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含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海上漂浮式实验平台、控制系统及海上风浪联合发电实验平台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含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海上漂浮式实验平台、控制系统及海上风浪联合发电实验平台,包括具有漂浮结构、能量吸收结构及驱动结构。能量吸收结构环设在漂浮结构的周围,能量吸收结构包括连接臂和浮子,浮子能够置于水中随...
- 黄英博袁伯仲那靖何浩然李光高贯斌杨春曦
- 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单位疫苗、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制备方法和应用,更具体地说是应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及突变G蛋白,并与无毒型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制备疫苗,用于人体或动物预防接种,抵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属于生物技术...
- 井申荣魏云林林连兵季秀玲李光
- 文献传递
- 呼吸道合胞病毒G-LTB融合蛋白的表达
- 2007年
- 通过Linker连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G蛋白的部分抗原决定簇基因与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LTB)融合,构成融合基因,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进行表达,并初步研究其免疫反应.构建得到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5 ku.该蛋白能够被LT特异性抗体识别.成功表达呼吸道合胞病毒部分G蛋白与LTB的融合蛋白,并且该蛋白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 李光井申荣林连兵宋颖丽叶家梅魏云林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蛋白免疫原性粘膜疫苗
- 含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浮式平台一体化建模及状态预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含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浮式平台一体化建模及状态预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反应波浪能转换装置子系统的第一运动状态信息、和反应浮式平台子系统的第二运动状态信息;根据第一运...
- 黄英博施正浩那靖何浩然李光高贯斌杨春曦
- 一种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的制备方法,该法通过在酵母细胞中进行胞内表达或者分泌表达LT或LTB。在真核酵母细胞中外源表达LT及其突变体或其亚单位,能够大幅提高其表达水平。本发明构建了多拷贝的LT或LTB亚基表...
- 井申荣魏云林林连兵李光
- 文献传递
- 非离子开关表面活性剂对典型多环芳烃可逆增溶作用研究
- 本文研究非离子型电化学开关表面活性剂十一烷基二茂铁聚氧乙烯醚(FPEG),拟通过对FPEG可逆电化学性质的研究,探究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开关表面活性剂对典型多环芳烃(PAHs)的可逆增溶作用机理。研究了单一FPEG溶液对PA...
- 李光
- 关键词:多环芳烃
- 文献传递
- 呼吸道合胞病毒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6年
- 本文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组编码的病毒蛋白,包括膜蛋白、核蛋白、融合蛋白、基质蛋白及非结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比较全面的综述。
- 李光井申荣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蛋白
- 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基因工程菌的发酵条件研究
- 2008年
-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G蛋白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通过摇瓶培养初步确定工程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和表达条件,以此为基础在发酵罐中比较、筛选影响菌体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率的各种条件,对发酵工艺进行改良优化。结果确定了RSVG蛋白基因工程菌发酵罐培养的各项条件的最佳组合:在LB+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搅拌速度为200r/min,培养温度为37℃,pH值为7.0,诱导时温度为25℃,IPTG浓度为0.01mmol/L,优化后工程菌菌体的产量可以达到39.20g/L,目的蛋白表达率平均为18.1%。结论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重组RSVG工程菌发酵工艺。
- 李光井申荣岳婷婷季秀玲林连兵魏云林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发酵
- 一株广谱抗性沙雷氏菌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2
- 2007年
- 从昆明冶炼厂周围的废水中分离到1株对多种重金属及抗生素具有抗性的沙雷氏菌菌株KMR3,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菌株KMR3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产生红色色素,而且不同金属离子影响色素颜色.通过对菌株KMR3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同源性比对,发现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16S rRNA基因序列有高达99.9%的同源性,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将其初步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 魏云林季秀玲林连兵井申荣李光
- 关键词:粘质沙雷氏菌RRNA
- 呼吸道合胞病毒截短G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截短G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表达、纯化后的蛋白进行免疫原性及相关免疫指标的检测。方法人工合成G蛋白基因的部分核酸序列,采用重叠PCR法将CX3C模序替换为RSV M蛋白上的CTL表位,构建原核表达载体GCX3C-pET22b和GCTL-pET22b,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鉴定后,采用Ni2+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纯化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后,免疫昆明小鼠,实验分GCX3C组(100μg GCX3C)、GCTL组(100μg GCTL)、阴性对照组(100μlPBS),分别于0、1、4周经小鼠双后侧肌肉注射免疫,经尾梢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IgG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并通过小鼠体外淋巴细胞杀伤试验鉴定RSV特异性CTL应答。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G蛋白基因改造成功;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14 0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0%,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达90%以上,可与抗RSV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水平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升高(P<0.01),GCX3C蛋白和GCTL蛋白的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 584.89和1 995.26;GCX3C组较GCTL组小鼠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GCTL蛋白免疫小鼠后可产生RSV特异性的CTL应答效应。结论已成功原核表达了GCX3C蛋白和GCTL蛋白,两种蛋白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GCTL蛋白可消除由CX3C模序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增强了CTL效应,G蛋白基因的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
- 李光井申荣田君曾韦锟魏云林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免疫原性C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