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林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数学历史画卷--传播数学史的新尝试
- 数学史传播有多种途径与方式,如何利用多媒体传播数学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馆的大屏幕投影展示《数学历史画卷》是这方面的新尝试。
- 李文林
- 圆与球:跨时代、跨文化的数学故事
- 2010年
- 伫立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前,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座完美的古代建筑,最基本的设计元素竟然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圆。三层汉白玉圆形台基、三层蓝琉璃圆顶大殿,与附近的圆形皇穹宇和圜丘交相辉映,好一片圆美世界!
- 李文林
- 关键词:跨文化故事数学古代建筑汉白玉
- 华夏数学文化的明珠--中国古代算法体系与珠算被引量:2
- 2021年
- 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首先明确提出:“从历史上来看,数学的发展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以希腊为主的路线,通过阿拉伯世界影响到欧洲;还有一条从我们中国起源,通过印度进而影响到世界数学的发展。”这是吴先生第一次明确提出数学发展的两条主线。吴文俊院士在他的第一篇数学史论文中。
- 李文林
- 关键词:阿拉伯世界数学
- 历史与未来-关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若干问题浅议
- 李文林
- 从蓝图到宏业——华罗庚的所长就职报告与中国科学院的数学事业被引量:4
- 2019年
- 1952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宣告正式成立前夕,已被任命为首任所长的华罗庚就新建数学研究所的战略目标、方向任务及人才培养等作了就职报告。事实证明,这份重要的报告不仅成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建所纲领,而且绘就了一幅新中国数学发展的蓝图。文章根据新近整理的华罗庚所长就职报告的文稿,分析了该报告的要点及其对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事业的深远影响,特别是阐述了在共和国科技史的重要节点,中国科学院的数学家所展示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 李文林
- 关键词:自主创新成果
- 数学的传承——张寿武教授谈王元院士被引量:1
- 2021年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张寿武教授在访谈中,回忆了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师从王元院士所受的终身教益;介绍了在王元院士感召下,倾力培养数学优秀人才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张寿武教授用实际行动传承着王元院士等老一辈数学家的科学精神和数学事业。他成功开办了暑期学校,表达了对中国数学事业现状的观感;并提出要缩小与国外学术水平的差距,必须做中国人自己的数学、重新组织数学的学术观点。
- 杨静李文林魏蕾(提问)张寿武(作答)赵晶(整理)
- 关键词:数学教育传承
- 数学机械化之路
- 数学机械化对于整个脑力劳动的机械化来说也具有特殊的甚至是关键的意义。通过数学思维的机械化来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脑力劳动机械化,这是人类长期梦寐以求的目标。本文探讨并力图简明地概括数学思维机械化的历史源流。
- 李文林
- 文献传递
- 新中国偏微分方程事业的奠基人-纪念吴新谋教授诞生100周年
- 作者怀着尊敬与怀念的心情,纪念数学家吴新谋教授诞生100周年暨逝世21周年。吴新谋,1910年4月14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县,父亲是江阴县礼延高小历史教员。吴新谋13岁时父亲不幸早亡,不久母亲亦病故,孤苦无靠的吴新谋由舅家收...
- 李文林陆柱家
- 关键词:偏微分方程数学家
- 文献传递
- 贝尔特拉米微分参数的历史作用
- 2010年
- 19世纪,数学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微分几何以及代数实现了近代向现代的转化.其中,贝尔特拉米微分参数是这段历史当中作用很大的成果,它对弹性力学、电磁学、势论以及张量分析都有重要作用,尤其以张量分析为主要.
- 黄勇李文林
- 关键词:不变量
- 论吴文俊院士的数学史遗产被引量:3
- 2019年
- 吴文俊院士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其影响深远的中国数学史研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数学史遗产。吴文俊在数学史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吴文俊数学机械化的创立是古为今用、自主创新的典范;作为首位明确提出与希腊演绎式数学相并行的另一条数学发展主流的学者,吴文俊开启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阶段;吴文俊丝绸之路数学与天文基金是激励青年学者研究中外数学天文交流史、探明现代数学多元文化来源的卓有远见的科学文化举措。结尾部分以论辩的形式进一步阐明了吴文俊数学史观的历史功绩。
- 李文林
- 关键词:中国数学史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