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甲峰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膝下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溶栓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价值(附19例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球囊成形术及保留导管溶栓术在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术前行CTA检查,对31个下肢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顺行穿刺插管,分别对膝下动脉病变采用经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保留导管溶栓术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肢血流改善明显,狭窄性病变开通率明显大于闭塞性病变。皮温明显升高,行走距离显著增加,溃疡愈合加快。结论:膝下动脉球囊成形术及保留导管溶栓治疗微创、安全、有效,可以改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供,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 徐锐相成朱甲峰刘鑫范海伦
- 关键词:糖尿病足膝下动脉球囊成形术溶栓介入治疗
- 肾细胞癌MSCT灌注成像与分子病理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获取肾癌灌注图像,并与其分子病理学特征相对照,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肾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疑有。肾肿瘤的患者行MSC灌注扫描,获得伪彩色的血流灌注参数图,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在瘤体及瘤旁正常肾皮质选取感兴趣区并记录相应的各项参数值。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肾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肾细胞癌的BF、BV和PS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肾皮质,且Ⅲ级肾癌与I、Ⅱ级相比,其BF、BV和PS值明显增高。肾癌的BF、BV、PS值与其VEGF平均光密度值呈正相关(P〈0.05),MTT值与VEGF平均光密度值呈负相关(P〈0.05)。肾癌的MVD值与VEGF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肿瘤血管生成、血流灌注及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助于肾细胞癌的术前分级,并在肾癌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相成丰长申徐锐朱甲峰
- 关键词:X线计算机灌注成像肾肿瘤
- CDFI引导下综合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肝癌的序贯应用
- 目的:探讨CDFI引导下综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方法选择与应用模式。方法:对36例临床Ⅱ、Ⅲ期肝癌(UICC1997年TNM分期)作综合介入治疗。先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3~7天行经皮植入式微波热凝固(...
- 吴乃森接连利丁兆军迟玉华朱甲峰
- 文献传递
- 肢体静脉闭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 2004年
- 急性肢体静脉闭塞是临床的急诊,如果闭塞的范围较少,程度较轻,处理恰当,血栓可以溶解消散。或者通过旁路的侧枝循环可以得到代偿,症状得以改善或完全消失。若肢体缺血或淤血进一步加重,将导致肢体坏疽,最终需要截肢。更加严重的是,组织的坏死可以引起全身反应,静脉内的血拴可以脱落引起肺梗塞,这些都可能引起患者死亡。如何采用有效的办法开通闭塞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挽救缺血肢体,并最终治愈疾病成为我们的研究目的。
- 朱甲峰崔为刚刘贤华
- 关键词:肢体静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全身反应肺梗塞静脉内
-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
- 2001年
- 朱甲峰王刚平等
- 关键词:子宫肌瘤动脉栓塞
- 中药露蜂房蛋白对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中药露蜂房蛋白对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露蜂房蛋白治疗白血病的免疫学机制,为开发新的抗白血病药物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分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系统,研究露蜂房蛋白对急性白血病患者(AL)骨髓中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作用。结果免疫组化显示,露蜂房蛋白能提高AL患者骨髓中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数量,CD4/CD8值升高。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光密度值(OD),结果CD3、CD4、CD16表达增强,CD8表达减弱,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中药露蜂房蛋白能调整AL患者骨髓T细胞亚群的分布和促进NK细胞的表达。
- 刘加强朱甲峰李镜郭军
- 关键词:露蜂房蛋白白血病细胞免疫
- 肺部感染性病变所致支源性咯血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性病变所致支源性咯血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1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用药治疗组)和观察组(介入治疗组),各26例,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出血量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咯血量<300、300~600、>600ml治疗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100.00%、100.00%、80.00%,对照组分别为85.71%、92.31%、6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复发率为0,对照组发生率为11.54%,复发率为7.6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性病变所致支源性咯血的介入治疗效果非常突出,且安全性也较高,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
- 朱甲峰徐锐刘加强
- 关键词:肺部感染性病变介入治疗
- 旋转三维立体成像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旋转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在超选择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对疑有血管迂曲病变的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进行常规正位血管造影,然后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旋转DSA检查,50例(91%)造影图像均避开了多支血管相互的重叠,清晰地显示相关血管的来源和走向。其中5例病例旋转DSA检查多角度图像虽清晰显示出供血动脉但因其局部血管过度迂曲,局部血管走向显示欠佳。结论旋转DSA技术能够更好地显示腹部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多方位、清晰地显示迂曲动脉分支的走行,正常解剖和异常改变,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对肝癌病人的诊断与介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朱甲峰冷静徐锐相成
- 关键词:旋转DSA常规DSA腹部血管造影影像学
- 探讨CT扫描联合磁共振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评估其介入治疗术后效果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CT扫描联合磁共振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术后效果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磁共振诊断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CT扫描联合磁共振诊断方式,对比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并对比两组患者行介入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影像检查和病理检查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介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扫描联合磁共振,可以有效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准确的病情诊断结果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并评估其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 朱甲峰刘敏安宁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效果
- CT定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CT定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行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73例。其中23例患者行CT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15例患者行超声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35例患者行CT定位DSA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比较3组患者穿刺针数、手术时间差异。结果 3组患者患者穿刺针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患者手术时间较CT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患者手术时间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40±6.84)min vs(53.17±7.48)min,t=2.443,P=.017];CT定位DSA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患者手术时间较超声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患者手术时间短,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33.74±6.92)min vs(47.40±6.84)min,t=6.244,P=0.000]。CT定位DSA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患者术中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率为6%(1/35),低于CT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患者、超声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患者的13%(3/23)、13%(2/15)。结论 CT定位DSA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是简便、安全、有效地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手段。
- 赵兴康刘敏张玲刘鑫张昊朱甲峰徐锐
- 关键词:穿刺术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