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脂肪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CD3+、CD4+、CD8+免疫功能的影响
- 目的 观察结构脂肪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两组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加用中长链脂肪乳,研究组用结构脂肪乳,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 细胞亚群(CD3+、CD...
- 李凡民李秀宪李巧霞孙海云李支援桑艳艳
- 法舒地尔雾化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注射液雾化吸入对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38例PA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两组均给予传统内科常规治疗,包括适当的抗菌药物抗感染、低流量Ⅱ发氧、通畅气道、控制心力衰竭等。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注射液雾化吸入(每次10肚g)。连续治疗7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宽度(P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流出道内径(RVO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ASP、心功能分级、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15/19)比21.05%(4/19),P〈0.05]。观察组治疗后PAS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mHg(1mmHg=0.133kPa):44.32±12.36比53.00±11.54,P〈0.05],但PA、LVEF、RVO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例雾化吸入期间有胸闷、憋气,停药后症状好转;对照组1例用药结束后出现皮肤瘙痒,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但不能确定是否与用药有关。结论雾化吸入法舒地尔治疗PAH可降低肺动脉压力,并明显改善临床表现。
- 李秀宪沈青李晓如王东强李志军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法舒地尔雾化吸入肺动脉压力
- 脑性耗盐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分析
- 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意识状态改变、低钠血症、高钠尿症、低血容量,部分患者伴有多尿。临床上极易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相混淆。治疗上要早发现,早诊断,及...
- 张廉君李秀宪
- 关键词:脑性耗盐综合征中枢神经
- 文献传递
- 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状态下镇静的临床研究
- 李凡民李秀宪李巧霞
- 乳酸及腹腔内压变化与腹腔高压综合征病情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乳酸及腹腔内压变化与腹腔高压综合征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45例患者入院时血清乳酸、腹腔内压(IAP)分为代偿性酸中毒组,乳酸性酸中毒组;IAP≤20 mmHg组,IAP>20 mmHg组,观察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吸气压峰值、动脉血氧分压和尿量等检测指标。结果乳酸性酸中毒组、代偿性酸中毒组病死率分别为31.3%、6.9%,治疗前后各监测指标比较,P均<0.01;IAP>20 mmHg组、IAP≤20 mmHg组病死率分别为35.7%、6.5%,治疗前后各监测指标比较,P均<0.01。结论血清乳酸及腹腔内压监测在判断病情变化、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李秀宪李文耀
- 关键词:腹腔高压综合征乳酸腹腔内压预后
- 不同镇静药物对危重症患者镇静疗效的比较研究
- 目的:评价不同镇静药物对危重症患者镇静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ICU的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每组20例.异丙酚组,先静注负荷量丙泊酚1-2mg/kg,后微量泵维持丙泊酚0.5-2m...
- Li Xiu-xian李秀宪Li Fan-min李凡民
- 关键词:镇静药物疗效评价危重症患者并发症
- CT引导下经皮肺针吸及切割活检临床应用价值
- 2005年
- 目的探讨并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针吸及切割活检的诊断价值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对170例肺内孤立及多发结节病灶行CT引导下经皮肺针吸和/或切割活检(小于2 cm者针吸活检;大于2 cm者根据病情针吸和/或切割活检)。对采集的标本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术后对患者行常规CT扫描明确是否有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对针吸及切割两种不同活检方法的确诊率和安全性进行卡方检验。结果针吸活检122例中明确病因诊断者96例,确诊率78.6%,气胸、咯血并发症发生率22.1%;切割活检114例,明确病因诊断者104例,确诊率91.2%,气胸、咯血并发症发生率28.1%。针吸及切割活检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切割与针吸活检病因确诊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χ=7.1682,P<0.01),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χ=1.1086,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具有较高的病因确诊率,且并发症较少、较轻,安全性较高。大于2 cm病灶者切割活检确诊率明显高于针吸活检,且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 董卫平李秀宪晁岳举
- 关键词:肺结节活组织检查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 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应用研究
-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2006和2007年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对照组常规禁饮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生长抑素、抑酸...
- 张廉君李秀宪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药物干预疗效评价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
- 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测定与ICU子痫剖宫产术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子痫ICU患者剖宫产术后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及血乳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剖宫产术后的子痫患者720例,监测血乳酸水平。所有患者在入ICU 24 h内进行APACHE Ⅱ评分,评分以各项指标最差值计算,按APACHE Ⅱ评分分为4组:<15分、15~24分、25~34分、>34分。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术后抽搐组和术后无抽搐组。分析血乳酸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应用SPSS19.0学软,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应用Bivariate进行APACHE Ⅱ分值和血乳酸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PACHE Ⅱ评分<15分与15~24分组两间血乳酸浓度比较,t=6.6258,P<0.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5~24分与25~34分组两组血乳酸浓度比较,t=11.823,P<0.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5~34分与>34分组血乳酸浓度比较,t=8.7676,P<0.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术后抽搐组与非抽搐组血乳酸浓度比较,t=29.160,P<0.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术后抽搐组与非抽搐组APACHE Ⅱ得比较,t=32.871,P<0.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PACHE 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815,P<0.01)。结论 ICU子痫剖宫产术后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存在相关性,对判断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李秀宪
- 关键词:血乳酸APACHE
-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指标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肾损伤52例为观察组,重度子痫前期未并发急性肾损伤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并发症、胎儿及新生儿结局。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标准分系统评分。应用SPSS17.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2检验。结果两组肌酐、D-二聚体比较,t=14.311,4.2261;P均<0.0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Na、K比较,t=1.4333,0.69624;P>0.05,无显著性差异。心衰、胎盘早剥两组比较,2=4.2228,5.304,P<0.05,有显著性差异。子痫、DID、产后出血和HELLP综合征虽无显著性差异,但百分比较明显。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两组比较,2=3.8968,4.0124,4.4245;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APACHE II评分不同分值段孕产妇及围生儿结局随着APACHE II评分分值增高,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孕产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不断升高,住院时间不断延长,但当APACHE II评分>21分时的天数反而下低,APACHE II评分大于15分时母婴死亡率显著增高。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情较重,母婴妊娠结局较差,预后不佳。且随着APACHE II评分增高,结局越来越差。早发现,早期治疗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适时终止妊娠。
- 牛祖西李鹏李秀宪李凡民仝文
- 关键词:重度子痫围产期母婴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