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成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失血性休克对脾脏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 观察脾脏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1 (IL 1 )、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6(IL 6)和白细胞介素 8(IL 8)等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脾脏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取失血性休克犬动、静脉血及脾组织匀浆放免法测定IL 1 ,IL 2 ,IL 6,IL 8和TNF含量。结果 休克后 2h休克组动物动脉血浆IL 1 ,IL 6,IL 8,TNF水平均显著低于休克治疗组和对照组水平 ,仅有IL 2水平休克组高于对照组。从脾静脉取血测定结果与动脉取血测定结果类似 ,仅IL 8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脾组织内各指标含量不定。结论 失血性休克对脾脏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有一定影响 ,脾脏也是细胞因子来源的重要场所。
- 周其全陈玉魁高丽菊李宜成
- 关键词:细胞因子失血性休克脾脏
- 大鼠黏蛋白rMuc3酶切保守基序对其蛋白酶切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鼠黏蛋白rMuc3酶切保守基序LS1KGS2IV1V2中各氨基酸对其蛋白酶切的影响。方法采用定点突变技术,设计相应突变引物,以p20为模板,基于PCR扩增得到突变体,并经测序验证。然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突变体的表达,并分析未酶切部分所占比例。结果细胞裂解物经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证实在55kd处存在未酶切的部分,在30kd处存在可被抗V5抗体检测的N端部分,经过Quantity one分析后发现,S2/A完全抑制了酶切的发生,G/A抑制了绝大部分的酶切(未酶切部分占79%),L/AI、/A、V1/A、V2/A均对酶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未酶切部分分别为22%、39%、14%和17%,而K/A和S2/A几乎对酶切没有影响,其未酶切部分分别为6%和3%,酶切效率与p20(未酶切部分占4%)几乎一样。结论酶切保守基序LS1KGS2IV1V2中各氨基酸对其蛋白酶切的发生是很重要的,其机制可能是因为此保守基序位于β2和β3片层之间的环状区,其上的氨基酸对于维持黏蛋白的构象是必须的。在S1上可能有O型糖链的存在,并且去除此O型糖链不影响酶切保守基序LS1KGS2IV1V2的酶切。
- 李宜成何勇虹彭志红汪荣泉
- 关键词:酶切基序定点突变转染
- Muc3羧基端内SEA组件的蛋白酶切与N糖基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Muc3的羧基端在翻译后经历了蛋白酶切反应,探讨Muc3的羧基端蛋白酶切反应发生是否与其羧基端内的N型糖链有关。方法截断了的Muc3的羧基端(含完整的SEA组件)(p20SEA)采用定点突变方法在所要求的位点插入终止密码子,所表达蛋白质的检测采用pulse/chase和免疫共沉淀方法或SDS/PAGE和Western印迹方法,所表达蛋白质的N型糖链合成抑制采用Tunicamycin处理转染的COS-1细胞。结果p20表达产物(完整的Muc3羧基端产物)经历了翻译后蛋白酶切,产生30×103的氨基端酶切片段和49×103的羧基端酶切片段;Tunicamycin处理后主要的表达蛋白是60×103的全长的非糖基化产物,22×103的少量氨基端酶切片段和41×103的羧基端酶切片段;p20SEA表达产物(含完整的SEA组件但不含SEA组件后续氨基酸的截断Muc3羧基端)抑制N型糖链出现未酶切的36×103全长产物和22×103酶切的非N糖基化产物。结论大鼠Muc3羧基端在抑制其N型糖链合成后出现Muc3的羧基端蛋白酶切的抑制。
- 李宜成何勇虹彭志红汪荣泉
- 关键词:糖基化
- 黏蛋白3羧基末端蛋白酶切的阻断及N-糖基化的抑制对其细胞膜定位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大鼠黏蛋白3(rMuc3)羧基端蛋白酶切反应和羧基端内N-糖苷型糖链与细胞膜定位的关系。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包含rMuc3羧基端的3个真核表达载体p20、p20t和p20s/a导入COS-1细胞,并采用N-糖苷型糖链合成抑制剂衣霉素处理转染后的COS-1细胞,抑制其表达蛋白质的N型糖链合成。采用免疫荧光定位法,用抗V5抗体和抗Myc抗体检测Muc3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甲醇固定的COS-1细胞,细胞核周和细胞表面均能检测到完整的Muc3羧基端p20表达产物;在未经甲醇固定的COS-1细胞,免疫荧光仅限于细胞表面。缺失的rMuc3羧基端的p20t表达产物仅能在细胞核周检测到。Muc3羧基端建立的蛋白酶切阴性突变体p20s/a与p20转染细胞的荧光分布相近。衣霉素抑制糖链合成后不影响膜定位。结论Muc3羧基末端蛋白酶切的阻断及N-糖基化的抑制不能影响Muc3的细胞膜定位,影响其定位的因素主要是SEA组件靠近羧基端的区域,包括该分子的跨膜区和胞质内区域。
- 何勇虹李宜成彭志红汪荣泉
- 关键词:黏蛋白类糖基化
