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芸
- 作品数:72 被引量:30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HBeAg阴性CHB患者pre-S_1Ag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HBeAg阴性CHB患者检测pre-S1Ag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感染科同时做pre-S1Ag、HBcAb-IgM及HBcDNA定量且HBsAg阳性的患者的资料160份,其中HBeAg阳性39例、HBeAg阴性121例,分析pre-S1Ag的表达与HBcAb-IgM及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HBeAg阴性CHB患者血清中pre-S1Ag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HBeAg阳性CHB患者(P<0.05)。121例HBeAg阴性CHB患者血清中pre-S1Ag检测阳性率为35.5%,与HBc-IgM检测阳性率(38.8%)一致(P>0.05);pre-S1Ag阳性组HBV DNA检测率低于pre-S1Ag阴性组HBV DNA检测率,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e-S1Ag可以作为反映HBV感染、复制的指标,但其在HBeAg阴性CHB患者中表达的意义待进一步研究。
- 李学俊陈忠城朱建芸徐启桓
- 关键词:PRE-S1AGCHBHBEAG阴性
- 典型相关分析HBV感染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
- 目的:探讨HBV感染与肝组织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血清HBeAg分为HBeAg 阳性组145例和HBeAg阴性组89例,以HBV感染变量、肝组织病理变量、肝组织病理评分和肝内HBV标志物变量作为研究因...
- 罗瑞虹赵志新崇雨田张宇锋朱建芸
- 关键词:肝组织病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HBEAG
- 一种适用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严重性评估并且优于MELD的预后评分系统
- 目的试图建立一种适用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严重性评估并且优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的预后评分系统。方法对存活组203例和死亡组196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进行MELD评分,同时选择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肌酐、肝性脑...
- 刘添皇朱建芸张绍全谢仕斌柯伟民高志良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预后评分
- 红外热像图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利用红外热像图协助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方法对4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和35例单纯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部红外热像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腹部红外热像图相比有特征性改变,两组间腹部红外热像图温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红外热像图协助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具有简单易行、无创、费用低廉等特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 麦丽严颖朱建芸张宇峰江元森
- 关键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红外热像图肝硬化合并特征性改变肝硬化腹水实验组
- 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观察和护理被引量:5
- 2004年
- 总结了 37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两性霉素 B治疗的护理体会 ,如密切观察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 ,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示 :37例中临床治愈 6例 ,好转 2 0例 ,未愈自动出院 7例 ,死亡 4例 ,总有效率 70 .3%。提示采用此法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及心理护理 ,能减轻毒副反应 ,提高治愈率。
- 林小霞林霞陈金莲朱建芸
-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两性霉素B护理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活化ERK1/2上调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以Hep G2、Hep G2/EGFP及Hep G2/EGFP-HBx细胞作为实验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DNMT1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不同剂量的ME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处理Hep G2/EGFP-HBx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总ERK1/2、磷酸化ERK1/2及DNM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p G2/EGFP-HBx细胞的DNMT1 m RNA相对表达量平均值为9.464±0.22,明显高于Hep G2细胞(1.00±0.0)(t=60.64,P=0.0002)及Hep G2/EGFP细胞(0.95±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8,P=0.0011)。与Hep G2、Hep G2/EGFP细胞相比,Hep G2/EGFP-HBx细胞磷酸化ERK1/2及DNMT1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升高;而ME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处理细胞后,磷酸化ERK1/2磷酸化水平及DNM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HBx可通过活化ERK1/2信号通路上调DNMT1的表达,这可能是HBx调控细胞基因甲基化及参与HBV相关肝细胞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 吴英杰杨林朱建芸康艳红胡朝霞高志良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DNA甲基转移酶1ERK1/2信号通路
- 组团式援疆对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研究
- 2025年
- 新疆喀什地区医疗水平相对落后,2016年开始,中组部组织开展组团式援疆工作,旨在提升当地的诊疗水平。广东省积极落实并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中山大学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旨在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和推动学科建设,同时在医学人才培养,尤其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建设住培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控制、探索前沿教学方法、培养师资队伍等。组团式援疆在住培教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结业考试首考合格率从2017年的25.90%上升至2023年的65.38%。未来将与援疆专家及背后的医学高等院校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及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当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 王国杰王国杰何涛冯婕冯婕蔡耘朱建芸王晓红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
- 妊娠中晚期重型肝炎对孕妇及胎儿预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妊娠中晚期重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重肝)对孕妇及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引起妊娠中晚期重肝的感染病原体,比较各型各期患者的病死率、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的差异以及胎儿病死率与HBV感染的关系。结果HBV相关、HEV相关、重叠感染率分别为66.67%、25.93%、29.63%。总病死率为68.52%,急性、亚急性及慢性妊娠中晚期重肝在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期、晚期妊娠重肝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固醇(TC)及肝脏体积缩小等指标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随着并发症增加而升高。胎儿总病死率48.15%,其中HBV感染相关的病死率占55.56%。结论引起妊娠中晚期重肝的病原体以HBV、HEV为主;该组病例的孕产妇及胎儿病死率高;其孕妇转归与PT、TC、肝脏体积大小及并发症相关;胎儿预后可能与HBV感染有关。
- 陈幼明朱建芸符娟麦丽赖菁范建辉江元森
- 关键词:妊娠重型病毒性肝炎孕妇胎儿预后
-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为95例60周岁以上的肺部感染患者,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组血清PCT和CRP均较对照组高,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肺部感染患者PCT和CR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和0.882,其中PCT和CRP诊断肺部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73.7%和80.0%,特异度分别为96.0%和94.0%。结论血清PCT和CRP水平的检测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老年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
- 朱建芸黄建华李齐光郑燕妮陈忠城
- 关键词:肺部感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 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 方法 随访调查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记录用药前病程、诊断,拉米夫定用量、疗程、疗效、停药原因,用药前、停药时和复发后的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病毒学指标及YMDD变异、前C区变异情况及预后。 结果 46例纳入研究,其中32.6%疗程不足52周;停药时93.6%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转阴者复发时均阳转,6.4%未转阴者复发时HBV DNA上升超过2个对数级;71.7%(33/46)患者自行停药;医生指导停药的患者中61.5%(8/13)未随访。71.7%(33/46)复发时病情较用药前加重,其YMDD变异率为78.8%(X2=23.23,P<0.01)和前C区变异率为84.8%(X2=21.04,P<0.01),均高于未加重者;复发的时间中位数为12周,与停药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r=-0.32, P<0.05)相关;复发时的病情与年龄(r=0.40,P<0.01)及YMDD变异(r=0.31,P<0.05)相关。预后与年龄(r=0.49,P<0.01),服药前诊断(r=0.39,P<0.01)、总胆红素(TBil)(r=0.46,P<0.05)、ALT(r=0.32,P<0.05),停药时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转(r=0.31,P<0.05),复发时TBil(r=0.55,P<0.01)及凝血酶原活动度(r=0.5 7,P<0.01)相关。 结论 大部分患者没有按照我国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组指导意见用药和停药,复发可?
- 张晓红林国莉朱建芸陈黎杨绍基肖杰生
- 关键词:复发停药后拉米夫定前C区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