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林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3篇基因
  • 2篇冬小麦
  • 2篇生理研究
  • 2篇籽粒
  • 2篇良种
  • 2篇马铃薯
  • 2篇马铃薯良种
  • 2篇抗寒
  • 2篇抗寒生理
  • 1篇等基因
  • 1篇等基因系
  • 1篇冬小麦品种
  • 1篇多基因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分析
  • 1篇植物
  • 1篇生物质
  • 1篇生物质燃料
  • 1篇同播

机构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8篇李晓林
  • 4篇王培
  • 4篇杨子博
  • 4篇李学军
  • 4篇白志元
  • 2篇吴青霞
  • 1篇杨林
  • 1篇郭康权
  • 1篇张保林
  • 1篇李立群
  • 1篇钟丽洁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JX-7.5秸秆燃料成型机
郭康权唐振鸿杜岗巨栋李晓林张保林吴尊民
JX-7.5型秸秆燃料成型机采用螺旋挤出方式,对粉碎4mm以下的秸秆进行无胶粘剂热压成型,造价低,能耗小,适合中国农村使用。该项目在研究农林废弃物成型机理,燃烧机理的基础上,研制成了秸秆燃料成型机,并将技术成果转让。该机...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质燃料
定西市马铃薯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建设研究
作为全球第四大农作物,马铃薯产业发展一直得到许多国家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重视。我国成为马铃薯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当前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的时机,依靠良种繁育和推广,大幅提升马铃薯产业的生产水平意义深远。本文...
李晓林
关键词:马铃薯
文献传递
定西市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现状及其建议被引量:2
2007年
介绍了定西市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现状及其实践效果,提出今后定西市马铃薯体系建设的发展建议为:加强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引进选育;完善马铃薯良种质量检验及病毒检测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及认证体系,规范种薯市场管理。
李晓林
关键词: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
TaGW2基因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TaGW2基因及其用途。本发明的TaGW2基因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其具有控制植物籽粒大小功能的变体。本发明还涉及所述TaGW<Sub>2</Sub>基因或其变体用于控制植物籽粒大小的用...
李学军杨子博李立群王培白志元李晓林吴青霞
文献传递
小麦单株穗数的遗传分析及基于QTL定位的最优基因型预测被引量:8
2012年
为给小麦育种提供参考,以种植于陕西杨凌、岐山、乾县三地的中国春(母本)×兰考大粒(父本)F2∶3家系为材料,对小麦单株穗数进行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和QTL定位,并对最优株系基因型及遗传效应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单株穗数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由一对加性和部分显性主基因(A-1模型)控制。(2)联合分析三个环境下的单株穗数得到9个控制单株穗数的QTL位点,其中QPn4B-2为主效位点,具有增穗的加性效应,与遗传分析结果相吻合,同时还得到自身无主效应但存在较强上位效应的5个位点;单独分析得到具有QTL与环境互作效应的7个位点,可见上位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对小麦单株穗数遗传有较大的影响。(3)在排除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以及分别考虑三地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4种情况下,单株穗数最优基因型预测效应值较中国春(P1)分别增加了1.45、1.45、1.9337和1.45,其中岐山地区预测效应值最高,达3.954 2,由此可推知此杂交组合后代在提高单株穗数这一性状上存在较大潜力;岐山地区最优株系QTL基因型在QPn2A、QPn6B位点上与杨凌和乾县两地不同,可见不同环境所对应的最优株系基因型存在差异。预测了普通最优株系的最佳基因型组合,同时讨论了在育种中获得最优株系的途径。
王培李晓林杨林吴青霞杨子博白志元李立群李学军
关键词:小麦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QTL定位
黄淮麦区部分主推冬小麦品种越冬及拔节期的抗寒生理研究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研究冬小麦冬春季抗寒生理,探讨冬季抗冻性与春季抗寒性的关系。【方法】选择黄淮麦区推广面积较大的陕229、皖麦38、淮麦20、小偃22、西农979、陕麦139、郑麦366、周麦18等8个小麦品种,在越冬期、拔节期自然低温及药隔期人工低温胁迫处理条件下,测定小麦叶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WSS)、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Pr)等抗寒生理指标,结合表型分析各品种的抗寒性。【结果】在越冬期,冬性小麦陕229和半冬性小麦皖麦38、淮麦20的Pro、WSS含量及SOD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其冬季抗冻性表现最好,弱春性小麦小偃22则表现相反,其余品种的上述各生理指标表现介于以上两者之间,且冬季抗冻性以西农979、陕麦139、郑麦366优于周麦18和小偃22。在拔节期,陕229、皖麦38、淮麦20、西农979的MDA含量低,SOD活性和WSS含量高,拔节早期Pro含量高,其春季抗寒性表现较好;在拔节期自然降温及药隔期低温处理条件下,郑麦366、陕麦139的SOD活性均较低,且抗倒春寒能力较差,推测SOD活性可以作为小麦抗倒春寒能力的鉴别指标。小偃22在各阶段的SOD活性及WSS含量均较低,在药隔期前后Pro含量最高,而周麦18在雌雄分化期自然降温后的Pro含量高于其他品种,这可能是二者拔节期抗寒性好于郑麦366、陕麦139的潜在原因。【结论】小麦品种春季抗寒性与冬季抗冻性表现不一致,说明小麦越冬期抗寒性与拔节期抗寒性的生理机理存在差异,春季抗寒性可能是在各生理调节物质的协同调控下进行的。
李晓林白志元杨子博王培钟丽洁李学军
关键词:黄淮麦区冬小麦抗寒生理
冬小麦不同播期农艺性状分析及其抗寒生理研究
小麦冷害有冬季冻害和春季冷害,对小麦生产危害较为严重。本研究选择黄淮麦区当前推广面积较大的几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分4个播期播种,研究播期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及不同品种越冬期、拔节期抗寒生理的影响,探讨小麦冬季抗冻性与春...
李晓林
关键词:冬小麦播期抗寒生理
晚播对小麦籽粒谷蛋白及GMP积累动态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选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在Glu-B1位点等位变异的4个近等基因系材料,研究了在正常播期和晚播条件下小麦籽粒谷蛋白和谷蛋白大聚体(GMP)的积累动态及面团稳定时间。结果表明:在遗传背景相同的条件下,各材料籽粒谷蛋白在正常播期和晚播中积累动态均是从低到高,花后30~35d为快速积累期,含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材料在此时期积累较快。GMP在花后12d左右已大量积累,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快速下降,灌浆中期降到最低点,不同亚基材料降到最低点的早晚不同,亚基17+18出现最低点早,上升时的积累量较其他亚基大;在正常播期中上升直到成熟,在晚播中灌浆后期又有下降的趋势。晚播对Glu-B1位点等位变异的4个材料谷蛋白及GMP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都有较大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同,17+18最大,7+9次之,7+8最小。推测不同亚基材料谷蛋白及GMP积累动态的差异是导致其品质形成及稳定性的关键。
白志元杨子博李晓林王培李立群李学军
关键词:小麦近等基因系麦谷蛋白面团稳定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