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祖兰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小板
  • 4篇弹力
  • 4篇血栓
  • 4篇血小板聚集
  • 3篇血栓弹力描记...
  • 3篇血栓弹力图
  • 3篇血小板功能
  • 3篇描记
  • 3篇描记术
  • 2篇血小板功能试...
  • 2篇血小板治疗
  • 2篇凝血
  • 2篇抗血小板
  • 2篇抗血小板治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多态
  • 1篇多态现象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浆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生北控生物...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作者

  • 7篇李祖兰
  • 7篇丛玉隆
  • 3篇陈兴明
  • 3篇白洁
  • 2篇邓新立
  • 2篇李健
  • 1篇傅淑宏
  • 1篇蔡力力
  • 1篇徐雅萍
  • 1篇李莉
  • 1篇任军伟
  • 1篇许永杰
  • 1篇白小军
  • 1篇周和平
  • 1篇黎晓晖
  • 1篇王成彬
  • 1篇关杰
  • 1篇周玉
  • 1篇朱远
  • 1篇雷芙蓉

传媒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浆Ca2+浓度对血栓弹力图检验结果的影响
:探讨血浆不同Ca2++浓度对血栓弹力图参数R(反应时间),K(凝固时间),ANGLE(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最大曲线幅度做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MA(描记图上的最大振幅)的影响。 方法:在不同Cat+浓度(0.3...
李祖兰丛玉隆白洁
关键词:血小板血栓弹力图钙元素
血小板功能实验评价及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被引量:6
2011年
血小板功能实验包括出血时间、血小板功能分析仪-100、血小板聚集、腺嘌呤核苷酸类测定和流式细胞术等。除了更好定位新实验如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血栓弹力图的作用,更注重老方法如血小板聚集的标准化和优化。本文就目前采用的血小板功能实验优点、缺点以及它们可用的临床条件进行综述,以期为建立血小板功能检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李祖兰杨亮程陈兴明夏吉成白小军许永杰周维军李平丛玉隆
关键词:血小板血小板聚集
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枸橼酸钠、肝素、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和CD62P与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诱导聚集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抗凝剂情况下,采用血浆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观测70例健康志愿者血小板AA和ADP诱导聚集率和两个糖蛋白活化百分率。结果枸橼酸钠抗凝标本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与肝素抗凝相当,ADP诱导聚集比肝素抗凝低(P<0.05),EDTA抗凝标本血小板几乎不聚;CTAD管抗凝标本所测的两个糖蛋白活化百分率最低,枸橼酸钠抗凝高,肝素抗凝活化百分率最高;EDTA抗凝CD62P活化百分率高(仅次于肝素),PAC-1值很低,即EDTA对PAC-1表达是抑制的。结论枸橼酸钠为血小板聚集最佳抗凝剂;CTAD抗凝能最大限度防止血小板体外活化,是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抗凝最佳方案。
李祖兰白洁秦晓玲丁志平周和平徐雅萍杨亮程陈兴明李晓霞黎晓晖丛玉隆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流式细胞术血小板膜糖蛋白类抗凝药
评价血小板分析仪PL-11监测正常人短期抗血小板治疗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与4种常见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比较,评价一种新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PL-11。方法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013年7至8月选择解放军医学院2012级健康学生志愿者20名,用PL-11与光比浊法(LTA)、VerifyNow和血栓弹力图(TEG)同时监On.0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变化,分析评价服药前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和不同方法的一致性及各方法监测药物治疗反应性的临界值。结果监测阿司匹林治疗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PL-11与LTA、VerifyNow、TEG相关性分别是0.614、0.829、0.697。