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夔玉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保山地块晚石炭世玄武岩古地磁研究及构造归属的新认识被引量:3
- 1993年
- 通过对保山地块晚石炭世玄武岩东、西带代表性剖面的古地磁研究,认为东、西带玄武岩古地磁测量数据的差异是因取样点的古构造古地理背景不同造成的。结合两带玄武岩浆喷溢时所处的构造背景和古地形特征,作者提出西带玄武岩的古地磁数据能较准确地反映地块当时应位于南半球低纬(15.6°)区,而不是过去认为的高纬区。保山地块不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它与扬子地块间不存在古特提斯大洋,而可能是毗邻扬子地块的一个小地块。
- 叶祥华巩满福朱夔玉李家福
- 关键词:地块晚石炭世玄武岩古地磁
- 云南保山早石炭世头足类被引量:4
- 1988年
- 一、前言滇西保山地区早石炭世沉积是以地台型碳酸盐岩为特征,分布广泛,化石较丰富,但本区石炭纪头足类尚未被报道.近年中国科学院横断山科考队及成都地质学院在保山地区进行地质调查时,先后于保山板桥东北蒋家湾清水沟早石炭世地层中采获一些头足类化石.经研究有鹦鹉螺: Michelinoceras, Mooreoccras, Pseudocyrtoceras, Aphelaeceras, Thrincoceras; 菊石: Merocanites(Michiganites), Imitoceras, Bollandites,Dzhaprakoceras, Girtyoceras. 这些头足类化石为早石炭世维宪期早期的产物,大多数种属在我国属首次报道。
- 梁希洛朱夔玉
- 关键词:早石炭世下石炭世石炭纪石灰岩登记号头足类
- 二叠纪新小纺锤模式种Neofusulinella lantenoisi Deprat,1913在云南保山的发现(英文)
- 2000年
- NeofusulinellaDeprat,1912是一个有效属 ,但其模式标本遗失 ,最早发表的共模切面不正 ,加之手绘图影不清楚 ,长期未能准确地把握其属征。除原作者 (Deprat,1913)首次记述的模式种 (N .lantenoisiDeprat Thompson ,1934,p .2 92事后指定 )以及Thompson和Foster(1937)和Pitakpaivan(196 5 )所记述的同种外 ,其余的有关鉴定均为误定。另外两个被广泛引用的属 ,即Le¨ellaDunbaretSkinner ,1937及HaoellaGong ,196 5 ,却是真正的Neofusulinella属 ,为后者的次异名 (juniorsynonym)。Neofusulinella的系统位置并非前人所认为的舒伯特科(Schubertellidae) ,而属于纺锤科 (Fusulinidae)的史塔夫亚科 (Staffellinae) ,代表该亚科中的进化类型。史塔夫类在分布上的排它性及对围岩原岩的选择性 ,亦间接表明该亚科系纺锤科在近滨局限海域里的一个特化分支。在原地埋葬的情况下 ,这一类壳体及其围岩普遍受到发育于该海域海底的“淡化混合水带”的成岩期硅化或白云岩化 (王尧 ,1990 ;沙庆安 ,1990 ) ,因而它们的旋壁与内部构造通常被“矿化”而模糊不清 ,甚至造成多样化旋壁的假像。 Pitakpaivan (196 5 )所记述的Neofusulinellacf .lantenoisiDeprat采自泰国Nakhonsawan地区Takli (15°18’N ,10 0?
- 周祖仁王玉净盛金章朱夔玉
- 关键词:模式种TING类二叠纪
- 云南保山地区的下石炭统被引量:10
- 1993年
- 云南保山地区下石炭统及其生物群曾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其主要原因于丰富而特殊的生物的生物类群,悬而未决的地层问题以及独特的生物地理位置。本文以4条剖面(图1)为基础,依据多门类的生物化石对诸如本区杜区/维宪阶界线、Siphonophyllia-Keyserlingophyllum(humboldtia)动物群的时代、冷水(凉水)珊瑚动物群,岩石地层单位等问题进行讨论。
- 王向东朱夔玉陈重泰
- 关键词:地层下石炭世
- 四川广元早志留世肿角石类头足类
- <正>1979年9至10月和1980年4月,成都地质学院蔡开基和作者(朱夔玉)以及韩春林、余烈生、周光前等研究龙门山地质构造时,发现和采得许多下古生代头足类化石,其中四川广元上寺长江沟早志留世头足类标本即构成本文研究材料...
- 赖才根朱夔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