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死亡43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潘海波李云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
- 全血细胞减少症152例病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分析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52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统计其病因中造血系统疾病及非造血系统疾病所占比例。结果病因中造血系统疾病占80.9%;非造血系统疾病占19.1%;而在造血系统疾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最为多见(占30.9%),非造血系统疾病中以慢性肝病脾功能亢进最为常见(占6.6%)。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李云
-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分析
- 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MPT)与单用MP方案比较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23例)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mg/d,每1~2周增加50~100mg,最高剂量为400mg/d并维持治疗,同时联合MP方案化疗,每月1个疗程。对照组(22例)单用MP方案化疗。两组在6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23例治疗组部分缓解14例(60.9%),进步6例(26.1%),无效3例(13%),总有效率为87%。22例对照组部分缓解7例(31.8%),进步5例(22.7%),无效10例(45.5%),总有效率54.5%。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χ^2=6.174,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MM较单用MP方案疗效更明显,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 李云
- 关键词:沙利度胺MP方案多发性骨髓瘤
- 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探讨IFI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IFI患者的临床表现、感染部位、真菌学特征及治疗结果,随机分为氟康唑组及伊曲康唑组,每组29例。结果58例患者均有发热,感染部位以肺部及口腔多见,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及曲霉菌为主。伊曲康唑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氟康唑组(P<0.01)。结论伊曲康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
- 李云潘海波
- 关键词:血液病真菌感染伊曲康唑氟康唑
- 急性白血病乳酸脱氢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病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AL患者化疗前(化疗前组)、化疗后完全缓解者(完全缓解组)、缓解后复发者(复发组)的LD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化疗前组、复发组LDH水平较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升高(P<0.01),而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的LDH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LDH水平变化有助于观察AL的疗效及判断预后。
- 李云潘海波
- 关键词:白血病乳酸脱氢酶类
- 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ITP患者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17例)用地塞米松20mg/d静脉滴注,共5d;IVIG组(15例)用IVIG静脉滴注400mg.kg-1.d-1,共5d,两组治疗5d后均予口服强的松1mg.kg-1.d-1(3个月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总反应率分别为94.1%和100%,随访6个月后长期反应率分别为58.5%和6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及IVIG治疗ITP总反应率高,并均可获得持续缓解,但IVIG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更迅速。地塞米松可考虑作为初治ITP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
- 李云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
- 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与单用MP方案比较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23例)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mg/d,每1~2周增加50-100mg,最高剂量为400mg,并维持治疗,同时联合MP方案化疗,每月1个疗程.对照组(22例)单用MP方案化疗,两组在6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23例治疗组部分缓解14例(60.9%),进步6例(26.1%),无效3例(13%),总有效率为87%,22例对照组部分缓解7例(31.8%),进步5例(22.7%),无效10例(45.5%),总有效率54.5%。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χ^2=6.174,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MM较单用MP方案疗效更明显,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 李云
- 关键词:沙利度胺MP方案多发性骨髓瘤
- 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15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IFNα-2b)联合羟基脲(Hu)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的疗效。方法采用IFNα-2b(300万U,隔天1次)联合Hu治疗慢粒慢性期(CP)15例。结果 IFNα-2b+Hu治疗6个月后血液学完全缓解率(CHR)达73.3%,减少了慢粒加速期和急变期,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慢粒(CP)患者采用IFNα-2b+Hu治疗可显著提高慢粒患者的CHR率,延长慢粒生存期。
- 李云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干扰素Α-2B羟基脲
- 环孢菌素A联合十一酸睾丸酮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CsA)联合十一酸睾丸酮(安特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CA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口服十一酸睾丸酮,40 mg/次,3次/d,6个月为一疗程;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sA 3~5 mg/(kg.d),分2次口服,6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例,缓解10例,明显进步5例,无效4例,对照组基本治愈1例,缓解4例,明显进步6例,无效9例,治疗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u=2.277,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多可耐受,减量或对症处理均可坚持治疗。结论 CsA联合十一酸睾丸酮治疗CAA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疗效优于单用十一酸睾丸酮。
- 李云潘海波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菌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