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立亮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法医
  • 4篇法医学
  • 3篇法医病理
  • 3篇法医病理学
  • 3篇法医学分析
  • 3篇病理
  • 1篇毒物
  • 1篇毒物分析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阳性
  • 1篇药物
  • 1篇仪器分析
  • 1篇乙醇
  • 1篇致死
  • 1篇治疗药
  • 1篇治疗药物
  • 1篇中毒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上海...
  • 5篇上海市公安局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

  • 7篇李立亮
  • 3篇赵子琴
  • 3篇姜宴
  • 2篇沈忆文
  • 2篇薛爱民
  • 2篇叶星
  • 1篇叶永红
  • 1篇杨文龙
  • 1篇杨宇雷
  • 1篇孙大明
  • 1篇董利民
  • 1篇吴荣奇
  • 1篇郑力行
  • 1篇肖碧
  • 1篇李凯

传媒

  • 3篇法医学杂志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国法医学杂...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上海地区354例女性被杀案例的法医学分析
2014年
本文收集上海市2006~2009年354例女性他杀案件,从案发时间、被害人年龄、发案原因以及作案手段等方面,分析上海市女性他杀案件特点,为女性他杀的预防以及案件侦破提供帮助。
马开军董利民杨文龙吴荣奇肖碧李立亮沈忆文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法医学分析
多种药毒物同时检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多种药毒物同时检出方法的建立,一直是法医毒物分析领域的研究重点。它能为死因分析提供线索,也能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本文综述了血、尿中常见药毒物同时检出的分析方法。主要从回收率和灵敏度两方面对检材的预处理和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比较。
李立亮赵子琴郑力行姜宴
关键词:法医毒物分析前处理仪器分析
24例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致猝死的法医学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24例精神病患者因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猝死的法医学特征。方法收集2011—2016年精神病患者猝死的案例,通过系统的案情调查、尸体解剖及毒(药)物检验结果,对精神病患者猝死的法医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因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致猝死的精神病患者中,男女性比例为1.7∶1,平均年龄为(59.0±8.8)岁。15例患者有明确的患病年限[(14.4±8.2)年],另9例已知患病年限超过3年。62.5%患者的死亡时间是工作日白天,91.7%患者的死亡地点在家中,大多数患者死亡前有不同程度的躯体不适主诉。精神分裂症患者(20例)最常见,其次为抑郁症患者(4例)。患者均有服用精神类药物史,以氯氮平及氯丙嗪最多见。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15例)为主,最常见的为心肌炎(11例),其次为肺炎(4例)。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警惕使用精神类药物引起猝死的风险。
叶星史程沈忆文赵子琴姜宴李立亮
关键词:司法精神病学猝死精神治疗药物
2007—2016年上海市乙醇阳性死亡案例的法医学分析
2017年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非交通事故的乙醇相关死亡案件特点,为乙醇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干预行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2016年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法医室受理的乙醇阳性死亡案例,按血液乙醇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进行等级划分,分析BAC在年份、性别、年龄、季节、死亡原因、死亡方式、合并药毒物等情况中的分布差异。结果年份、季节与乙醇相关死亡无明显联系;乙醇相关死亡案件中男性比例(88.4%)明显高于女性(11.6%);20~39岁(57.1%)、机械性损伤(70.1%)、他杀(64.6%)、合并毒品(37.2%)在年龄、死因、死亡方式、合用药毒物中占比最高;随BAC上升,机械性损伤、他杀案件呈下降趋势,烧死、意外呈上升趋势。结论上海地区男性、20~39岁是乙醇相关死亡的主要人群;随BAC上升,机械性损伤、他杀死亡比例呈下降趋势,烧死、意外死亡比例呈上升趋势;对于乙醇合用毒品相关死亡,中毒致死的诊断需要予以关注。
梁龙炜李立亮马开军杨宇雷薛爱民
关键词:乙醇法医学分析
2013—2016年134例精神疾病患者死亡案例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的法医学特征,为司法鉴定和临床关怀提供实践指导。方法收集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2013—2016年受理的精神疾病患者死亡案例,通过系统的案情调查、尸表检验,对所有死者的死亡原因、死亡方式及与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6年间共有134例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男女比例为1∶1.23,平均年龄为(54.9±17.6)岁。89人(66.4%)精神病史超过3年,106人(79.1%)生前服用精神药物。抑郁症最常见(94例),其次为精神分裂症(35例)和焦虑症(5例)。死亡方式分别为自杀(117例)、猝死(16例)和意外(1例)。自杀案件以高坠最常见(79例,58.9%)。猝死案例较自杀案例具有更长的精神病史和用药史,多发生于住宅内。结论应重视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况,同时注重预防和治疗其他躯体疾病。
史程李立亮叶永红李凯孙大明姜宴
关键词:精神疾病回顾性分析
汽车防冻液中毒致死1例被引量:1
2018年
某男,26岁,失联3d后独自开车回家。回家时神志欠清、口鼻流血,自述喝了汽车防冻液,当天被其母亲送往医院救治。入院当天检查:尿蛋白(+++),尿隐血(+++),尿肌酐693μmol/L(正常参考值58~110μmol/L),血氨99μmol/L(正常参考值9~33μmol/L),血钙2.17mmol/L(正常参考值2.10~2.55mmol/L),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显著升高。入院后积极予以灌胃等对症治疗。随后血钙浓度逐渐下降,依次为2.12mmol/L(入院第2天)和2.02mmol/L(入院第3天),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及凝血酶时间于各监测点仍显著高于正常上限。入院后逐渐失去意识,全身皮肤出现青紫,于入院第3天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嫌疑人供述及办案民警查证,死者涉及债务纠纷,生前被逼迫喝了近200mL汽车防冻液。
冯雪松叶星薛爱民李立亮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中毒汽车防冻液
micro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法医学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microRNA(miRNA或miR)是一类21~25nt大小的单链非编码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调节基因表达。近年来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miRNA不断有报道。本文综述了miRNA的研究进展,从心肌组织和循环血液中的miRNA两方面综述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并探讨miRNA在心源性猝死法医学鉴定中的可能应用。
李立亮赵子琴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微RNAS心血管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