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易

作品数:2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十堰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华中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小波
  • 9篇暴雨
  • 8篇气候
  • 7篇气候特征
  • 7篇雷暴
  • 6篇预警
  • 6篇致洪
  • 6篇致洪暴雨
  • 6篇M
  • 4篇灾害
  • 4篇小波变换
  • 4篇局地
  • 4篇波变换
  • 3篇雨量
  • 3篇预警信号发布
  • 3篇面雨量
  • 3篇局地暴雨
  • 3篇雷暴灾害
  • 3篇雷雨大风
  • 3篇环流

机构

  • 27篇十堰市气象局
  • 2篇湖北省气象科...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作者

  • 27篇李易
  • 26篇尹恒
  • 8篇文强
  • 5篇夏金
  • 3篇王立华
  • 3篇杨占婷
  • 2篇王萍
  • 1篇廖小华
  • 1篇沈定成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农技服务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第26届中国...
  • 2篇第29届中国...
  • 1篇青海气象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Meteor...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十五届中国...
  • 1篇第十四届中国...
  • 1篇第32届中国...
  • 1篇科技引领产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堵河流域致洪暴雨面雨量的估算与预警
运用2007年5~9月国家气象中心T213L31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统计方法以最初因子与面雨量实况值分区间建立对应关系,用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建立堵河流域面雨量客观预报方程组。试验表明,该方法较客观地反映了区域内致洪暴雨的...
尹恒李易
关键词:致洪暴雨面雨量预警
文献传递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A Local Rainstorm in the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被引量:7
2010年
A rare local rainstorm weather in the midsummer rainy weather process appeared in the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during July 8-13,2009.The circulation situation,the contributions of dynamic,thermal force and water vapor to this strong precipitation in this process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ld air which was brought by Lake Balkis cold vortex was the trigger mechanism of local rainstorm,and Lake Baikal low pressure provided the foreign dynamic for the adjustment of East Asia circulation.When the rainstorm occurred,the divergence in the divergence field had the strong 'pumping effect' in the high altitude.The warm wet airflow in the Bay of Bengal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the water vapor source of rainstorm.The falling zone of rainstorm appeared in the front of energy frontal zone,and the axis line in the top of high-energy tongue deviated to the side of cold air.Q vector divergence and the negative value zone of water vapor helicity had the important indication effect for the short-term forecast of local rainstorm.
尹恒李易文强夏金王立华
关键词:RAINSTORMCONDITION
1971-2010年十堰市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利用1971-2010年十堰市7个气象观测站的灰霾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正交分解、小波分析和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40年来十堰市灰霾变化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十堰灰霾日数12月最多,最少为7-9月,秋冬两季占全年灰霾...
尹恒李易
关键词:灰霾天气气象观测
文献传递
山区致洪暴雨预警信号发布业务流程的思考
2009年
通过对国内外在突发性高影响天气临近预警状况分析,结合十堰市当地软硬件建设条件与鄂西北地区致洪暴雨特点,提出了适宜于日常业务操作的致洪暴雨预警业务流程,为减轻暴雨洪灾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提供了积极实用的作业方式。
尹恒李易
关键词:致洪暴雨预警
武当山风景区雷暴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1971~2010年武当山风景区周边十堰、丹江口和房县3个气象观测站雷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变换和M-K分析,讨论了武当山景区雷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0年雷暴日数总体变化呈减少趋势,每10年雷暴日数减少0.7d,全年雷暴天数达21.7 d;除12月无雷暴发生外,其余11个月均有雷暴发生,4~9月雷暴日数占全年的94.4%,其中7~8月占59.6%,属于强雷季节。武当山风景区雷暴地域分布南部多于北部,雷暴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存在6年的显著年际周期,同时还存在2~4年8、~10年的振荡周期。雷暴突变最为集中的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尹恒徐远波文强李易梁代荣
关键词:雷暴小波分析气候特征
湖北西北部一次局地暴雨的发生机理被引量:3
2010年
2009年7月8~13日湖北省西北部出现了一次罕见的盛夏阴雨天气过程中局地暴雨天气,分析探讨了该过程的环流形势及动力、热力和水汽等对这次强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巴尔克斯湖冷涡带来的冷空气是局地暴雨的触发机制,贝加尔湖低压为东亚环流调整提供了外来动力,暴雨发生时散度场在高空辐散具有强烈"抽吸作用",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和南海暖湿空气是暴雨的水汽源,暴雨落区出现在能量锋区前部、高能舌顶端轴线偏向冷空气一侧,Q矢量散度、水汽螺旋度负值区对于局地暴雨的短期预报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尹恒李易文强夏金王立华
关键词:干旱期暴雨
十堰市雷暴灾害长期变化规律及减灾
利用1971~2010年十堰市7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雷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变换、EOF分析和M-K检验,讨论了十堰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近40年雷暴日数年平均雷暴天数23.5d,多年变化呈减少趋势,每10年雷...
尹恒李易
关键词:雷暴小波变换EOF分析气候特征
文献传递
鄂西北一次局地暴雨产生的物理机制分析
2009年7月8~13日湖北省西北部出现了一次罕见的盛夏阴雨天气过程中局地暴雨天气,本文分析了这次过程的环流形势,探讨动力、热力和水汽等对这次强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巴尔克斯湖冷涡带来的冷空气是局地暴雨的触发机制,贝加尔...
尹恒李易文强夏金
关键词:干旱期局地暴雨动力条件暖湿气流物理机制
文献传递
近40年十堰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1971-2010年十堰市7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雷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变换、EOF分析和M-K检验,讨论了十堰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近40年雷暴日数总体变化呈减少趋势,每10年雷暴日数减少1.26天,全年雷暴天数达23.5天。除12月无雷暴发生外,其余十一个月均有雷暴发生,4-9月雷暴日数占全年的94.5%,其中7-8月占58.7%,属于强雷季节。雷暴具有显着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存在6年的显著年际周期,雷暴突变时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
尹恒徐远波李易
关键词:雷暴EOF分析小波变换气候特征
春季寒潮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2011年
利用Micaps处理客观分析、数值预报、卫星云图以及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01年4月8~10日发生在十堰市历史罕见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新地岛以西高空小槽引导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侵;垂直散度场、速度场配置与产生较大降水关系密切,寒潮过程中特征反映出与暴雨过程存在类似点;云图分析显示秦岭等大地形对北方冷空气南下速度存在阻挡作用,是预报这类天气的一个关键;槽底负涡度平流、槽前疏散场的正涡度平流是其动力因素,槽前暖平流提供了热力条件。
尹恒李易
关键词:寒潮环流特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