10 0个成人颅骨卵圆孔及其有关结构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结果 卵圆孔长径为 7.55± 0 .13( 4 .0~ 11.2 )mm ,宽径为 3.97± 0 .0 6( 2 .0~ 7.1)mm。卵圆孔位于两颞骨关节结节连线之前者 10 1侧 ( 50 .5%± 3.54% ) ,位于该线者 87侧 ( 4 3.5%± 3.51% ) ,位于该线之后者 12侧 ( 6.0 %± 2 .30 % )。卵圆孔距颞骨关节结节 35.11± 0 .16( 2 8.2~4 0 .0 )mm ,至棘孔的距离为 3.65± 0 .10 ( 0 .6~ 8.6)mm。结论 颅骨卵圆孔是三叉神经节阻滞术的重要骨性标志 ,穿刺时应避免损伤脑膜中动脉等结构。
- 曹焕军鞠学红李翠花高培福
- 关键词:卵圆孔三叉神经节应用解剖学
- 左肺三叶型变异一例被引量:1
- 2005年
- 我们在解剖尸体时,发现左肺"三叶"型变异1例,现将其情况报道如下:
成年男性尸体,外观无异常,右肺外观及叶间裂也无异常.左肺的上叶出现了一条与右肺水平裂相似的浅裂"水平裂".
- 冷志敏李光宗李翠花马淑青
- 关键词:解剖学操作技术
- PCNA与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半胱天冬酶-3(Caspase-3)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CNA,Caspase-3在68例胃癌的发生、发展、分化与浸润转移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①胃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随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程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的产生而增高;②胃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随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程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的产生而降低;③胃癌组织中的PCNA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CNA是反映胃癌细胞增殖的一项重要指标,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胃癌组织中Caspase-3表达下调,增殖/凋亡比例失衡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刘焕彩管英俊陈峰陈燕春李翠花庄宝祥于丽
- 关键词:胃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半胱天冬酶-3
- VEGF和Angiopoietin家族在早期人胚肝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Angiopo- ietin-1(Ang-1)、Angiopoietin-2(Ang-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3-5 wk人胚胎肝的表达,以了解早期人胚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造血干细胞与肝干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实验用发育3,4,5 wk人胚胎标本各8例(共24例),石蜡切片,连续切片,进行 CD34、VEGFA、VEGFC、fms样酪氨酸激酶-1(FLT-1)、胚胎肝激酶1(Flk-1)、FLT-4、 Ang-1、Ang-2、Tie-2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3 wk时靠近肝芽的间充质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多,而肝芽内未见血管内皮细胞及造血细胞;4 wk时,肝索形成处可见较多正在形成的新生血管增多,肝索间开始出现少量的造血细胞;5 wk时肝索间出现原始的肝血窦结构,血窦内造血细胞的数量较4 wk明显增多. 发育的3-5 wk,部分肝干细胞及血细胞中出现 VEGFA阳性反应,多数肝细胞及内皮细胞中均有VEGFC免疫反应,而造血细胞中无.多数肝干细胞和少数血管内皮细胞呈flt-1和flk-1 阳性,造血细胞呈flt-1、flk-1免疫反应阴性, 而呈flt-4阳性.肝干细胞强表达Ang-2,而造血细胞表达其受体Tie-2,与此同时,内皮细胞表达Ang-1和Ang-2,而不表达其受体Tie-2.结论:来自肝干细胞的VEGFA信号可使内皮细胞分化、增殖并形成血管;来自内皮细胞的VEGFC、Angiopoietin信号对肝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作用;造血细胞分泌的VEGFA 可以通过旁分泌途径调节肝干细胞的发育;造血细胞的发育依赖于肝干细胞产生的 VEGFC和Ang-2.
- 姜红心魏志新齐安东李翠花王箐李磊
- 关键词:人胚发育肝脏
- 内耳道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HTSS为内耳道手术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400块颞骨的内耳道及其有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内耳道与岩大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等结构有较恒定的位置关系。内耳道底投影点至岩大神经管裂孔的距离,在左右两侧分别为8.85mm、7.95mm;至弓状隆起最高点的距离在左侧为7.89mm,右侧为8.50mm,内耳道上壁长左侧为8.41mm,右侧为8.61mm。结论:岩大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等颞骨岩部结构是定位内耳道的重要标志。内耳道手术应避免损伤上半规管、耳蜗等结构。
- 曹焕军鞠学红李翠花于建峰朱世杰
- 关键词:内耳道解剖学手术
- 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被引量:24
- 2006年
- 为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学位课题的设计、实施等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 蒋吉英姜红心李磊鞠学红李翠花
- 关键词:教学方法硕士研究生
- Moti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05年
- 姜红心魏志新蒋吉英李翠花李磊
- 关键词:病理学疾病本质大体标本大叶性肺炎患病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