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元
- 作品数:19 被引量:181H指数:9
- 供职机构: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薇甘菊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并结合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鉴定和NMR等波谱法进行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在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deoxymikanolide(I)和dihydromikanolide(Ⅱ);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1个甾醇类化合物和1个有机酸,结构分别鉴定为mikanin(Ⅲ),eu- palitin(Ⅳ),豆甾醇-β-D-葡萄糖苷(V),3,4’,5,7-tetrahydroxy-6-methoxyflavone 3-O-β-D-glucopyranoside (Ⅵ)和绿原酸(VII).豆甾醇-β-D-葡萄糖苷和绿原酸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 吴玉荷朱国元洪耿标方宏勋
- 关键词:薇甘菊化学成分黄酮豆甾醇
- 升麻族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06年
- 升麻族(tribeCimicifugeae)隶属毛茛科,包括铁破锣、黄三七、升麻、类叶升麻和垂果升麻5个属。升麻族植物的特征化学成分是环阿尔廷烷型三萜和肉桂酸衍生物。近年来由于其多样而显著的生物活性备受关注。我国升麻族植物资源丰富,应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加以开发利用,发掘新药。综述了该族植物总提物及单体药理活性研究新进展。
- 高璟春张金超朱国元杨梦苏肖培根
- 关键词:植物资源安全性
- 泽泻三萜成分的研究Ⅲ被引量:16
- 2002年
- 本文又从四川产泽泻中分离、鉴定了 5个三萜成分 ,其中alisolE 2 4 acetate(Ⅱ )、13 ,17 epoxyal isolA 2 4 acetate(Ⅳ )为新化合物 ,其它已知成分是alisolE 2 3 acetate(Ⅰ )、13β ,17β epoxyalisolA(Ⅲ )、11 deoxyalisolA(Ⅴ )。
- 彭国平朱国元楼凤昌
- 关键词:泽泻三萜
- 海南狭瓣鹰爪花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2004年
- 海南狭瓣鹰爪花(Artabotrys hainanensis R.E. Fries)为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植物,该属植物在世界上约有1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产4种,广东有2种,即香港鹰爪花(A.hongkongensis Hance)和鹰爪花[A.hexapetalus(Linn.f)Bhandari],海南有2种,即毛叶鹰爪花(A.pilosus)和海南狭瓣鹰爪花(A.hainanensis R.E. Fries).海南鹰爪花在海南岛分布较广,储量十分丰富.在民间,海南狭瓣鹰爪花作药用植物已有很长历史,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常用作治疗疟疾和头颈部淋巴结核.番荔枝科植物富含抗肿瘤活性成分而被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先后对鹰爪花属多种植物的根、茎(皮)、叶和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生物碱类、黄酮flavone类和萜类[1-4]等四十多种化合物.海南狭瓣鹰爪花为海南特有植物,其化学成分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为寻找新的药理活性成分,我们对海南狭瓣鹰爪花茎和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海南狭瓣鹰爪花药材采集于海南尖峰岭.……
- 陈光英韩长日朱国元宋小平毕和平方宏勋
- 泽泻中二个三萜新成分的研究Ⅱ被引量:18
- 2002年
- 继前文鉴定的七个泽泻醇类成分后 ,又从泽泻中分离、鉴定出六个三萜成分 ,其中 11 乙酰 2 5 脱水泽泻醇A(2 5 anhydroalisolA 11 acetate,Ⅳ )、2 4 乙酰 2 5 脱水泽泻醇A (2 5 anhydroalisolA 2 4 ac etate ,Ⅴ )为新化合物 ,新泽泻醇 (neoalisol,Ⅵ )为新天然产物 ,其它已知成分是泽泻醇A(alisolA ,Ⅰ )、2 4 乙酰泽泻醇A(alisolA 2 4 acetate ,Ⅱ )、2 5 脱水泽泻醇A(2 5 anhydroalisolA ,Ⅲ )。
- 彭国平朱国元楼凤昌
- 关键词:泽泻
- 苦味叶下珠中多酚类成分的HPLC/MS/MS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建立苦味叶下珠中多酚类成分HPLC/MS/MS的测试方法。方法:利用RP-HPLC线性梯度洗脱筛选最佳测试条件,并应用LC/MS/MS技术指认图谱中的主要色谱峰。结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苦味叶下珠多酚类成分HPLC/MS图谱,其中9个色谱峰被指认。结论:用文中的最佳分离条件可较全面地反映苦味叶下珠中的多酚类成分,为苦味叶下珠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 陈光英朱国元李国英吴晓鹏李庆洋方宏勋
- 关键词:苦味叶下珠多酚
- 长苞刺蕊草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制备HPLC对长苞刺蕊草Pogostemon chinensis进行化学分离,根据化合物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长苞刺蕊草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得到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木栓酮(friedelin,Ⅱ)、广霍香酮(pogostone,Ⅲ),并且它们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张金超刘丹丹申勇朱国元杨梦甦王书香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杜鹃兰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张金超申勇朱国元杨梦苏
- 关键词:化学成分《中国药典》抗肿瘤治疗兰科植物化痰散结山慈菇
- HPLC内标法同时测定坤血安软胶囊中藁本内酯和6-姜酚的含量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建立坤血安软胶囊(当归、炮姜等)中藁本内酯和6-姜酚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内标法,选用萘为内标物,甲醇提取,采用Kromasil C18柱,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67∶33)为流动相,218nm为紫外检测波长,同时测定藁本内酯和6-姜酚的含量。结果:藁本内酯回收率为98.64(RSD=1.58),6-姜酚回收率为97.25(RSD=1.40)。内标法与标准曲线法的测定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专属性好,可用于坤血安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 文红梅彭国平朱国元朱荃
- 关键词:藁本内酯6-姜酚
- 榄形风车子叶中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使君子科植物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灌木和乔木,美洲和澳洲也有少量分布。风车子属Combretum L.是全科中最大的两属之一。我国有13种,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地区。风车子属植物的根、茎、叶、花和种子均可作为药用部位。已知该属植物中有25个种在非洲和印度被用于治疗麻风病和癌症等,在亚洲的不同地区被当做民间药广泛用于治疗肝炎、痢疾、呼吸道感染甚至癌症。据有关文献报道,风车子属植物具有保肝、抗炎、杀菌、抗癌和抗艾滋病等作用。
- 吴晓鹏陈光英蒋才武朱国元方宏勋
- 关键词:萜类化合物子叶使君子科药用部位抗艾滋病亚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