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华

作品数:46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颅内
  • 12篇手术
  • 11篇动脉瘤
  • 11篇出血
  • 10篇血管
  • 8篇颅内动脉
  • 8篇颅内动脉瘤
  • 8篇脑出血
  • 6篇外科
  • 5篇疗效
  • 4篇动脉
  • 4篇血肿
  • 4篇神经瘤
  • 4篇术后
  • 4篇栓塞
  • 4篇听神经
  • 4篇听神经瘤
  • 4篇显微外科
  • 4篇脑积水
  • 4篇积水

机构

  • 46篇邯郸市第一医...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285...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三博脑科...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鄂尔多斯市中...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遵化市人民医...
  • 1篇能源集团
  • 1篇永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6篇李建华
  • 18篇刘辉
  • 11篇刘吉祥
  • 11篇王志强
  • 10篇周涛
  • 10篇陈明伟
  • 8篇裴献光
  • 8篇刘永军
  • 8篇张鹏
  • 6篇吕钊
  • 6篇魏海亮
  • 6篇高翔
  • 5篇常祥平
  • 5篇申仑
  • 5篇郭建军
  • 4篇祝春燕
  • 4篇贺晓生
  • 3篇张云青
  • 3篇范振增
  • 2篇何磊

传媒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4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中老年保...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眶沟通性脑膜瘤14例
2005年
刘辉詹少萍贺晓生李建华常祥平陈明伟
关键词:显微外科
脑血管畸形伴多部位畸形1例
2010年
周涛田节印祝春燕王志强李建华吕钊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
显微外科治疗颅眶沟通肿瘤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分析颅眶沟通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过去5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35例颅眶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4种经颅入路、4种经颅开眶入路及3种眶内入路。结果35例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13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1)应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侵袭范围采用不同入路,在充分暴露和直视下广泛切除颅眶沟通肿瘤;(2)熟练的解剖知识及手术技巧、恰当的手术入路、成功的手术切除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是治疗的关键;(3)颅底缺损应给予修补和重建,硬膜的严密修复是避免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关键问题。
杨军于春江石祥恩李建华闫长祥董浩
关键词:颅眶沟通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经颅入路颅底缺损显微手术治疗严重并发症
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刘辉李建华常祥平高建洲李朝贺晓生
关键词:儿童第四脑室肿瘤
普鲁卡因—芬太尼静脉麻醉在70岁以上脑出血手术的应用
2001年
芬太尼具有对循环抑制轻微的优点,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之一,与芬太尼复合应用,作为全静脉麻醉的一种方法,自1996.3~2000.10用于开颅探查,颅内血肿清除术共5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50例病例中,男43例,女7例,年龄70—83岁;出血部位:左侧基底节区出血26例,右侧基底节区出血18例,小脑出血6例,丘脑出血2例,皮质下出血2例,8例合并脑疝。 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东莨菪碱,麻醉诱导面罩纯氧吸入下,γ-羟基丁酸钠50mg/kg,硫喷妥钠2—6mg/kg,琥珀胆碱1.5—2mg/kg,1%丁卡因喉头喷雾表麻行气管内插管,术中以芬太尼0.5mg,琥珀胆碱200mg,溶于1%普鲁卡因250ml中,静点维持麻醉,点滴速度20—30滴/分,手术切皮前可酌情追加芬太尼0.1—0.2mg,部分病例术中辅以氟哌啶0.05—0.1mg/kg,本组芬太尼平均用量为12.2±3.66μg/kg,术中镇痛完全,循环功能稳定,半数病人麻醉中心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麻醉后有1例出现遗忘性呼吸抑制,术中进行呼吸管理,术毕测定潮气量及每分钟通气量,麻醉30—60分钟内病人即可清醒,达到标准后拔除气管导管,手术最短时间为95分钟,最长时间为185分钟,全组麻醉效果满意,顺利完成手术。
张云青郭建军李建华韩金涛
关键词:芬太尼普鲁卡因静脉麻醉脑出血手术静脉复合麻醉颅内血肿清除术
对听神经瘤的面神经分型及其手术方式探讨
2009年
目的 研究听神经瘤手术对面神经的损伤,并探讨其手术方式。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听神经瘤患者65例,年龄35-48岁。按照听神经瘤术中对面神经的分型来进行手术。结果65例中64例手术结果良好,1例面神经受到损伤。结论通过术中听神经瘤对面神经的分型来进行手术,有助于临床治疗。
王志强李建华周涛
关键词:听神经瘤面神经损伤
双微导管技术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双微导管技术血管内栓塞治疗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自膨式支架(LEO支架)辅助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患者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在术后1年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lon,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P<0.01);观察组MMSE计算及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语言能力及回忆力5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0,P>0.05)。结论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异常,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魏海亮李翠君刘吉祥李建华裴献光史艳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阿托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S-100B、Ang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蛋白(S-100B)、血管生成素(An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血清S-100B、人血管生成素(ANG)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NIHSS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B、AN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S-100B、AN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明显优于单用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S-100B、ANG水平有关。
刘永军刘吉祥高翔申仑刘辉张鹏李建华吴建梁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出血S-100B人血管生成素
超早期手术结合增液承气汤加减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评价超早期手术结合增液承气汤加减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探索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6 h内手术清除血肿,其中西医对照组61例患者在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的基础上采用西医基础治疗,中西医治疗组55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于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术后第3天给予口服增液承气汤加减方,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1 d。疗程结束后分别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术后第21天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1天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第21天中西医治疗组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评分、临床疗效与西医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结合增液承气汤加减方综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吕钊刘吉祥张鹏李建华张志红牛丽杰刘辉周涛王志强裴献光
关键词:超早期手术增液承气汤
晚发性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脑内血肿的手术治疗
2004年
李建华
关键词:婴儿维生素K缺乏脑内血肿外科手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