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真

作品数:22 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儿童
  • 5篇大学生
  • 4篇心理
  • 4篇自我
  • 3篇心理学
  • 3篇生涯
  • 3篇自我同一性
  • 2篇动机
  • 2篇新手
  • 2篇院校
  • 2篇生涯自我效能
  • 2篇受欺负
  • 2篇熟手
  • 2篇欺负
  • 2篇情感
  • 2篇中医
  • 2篇专家型
  • 2篇专家型教师
  • 2篇理学
  • 2篇教师

机构

  • 15篇福建中医药大...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李亚真
  • 7篇桑标
  • 3篇叶一舵
  • 2篇连榕
  • 1篇陈惠珍
  • 1篇王荣
  • 1篇潘贤权
  • 1篇王建忠
  • 1篇蔡建鹰
  • 1篇吴美玲
  • 1篇张瑞彬

传媒

  • 3篇心理科学
  • 3篇心理研究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教育评论
  • 1篇莆田学院学报
  • 1篇福建教育学院...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 1篇第十届全国心...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攻击/受欺负类别儿童的移情过程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移情反应影响着儿童对社会情境线索的编码和解释、对反应的提取和决策,移情反应可能是决定儿童攻击行为最终会否发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运用故事测验法、问卷法考察儿童的移情过程,包括认知和情感观点采择、移情关怀和情绪反应.研究结果显示:直接、间接攻击儿童的情感观点采择能力都低于认知观点采择能力;直接攻击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反应都处于低水平,间接攻击儿童具有高水平观点采择能力、高移情关怀能力而情绪反应低的特点,攻击-受欺儿童则表现为观点采择能力低但是移情反应高.
李亚真桑标
关键词:观点采择
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日本加藤厚的自我同一性测定、自编的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生涯成熟度量表,对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总体现状及人口学变量、自我同一性、生涯自我效能对大学生生涯成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丰富生涯发展研究,...
李亚真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生涯自我效能
文献传递
不同攻击/受欺儿童的热认知特征研究
热认知指带有情感或态度成分的认知。对社会知识的表征、推理和提取之类相对是智力、信息驱动的“冷”认知过程,“热”认知指更富动机性、情感载荷的过程。关于情绪与认知的关系问题经历了长久的争论,热认知也产生了两条研究路线,而感情...
李亚真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
文献传递
运用规范行为区分任务测查攻击/受欺儿童的情感预期能力被引量:1
2012年
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的情绪-认知整合模型指出,对各种反应的情绪后果预期会影响儿童对反应的提取、决策及对情绪活动的评价。本研究运用规范行为区分任务(原称为社会情境任务)测查不同攻击/受欺类型儿童的情感预期能力,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儿童在3个规范-违反行为判断子任务上得分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对规范行为和对违反行为判断的差异上,未卷入儿童在各个情境中所判定的差异都更大;未卷入儿童在三个任务情境上的规范行为觉知能力都优于其他类型儿童,其规范行为觉知能力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三个任务情境都具有检测力,但不同任务情境具有不同的检测力或区分力。
李亚真桑标
4-8年级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内隐认知偏差
2016年
为了探究儿童同伴关系中的认知偏差情况,以四、六、八年级共153名中小学生(9-15岁)为被试,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AT)考察了儿童对其同伴关系双方的相对认知。结果表明:(1)儿童的同伴关系认知中存在内隐认知偏差,儿童对自己的认知要显著积极于对同伴的认知,表现出了自我提升现象。(2)儿童同伴关系中这种内隐认知偏差的表现及程度均不受年龄、性别因素影响。
王荣桑标李亚真
关键词:儿童内隐认知自我提升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生涯自我效能与生涯成熟的关系研究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日本加藤厚的《自我同一性测定》、自编的《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生涯成熟度量表》进行测量,探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生涯自我效能与生涯成熟的关系。
李亚真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生涯自我效能
文献传递
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以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为测量工具,对中医院校学生(简称中医学生)与西医院校学生(简称医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比医大学生严重;影响因素对医学生学习倦怠的作用呈现年级差异;对中医学生学习倦怠影响最大的是自我评价因素,其次是专业因素、考试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医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最大的是自我评价因素,其次是考试因素和专业因素;不同影响因素预测不同的学习倦怠因子。
李亚真吴美玲
关键词:学习倦怠影响因素自我评价
论中医情志相胜疗法作用机理被引量:9
2016年
中医情志相胜疗法疗效确切,其优势体现在:以情绪情感制约关系为焦点,特别关注到不同类型情绪情感之间的相互制约;具有鲜明的本土化色彩,符合中国人的情感特点。但它也有着理论局限性:情志相胜的生理机制有待明确,"五志在五脏"缺乏足够的直接证据或作用路径;不同情绪有不同的生理基础,而情志相胜的情绪分类过于简单化,疗效原理难以明晰;情志相胜的五行相克之说过于牵强,应向情绪具身观过渡,并挖掘潜藏的情绪调节过程及其机制。基于情绪心理相关研究进展,结合中国文化心理特征,重新审视中医情志相胜疗法的作用机理,可以为更好地推广应用情志相胜疗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情志相胜的机理之一为增加了情绪复杂性,即情绪体验的多样性、广泛性和深刻性,以维持个体的认知功能和身心健康;情志相胜的机理之二为激发出某种积极心理品质,能通过促使个体建设个人资源而促进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情志相胜的机理之三为潜藏情绪调节机制。情志相胜的实质是情绪调节过程,其疗效产生的关键是蕴含着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等情绪调节策略。
李亚真
关键词:情志相胜情绪心理情绪调节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渗透被引量:9
2004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多渠道、多途径、多方法地加以实施。“校园环境渗透”是学校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校园环境渗透的支撑 ,而校园环境也蕴含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因此 ,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运用一定的策略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校园环境 ,以增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李亚真叶一舵
关键词:校园环境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
不同攻击/受欺儿童的情感认知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本研究以喜怒哀惧尴五种情绪为代表,从表情识别、情绪归因能力、情感觉知敏感性三个方面考察不同攻击/受欺类型儿童的情感认知特征。结果表明:未卷入儿童在各类情绪的表情识别、归因和觉知上都是次高或最高的;单纯攻击和受欺负儿童对愤怒和悲伤的情感认知呈现特殊性;攻击—受欺儿童的情感认知整体表现较差,尤其是该群体的情感觉知敏感性最差,在表情识别和情绪归因上则一致地表现出对愤怒和害怕情感的低水平认知。
李亚真桑标
关键词:表情识别情绪归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