Bland—Altman分析PL-11与LTA结果,基础值结果偏差为1.94%,治疗期间结果偏差为24.02%。花生四烯酸诱导的PL—ll监测阿司匹林反应性临界值为33.3%。监测氯吡格雷治疗时,二磷酸腺苷诱导的PL-11与LTA、VerifyNow、TEG相关性分别是0.767、0.851、0.608。Bland—Altman分析PL一11与LTA结果在基础值和治疗期间,偏差分别为3.01%、6.56%。二磷酸腺苷诱导PL-11监测氯吡格雷治疗反应性临界值为66%。结论不同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监测抗血小板治疗时结果存在差异。PL-11在健康志愿者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时具有较好的治疗监测能力。(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954—957)
关杰朱远李莉邓新立丛玉隆任军伟李祖兰
关键词:血小板功能试验血小板计数血栓弹力描记术
抗血小板治疗药物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李健李祖兰丛玉隆
关键词:血小板药物耐受性
血浆钙离子浓度对血小板聚集、凝血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检验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 探讨血浆钙离子(Ca2+)浓度对凝血相关参数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门诊体检志愿者静脉血标本,添加不同剂量氯化钙,采用血浆比浊法、凝固法和全血复钙法分别进行血小板聚集率(n=42)、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指标(n=21)和血栓弹力图(n=30)检测.结果 血浆Ca2+浓度在0.1-33.7 mmol/L时,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1.8±9.6)%-(94.7±4.8)%和(64.4 4±12.2)%-(93.2±5.5)%,随Ca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Ca2+浓度为39.0 m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9.1±5.3)%和(11.1±4.5)%,均P〈0.01]. Ca2+浓度在0.1-33.7 mmol/L时,PT随Ca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TT的变化呈"V"型,以Ca2+浓度为4.4mmol/L时最小;APTT随Ca2+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当Ca2+浓度〉0.5 mmol/L时,APTT测不出值.Ca2+浓度在0.4~27.3 mmol/L时,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和凝固时间的变化呈"V"型,在Ca2+浓度为2.1 mmol/L时最小或接近最小;a角和最大幅度变化呈"∧"型,均以Ca2+浓度为2.1 mmol/L时最大.结论 血浆Ca2+浓度对凝血相关参数检验结果有明显影响,高钙(≥39 mmol/L)抑制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活性和血液凝固,2.1 mmol/L是以全血复钙法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的适宜Ca2+浓度.
李祖兰陈兴明杨亮程邓新立傅淑宏蔡力力周玉陈静白洁丛玉隆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栓弹力描记术
应用血小板图和快速血栓弹力图评价体外凝血功能被引量:7
2010年
自的 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抑制剂阿昔单抗在体外抑制全血中血小板来观察血小板图(PlateletMapping(R))技术的方法学可靠性,并对血小板图和凝血激活检测试剂盒(Rapid TEGTM,快速血栓弹力图)两种方法进行评估.方法 根据临床性能评价的要求,将不同浓度的阿昔单抗与健康志愿者全血混合后进行血小板图测试,并用Rapid TEG试剂盒测定肝素抗凝血的活化凝血时间(TEG(R) ACT)等参数,计算两种方法的线性、重复性和有效性.结果 随着阿昔单抗浓度的升高,除纤维蛋白原以外各激活方式凝集曲线的MA都有明显的线性减低;在(1~4)×10-2 mg阿昔单抗作用下,不同通道和系统的血小板抑制率重复性良好(CV<10%);加入阿昔单抗后,AA激活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由28.0%±2.8%升至63.4%±0.0%(t=21.9,P<0.01);ADP激活途径血小板抑制率由35.9%±0.56%升至91.4%±1.1%(t=58.9,P<0.01).TEG(R) ACT与肝素呈现明显的剂量线性关系;快速血栓弹力图检测参数除R以外,K、α、MA和TEG(R)ACT的测量重复性良好(CV<5%).结论 血小板图能够灵敏地反映出血小板所受抑制程度的不同,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密度和剂量效应关系.Rapid TEG在以TEG(R) ACT监测肝素浓度的同时,还提供了对总体凝血功能的分析.
李健丛玉隆李祖兰杨丽王成彬雷芙蓉
关键词:血栓弹力描记术血小板功能试验血小板聚集肝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