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京安
- 作品数:50 被引量:32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美国重返CPTPP的动因及其影响与应对——以中美经贸关系为视角被引量:6
- 2018年
- 美国基于中美贸易谈判、遏制中国强国发展以及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等原因,极有可能重新回到CPTPP并在多方面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中国应当积极提升自身在国际经贸规则中"塑造者"地位,提升CPTPP等亚太规则对中国的开放度和包容度。
- 王海龙朱京安
- 关键词:国际经贸规则
- 论物权法定与意思自治之缓和——评我国涉外物权法律适用中引入意思自治的合理性被引量:6
- 2020年
- 我国涉外物权法律适用规则首次引入意思自治原则,取代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物之所在地法作为选择准据法的依据。然而物权法定是国内物权实体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强制性规范,且包含有重要法律秩序利益。多数学者认为此规则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其忽略了民法上物权法定主义缓和的趋势以及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大适用了满足交易便捷和法律适用灵活性的现实需求。在国际私法层面,应当厘清物权法定之缓和空间,给予意思自治原则以合理适用余地,有利于克服单一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的僵化弊端。
- 朱京安范书江
- 关键词:意思自治物权法定物之所在地法
-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投资规则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以美国为首的12个缔约国已于2016年2月4日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文章通过研究TPP投资章节的核心规则,对比其在市场准入与投资者待遇、市场保护机制以及争端解决机制方面与WTO框架下投资规则的主要差异,以把握国际投资规则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未来对各缔约国以至全球投资体系的影响。
- 朱京安路遥
- 关键词:WTO
- 京津冀雾霾防治区域一体化碳市场的构建被引量:1
- 2016年
- 雾霾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有可能实现"双赢"。政府除加大执法力度、进行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外,引入市场机制、构建京津冀区域碳市场也是雾霾防治制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而这一愿景的实现目前还面临顶层设计不完善、三地发展不均衡、利益诉求各异等现实问题。未来首先要完善建立碳市场的顶层设计,使区域碳市场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快建立河北省碳市场,并进一步从总量设计、涵盖范围的设定、配额的分配等具体制度的设计和整合来对接三地碳市场,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监测、报告和核证制度,实现碳排放的科学监测和监管,以真正通过构建区域碳市场来实现防治雾霾天气的宏伟蓝图。
- 朱京安翟双乐
- 关键词:京津冀碳市场
- 劳务派遣:本源、效应及其立法因应被引量:3
- 2016年
- 从世界范围看,劳务派遣的发展是劳动力市场弹性化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社会资源组织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非正规就业形式。劳务派遣具有积极效应,有益于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和政府的"多赢",但劳务派遣消极效应也一样鲜明。未来的《劳务派遣法》的立法精神是管制还是放松,或许有待立法经过实践检验后方可知晓。
- 朱京安王哲
- 关键词:劳务派遣劳动力市场消极效应
- 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被引量:5
- 2002年
- 加入WTO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企业和经济组织直接参与国际商事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怎样有效地利用国际贸易中的法律规范保护自己,是一个急需引起注意的重要问题。由于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 朱京安
- 关键词:货物买卖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 困局与因应:就业歧视立法规制的优化被引量:5
- 2017年
- 关于就业歧视,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在形式上呈现出分散性和原则性的特点,在内容上表现出要么交叉重复要么尚是缺失的问题,招致反就业歧视立法实效性不强。面对渐次凸显的就业歧视问题,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就业歧视法、践行同工同酬原则、拓宽法律调控视野、彰明就业歧视类型、设定就业歧视认定标准、厘定就业歧视争议法律属性、合理配置举证责任或许是走出困局的最佳之道。
- 王哲朱京安
- 关键词:就业歧视反就业歧视法同工同酬
- 我国就业歧视立法规制的现实隐忧与优化路径——从概念重塑到立法因应
- 2016年
- 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狭义层面上,就业仅指雇佣就业。歧视概念横跨多个学科,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给予解读,法学视阈下的歧视是契合权利和人的尊严意义上的概念。现有立法对反就业歧视的理论基础、对象范围、手段以及救济途径均有所涉及,但诸如调控范围狭窄、就业歧视争议法律属性不明确以及举证责任配置规则缺失等问题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难以切实得到保障。因应以上问题,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就业歧视法"或许是最佳的路径选择。
- 王哲朱京安
- 关键词:就业歧视反就业歧视法举证责任
- 中国治理型国际地位下绿色壁垒法律制度构建的可行性被引量:1
- 2018年
-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我国在制度性话语权以及国际治理能力方面,正实现着从参与型国际地位向治理型国际地位的转变。制度性话语权强化能够阐发中国构建绿色壁垒法律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并营造积极话语环境,保障中国符合本国利益的构建绿色壁垒法律制度;国际治理能力提升能够促进绿色壁垒法律制度构建中妥善处理新生国际关系和有效应对国际风险。从治理型国际地位的角度而言,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构建绿色壁垒法律制度的国际可行性。
- 王海龙朱京安
- 关键词:绿色壁垒法律制度
- 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偷漏避税成因及法律对策初探
- 1998年
- 对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偷漏避税的手段、成因及危害作了客观分析,提出了防范的具体法律措施.
- 任永方朱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