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志成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油田职工
  • 2篇肝病
  • 2篇病毒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乙肝病毒感染
  • 1篇乙肝疫苗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疫苗
  • 1篇石油
  • 1篇石油工人
  • 1篇注射
  • 1篇注射后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研究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朱志成
  • 2篇孙恒松
  • 2篇周晓阳
  • 2篇张建营
  • 2篇张美喜
  • 1篇李琳
  • 1篇田桢
  • 1篇李涛
  • 1篇周元方
  • 1篇韩升高
  • 1篇张晓明
  • 1篇丁高香
  • 1篇陈菊兰

传媒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2
  • 1篇199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074名油田职工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本研究使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对1074名油田职工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和HBV总感染率分别为9.8%、26.2%、14.1%和41.0%。从人群分布来看,HBV感染率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年龄、职业差异。各工作单位之间HBV的感染率也显著不同。结果提示,野外工作环境可能是造成油田职工HBV感染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给予足够重视。
张建营张美喜周元方周晓阳孙恒松朱志成
关键词:乙肝病毒血清流行病学
中国石油工人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1992年
为了分析我国石油工人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危险因素,1990年3月对河南石油勘探局1074名石油工人进行了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均发现,性别、本人肝病史、同事肝病接触史、野外工作、经常出差等因素为我国石油工人HB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搞好野外工作场所的公共卫生,对长期从事野外工作的职工,加强个人防护、减少HBV感染之机会,是降低我国石油工人HBV感染的一个有效措施。
张建营张美喜韩升高周晓阳朱志成孙恒松
关键词:乙肝病毒石油工人
河南油田职工乙肝疫苗注射后免疫持久性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对四年前接种过三针乙肝疫苗的687名局机关职工进行了“乙肝”免疫学检查。四年后观察抗一HBs阴性(P/N≤2.1)占35.37%,低滴度抗HBs(P/N值2.1-10.0)占26.64%;高滴度抗·HBs(≥10.0)占37.99%。从年龄方面来看,接种年龄愈小,抗-HBs抗体维持时间愈长。本文观察了≤20岁、21-30岁、<30岁三个年龄组,抗-HBs阳性率(≥2.1)分别为75.00%,71.43%,62.64%。
朱志成丁高香田桢陈菊兰李琳张晓明李涛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持久性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