- hPOT1 RNA干扰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突变型p5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中人端粒保护蛋白(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hPOT1)的表达,观察hPOT1 RNA干扰对胃癌BGC823细胞突变型p53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从hPOT1编码区外显子8的区域选取一段19个碱基的序列gtactagaagcctatctca为RNA干扰靶向序列,构建hPOT1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转入体外培养的低分化人胃癌细胞BGC823,提取细胞总RNA,半定量RT-PCR检测hPOT1和突变型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验证hPOT1 RNA干扰载体的基因沉默效率,了解抑制hPOT1表达后突变型p53基因mRNA水平的改变。结果经DNA测序鉴定,hPOT1 RNA干扰载体包含干扰序列的插入片段,插入位置正确。经半定量RT-PCR鉴定,RNA干扰组细胞的hPO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基因沉默效率在70%左右;突变型p53表达下调。结论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中hPOT1表达后,突变型p53表达下调,提示hPOT1与突变型p53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 宁晓燕房殿春郭丽萍李宜成帖君杨仕明汪荣泉彭贵勇陈文生
- 关键词:人端粒保护蛋白人胃癌细胞RNA干扰突变型P53
- hPOT1 RNA干扰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突变型p53表达的影响
- 目的观察人端粒保护蛋白(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hPOT1)RNA干扰对胃癌BGC823细胞突变型p53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突变型p53基因mRN...
- 宁晓燕房殿春郭丽萍李宜成帖君杨仕明汪荣泉彭贵勇陈文生
- 文献传递
- 脾脏在失血性休克状态下体液免疫中的作用及氧合液复苏对其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脾脏在失血性伏克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取失血性休克犬进出脾脏的动静脉血及脾组织匀浆比浊法测定血浆及组织内IgA ,IgM ,IgG和补体C 3,C 4含量。 结果 失血性休克后 30min动脉血浆IgG有轻度降低 ,休克 2h后IgG ,IgM ,IgA水平均明显降低。从脾静脉取血测定结果休克后 30min各指标无显著变化 ,休克后 2h休克组IgG水平降低 ,IgM和IgA水平轻度增高。脾组织匀浆测定结果是休克后 2hIgG水平有明显增高 ,IgM和IgA水平有轻度降低 ,C 3和C 4水平增高。失血性休克经氧合液复苏后上述指标均有改善 ,IgG ,IgM水平增高 ,C 3,C 4水平降低。结论 脾脏在抗体及补体的生成与释放上有重要调节功能 ,失血性休克可以降低其功能 ,改变体液免疫状态 ;而及时给以氧合高渗高胶液治疗可改善脾脏功能 ,纠正机体的体液免疫失衡 ,从而有利于休克的复苏。
- 周其全陈玉魁高丽菊李宜成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氧合液脾脏
- hPOT1 RNA干扰对人胃癌BGC823细胞TRF1、TRF2和Tankyrase1表达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人端粒保护蛋白(hPOT1)RNA干扰对胃癌BGC823细胞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端锚聚合酶(Tankyrasel)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TRF1、TRF2和Tankyrasel在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hPOT1RNA干扰抑制细胞中hPOT1表达后,TRF1表达明显上调,TRF2和Tankyrase1明显下调。结论人胃癌BGC823细胞中hPOT1表达下调伴随TRF1表达明显上调、TRF2和Tankyrasel表达明显下调,提示hPOT1和TRF1、TRF2、Tankyrase1三个端粒相关蛋白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并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 宁晓燕房殿春李宜成郭丽萍帖君杨仕明汪荣泉彭贵勇陈文生
- 关键词:端粒RNA干扰
- 699例健康查体人员弓形虫检测结果被引量:1
- 2004年
- 高公民黄帏李宜成
- 关键词:健康查体动物寄生虫红细胞
- hPOT1 RNA干扰对人胃癌细胞BGC823中TRF1、TRF2、Tankyrase1表达的影响
-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中人端粒保护蛋白(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hPOT1 )的表达,观察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elomeric repeat fa...
- 宁晓燕房殿春郭丽萍李宜成帖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