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加
- 作品数:46 被引量:23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癫癎患者抗癫癎治疗时脑电图和发作诱因与再发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癫癎患者在药物治疗中脑电图、发作诱因与再发的关系,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指标。方法:分别对97例青少年癫癎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并追踪再发情况,比较脑电图、发作诱因与临床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97例患者中有49例脑电图正常,其中9例(18%)有癫癎再发,48例脑电图异常,其中38例(79%)有癫癎再发。此38例癫癎再发分别属于Ⅰ、Ⅱ、Ⅲ型异常脑电图,相应各有8、11、19例再发。脑电图正常而出现癫癎再发的9例中,有诱因者8例(89%),无诱因者1例(11%),脑电图异常而出现癫癎再发的38例中,有诱因者20例(53%),无诱因者18例(47%)。结论:青少年癫癎患者抗癫癎治疗时的脑电图表现与临床再发有相关性,其中有癎样放电者出现再发可能性最大。脑电图正常时出现再发常有诱因,而脑电图异常时出现再发常缺乏诱因。
- 陶拓宇李乐加逯恒东卓娅
-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抗癫痫药
- 慢性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患者感觉门抑制变化的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王建军李乐加
- 关键词:慢性酒精中毒
- 帕金森病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改变及意义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视觉传导通路功能受累的可能性及视觉诱发电位 (VEP)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VEP 脑地形图对 2 0例PD患者与 2 4位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①PD患者P1、N2 波潜伏期延长 ;②两眼间潜伏期差增大 ;③颅顶波幅值呈广泛性降低 ,以左半球为著。结论 :PD患者视觉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传导中均发生障碍 ,VEP 脑地形图可敏感地反映出这种改变 ,对PD的研究及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均有一定价值。
- 李乐加王建军
- 关键词:帕金森病视觉诱发电位脑地形图
- 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综合评价与相关基础研究
- 常义杨纶先马骏陈永严刘宏毅李乐加邹元杰肖红赵鹏来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P300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评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P300的影响。方法:对31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单纯MECT组及MECT合并精神药物治疗组,在MECT前后进行P300检测。结果:17例单纯MECT组治疗后P3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2波幅显著升高(P<0.05);14例MECT合并低剂量精神药物组治疗后靶刺激N1、P2、N2、P3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均<0.05),P3波幅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在治疗前P300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治疗后合并用药组N2、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升高,较单纯MECT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MECT对P300有一定改善,可能表示对认知功能无明显损害。
- 钱卫娟范俭雄周群李乐加高晓宁
-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P300
- 气功态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P_(300)的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观察气功师在气功态时和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病人P300的变化。 方法:使用美国Nicolet公司PathfinderMEGA电生理诊断仪对30例处于气功态的气功师和28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及30例正常成人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P300的N1、P2、N2、P3各波靶与非靶的潜伏期与波幅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 谢世平杨德森李乐加张心保翟书涛
- 关键词:气功态气功P300
- 伴中央-颞部棘波的儿童良性癫25例抗癫治疗结局的初步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伴中央-颞部棘波的儿童良性癫(BECT)经抗癫治疗后患儿临床和脑电图发展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在我院门诊确诊为BECT的25例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总结抗癫治疗后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演变规律及导致不同演变模式原因。结果:25例患儿经过抗癫治疗后临床和脑电图结局有三种:①临床症状消失,脑电图正常,符合此型有15例,无明显记忆障碍;②临床症状消失,脑电图仍异常,符合此型有6例,有记忆差特点;③临床症状仍存在,脑电图仍异常,符合此型有4例,具有明显的记忆障碍。结论:BECT患儿抗癫治疗后由于疾病本身、惊厥及抗癫治疗方法等因素可能影响BECT的发展规律。
- 陶拓宇逯恒东李乐加
- 关键词:脑电图
- 脑梗死患者正中神经中潜伏期SEP的研究
- 目的 研究中潜伏期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MN-MSEP)在脑梗死患者应用中的特点和其具有的优势.方法 对37例CI患者与21位正常对照者的诱发电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患侧MN-MSEP各波消失.②患侧MN-MSEP P...
- 王建军李乐加
- 儿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微量生物电脑导入刺激治疗结果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分析儿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微量生物电脑导入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简称CES)治疗结果。方法将经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大于40分,符合ICD-10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特点的门诊8-16岁初诊儿童30例作为实验组,予CES治疗;将南京市中小学老师推荐的,以同样方法筛选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予象征性地CES治疗,2组儿童均接受3个疗程的规范化治疗,3个疗程结束时复查SAS和SDS量表,比较3组疗效、副反应,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脑电地形图变化。结果SDS总分:治疗前实验组49.60±7.03,对照组47.23±5.86。SAS:治疗后实验组34.08±7.79,对照组46.83±10.35。SAS总分:治疗前实验组48.27±7.01,对照组46.03±6.24;治疗后实验组29.67±6.03,对照1组39.17±12.73。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有明显效果。实验组枕区α1、α2有明显改变。结论CES治疗儿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安全有效,脑电地形图枕区α频带功率值有变化。
- 陈一心虞琳张久平李乐加陈图农陈怡
- 关键词:儿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脑电地形图
- 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P50诱发电位的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P50诱发电位的特征和意义。方法 比较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35名正常人P50对条件-试验听觉刺激反应的差异。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呈现:①条件刺激P50波幅为(2.94±1.7)μV,显著低于正常组(3.85±1.8)μV(P<0.05)。②P50抑制显著减弱,它包括试验/条件(T/C)比率显著增高,达0.83±0.2和试验刺激P50反应(T-P50)波幅升高,呈抑制显著不足。其P50抑制减弱与患者病程无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感觉门能力不足,与对听觉刺激的神经非同步性反应有关,并造成感觉超载,它有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心理生理学标记之一。
- 王建军李乐加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P50听觉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