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4篇病原菌
  • 3篇血培养
  • 3篇教学
  • 3篇病原
  • 2篇原菌分布
  • 2篇尿路感染
  • 2篇尿培养
  • 2篇路感
  • 2篇耐药率
  • 2篇分泌物
  • 2篇MINI-C...
  • 2篇病原菌分布
  • 1篇滴虫
  • 1篇行政干预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培养标本
  • 1篇血培养分离
  • 1篇血培养分离菌

机构

  • 1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广州市白云区...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厦门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李晖婷
  • 11篇蔡小华
  • 4篇蔡小丽
  • 4篇吴娟
  • 2篇朱柏珍
  • 2篇刘霞
  • 2篇李晓杰
  • 1篇孙艳虹
  • 1篇赵玉昆
  • 1篇郑丹
  • 1篇张常然
  • 1篇陈江玲
  • 1篇谭妙莲
  • 1篇张文迎
  • 1篇彭慧文
  • 1篇钟威
  • 1篇刘隽华
  • 1篇吴蕙慧
  • 1篇李小金
  • 1篇陆庆红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3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03例尿培养分离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监测并分析2007-2011年尿分离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2011年尿标本分离菌的菌种分布和药敏率,采用WalkAway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酵母菌鉴定采用API系统。结果共分离出403株病原菌,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30株占32.3%、肺炎克雷伯菌28株占6.9%、粪肠球菌27株占6.7%、铜绿假单胞菌24株占6.0%、屎肠球菌21株占5.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62.3%和53.6%;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耐药率分别为7.7%和11.1%;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可作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经验用药;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可用于粪肠球菌尿路感染经验治疗。
李晖婷刘霞蔡小华
关键词:尿培养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
Mini-CEX在检验科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兼有出色临床操作技能的医学生,是临床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的临床技能考核方法较固定,考核频次较少,未能真实反映实习生的工作能力。近年来,国内临床教学医院陆续引进国外医学院校常用的演练评估工具miniCEX,用于评估临床实习医生、住院医生以及进修生的学习结果。
蔡小华蔡小丽吴娟李晖婷
关键词:教学工作检验科临床操作技能临床实习医生医学教育
2013-2016年广州市黄埔区综合性三甲医院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2013-2016年广州黄埔区血培养分离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2013-2016年广州市黄埔区三家综合性三甲医院血培养标本分离菌采用Bact/Alert 3 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及Micro Scan Walk Away 96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按CLSI 2016年版标准判断结果,数据采用软件WHONET 5.6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共送检8 145份血培养标本,共获得分离菌80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2.24%,革兰阳性菌占47.76%。居前四位的分离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6.00%、17.66%、13.68%、9.08%。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别占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6.56%和43.84%,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1.5%~10%,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2.6%~4.0%。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20.0%~38.1%,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29.4%~38.9%。结论血培养分离菌革兰阴性菌分离率高于革兰阳性菌,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仍严重,尤其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尽可能缓解细菌耐药率的上升。
蔡小华李晖婷吴林丽朱柏珍李晓杰
关键词:血流感染血培养分离菌耐药性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1995年由美国内科医学会开发的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s),目前已成为国外医学院临床实践考核的常用考核工具[1]。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例行的临床工作中中,由考官直接观察考生对病人进行的医疗行为,并于结束观察后询问考生有关病人的诊疗计划,通过结构式表格项目进行评分,并及时给予反馈。
李晖婷蔡小华吴娟
关键词:实习教学演练
2315例妇产科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滴虫、念珠菌、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体检出率及分布,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本院2017年2月-5月2 315例阴道分泌物样本,运用生理盐水法结合革兰染色法进行显微镜检查,以及细菌性阴道病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滴虫、革兰阴性双球菌阳性率分别为15.0%、12.5%、0.9%、0.2%,四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34,P<0.01)。各年龄组滴虫、念珠菌、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性阴道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双重感染念珠菌及滴虫阳性率分别为21.7%、5.5%;在念珠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中,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分别为18.1%、80.0%。结论本院妇科患者念珠菌性和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较高,念珠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双重感染现象严重,对阴道分泌物检查时,最好同时进行多种病原体测定,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蔡小华李晖婷陈江玲蔡小丽刘锦星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念珠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
2016年某医院腹泻儿童轮状病毒与腺病毒病原学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腹泻儿童轮状病毒及腺病毒的感染情况,为预防治疗儿童腹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12月本院808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检测结果,依据患儿的年龄、性别、季节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808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中,病毒检测阳性166例,总阳性率为15.6%,单纯轮状病毒阳性78例,阳性率为9.7%,单纯腺病毒阳性30例,阳性率为3.7%,双重感染阳性18例,阳性率为2.2%;轮状病毒腹泻主要发病年龄是5岁以下儿童,而腺病毒感染的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感染在不同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感染多集中在春季,腺病毒不同季节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急性腹泻及早进行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检测,有助于诊断儿童腹泻的感染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治疗及隔离措施。
蔡小华李晖婷张文迎陆庆红钟威
关键词:轮状病毒腺病毒腹泻儿童
中段尿分离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广州黄埔区三家医院尿培养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广州黄埔区三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的中段尿标本分离菌2 978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观察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2 978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546株占18.33%、革兰阴性菌2 432株占81.67%;居前四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46.68%、12.29%、9.64%、6.01%;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及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均<10%,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均>6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1.01%(848/1390)和53.01%(194/366);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较敏感。结论尿培养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菌株分离率高,定期监测和分析尿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蔡小华李晖婷朱柏珍李晓杰吴林丽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人的护理管理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避免在护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病人时发生院内交叉感染。[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陪护与探病者的管理;合理安排各项治疗、护理;加强对免疫力低下病人的保护;加强科与科之间的沟通等。[结果]各项管理措施能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措施落实到位且有记录,无因护理不当造成的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结论]加强对MRSA感染病人各个关键环节的护理管理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李小金李晖婷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护理管理
4541份血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该院2013-2014年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用BacT/Alert 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4 541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对其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 541份血培养共检出病原菌317株,阳性率为7.0%,革兰阴性杆菌179株,占检出病原菌总数56.5%;革兰阳性菌127株,占检出病原菌总数40.1%;真菌11株,占检出病原菌总数3.4%。其中肠杆菌136株占42.9%,肠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多,分别占19.0%、14.0%,非发酵菌29株占9.1%,以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5.0%、4.0%,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前4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0%、表皮葡萄球菌8.0%、溶血葡萄球菌8.0%及人葡萄球菌5.0%。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替考拉宁敏感。结论菌血症、败血症和真菌血症临床病死率较高,临床医师应加强血液感染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提高治愈率。
蔡小华李晖婷蔡小丽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耐药率
211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与药敏实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支原体可导致多种泌尿生殖系统炎症,与不孕、不育症也密切相关。因此,支原体检测也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支原体耐药株日益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蔡小华蔡小丽李晖婷吴娟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药敏生殖系统炎症广谱抗菌药物支原体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