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勇
-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可吸收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可吸收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经切开复位不可吸收线荷包缝合环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获13~29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按膝关节外科临床评分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不可吸收线荷包缝合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无需使用金属内固定物,为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蔡春水刘燕洁黄星球曾昭勇杨健齐
- 关键词:髌骨粉碎性骨折荷包缝合
- 高凝血状态患者人群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止血带的对照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高凝血状态患者人群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同止血带应用方式对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比观察92例使用不同止血带应用方式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标准:血浆D-二聚体> 1 000μg/L(酶联免疫荧光法),随机分为半程止血带组(n=46)和全程止血带组(n=46),半程止血带组在安装假体时使用止血带,全程止血带组手术全程使用止血带,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失血总量、血红蛋白丢失量、输血率、平均输血量、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肢体肿胀及并发症情况,用SPSS 19. 0软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手术时间和引流量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结果半程止血带组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血红蛋白丢失量、疼痛评分、肢体肿胀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全程止血带组(t=-7. 432、-15. 72、-2. 205、-2. 746、-3. 070、-5. 525,P <0. 05),半程止血带组手术时间、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全程止血带组(t=8. 098,t=2. 290,P <0. 05),两组术后输血率和平均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 956,t=-0. 329,均为P> 0. 05)。所有患者均无症状性肺栓塞、感染及伤口皮缘坏死发生。结论高凝血状态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半程使用止血带止血效果优于全程止血带,止血带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程使用止血带组。
- 杨健齐杨林张健平曾昭勇蔡道章
- 关键词:止血带血液凝固
- 运动处方治疗慢性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早期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治疗慢性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44名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Ⅰ组为药物治疗组,Ⅱ组为推拿治疗组,Ⅲ组为运动处方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进行评价。[结果]Ⅰ组50例,治疗后2周:显效24例,有效18例,显效率48.00%,总有效率84.00%。3个月后复发20例,复发率47.6%;Ⅱ组46例,治疗后2周:显效25例,有效18例,显效率54.35%,总有效率93.48%。3个月后复发18例,复发率41.86%;Ⅲ组48例,治疗后2周:显效28例,有效15例,显效率58.35%,总有效率89.59%。3个月后复发5例,复发率11.63%。Ⅲ组总有效率与Ⅰ组、Ⅱ组相当,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复发率低于Ⅰ组、Ⅱ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处方既是治疗慢性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也是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措施。
- 蔡春水魏鲁青尹杰曾昭勇张毅赵新建
-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药物推拿运动处方
- Zero-P颈椎前路融合治疗颈椎病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探讨Zero-P在颈椎病治疗颈椎前路融合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Zero-P前路融合治疗的颈椎病患者8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8例平均术程2 h,平均出血量80 mL。术后3 d咽部吞咽疼痛2例,肩背痛3例,无1例产生吞咽异物感及吞咽困难,无1例出现颈前内植物并发症。平均椎间融合时间4个月。结论 Zero-P可独立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术,其手术操作简便,术后病者咽喉异物感和吞咽困难显著降低,减少椎前植入物引致并发症。
- 魏鲁青曾昭勇张健平蔡春水张毅
- 关键词:前路椎间融合
- 动力髋加压钢板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 2012年
- 目的探讨锁定板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58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锁定板治疗,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58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经过锁定板进行治疗后53例达解剖复位,有效率为91.38%。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优34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7.93%。所有患者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髋关节不稳、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板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曾昭勇魏鲁青张健平蔡春水张毅
- 关键词:锁定板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
-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术中出血量、感染发生率、断钉发生率、延迟愈合发生率、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畸形愈合发生率、膝关节疼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高。
- 魏鲁青曾昭勇张健平
-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
- 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区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Ramp区损伤同期治疗的临床疗效,对ACL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区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骨外科收治23例ACL合并内侧Ramp区损伤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9~64岁,平均(36.4±13.6)岁。接受关节镜下韧带重建同期行内侧半月板后角Ramp区修复手术,术后佩戴可调节膝关节角度的铰链支具3个月。术后3 d内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及CT骨隧道重建,末次随访时以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稳定性及韧带松弛度,以2000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评估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结果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4.0±8.0)个月。末次随访时ACL断裂合并Ramp区损伤患者2000 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分别从术前的(70.3±4.9)分、(58.0±7.0)分、(4.3±0.8)分提高到术后的(85.0±5.2)分、(81.6±6.1)分、(7.3±1.4)分,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例患者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35.0±3.4)°,无活动受限。术后患者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对线对位良好,未出现畸形,膝关节CT重建显示股骨及胫骨隧道位置良好,锚钉位置良好、固定牢固,MRI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序列未发现半月板后角Ⅲ级信号。23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韧带再损伤,未因半月板再次损伤而行关节镜手术。结论对ACL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区损伤患者,膝关节镜ACL重建同期行内侧半月板Ramp区修补术,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及功能明显改善,可进一步减少膝关节损伤,获得比较满意的活动度及关节功能。
- 包志强施生民曾昭勇袁俊虎傅煊健陈贤艺任庭杰郇亚威陈扬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重建
- 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对比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依据信封随机法分为全髋组与半髋组,各31例。全髋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半髋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全髋组患者手术优良率83.9%高于半髋组的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围手术期失血量(413.5±71.7)ml多于半髋组的(257.3±53.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同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优良率明显较高,但围手术期失血量较多,两种方法的手术并发症及住院天数无明显区别,临床上需依据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手术方式,以达到治疗的最优疗效。
- 杨健齐杨林张健平曾昭勇谭健韶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
- 不同血红蛋白水平女性患者TKA术后间断夹闭引流的临床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术后间断夹闭引流4 h在不同血红蛋白(Hb)水平女性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出血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行TKA手术的女性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轻度贫血(90 g/L110 g/L)患者各44例,按术后引流方式随机将患者分入轻度贫血持续引流组、轻度贫血间断夹闭引流组、非贫血持续引流组和非贫血间断夹闭引流组,每组各22例。其中间断夹闭引流方式是TKA术后伸直位夹闭引流2 h,开放引流5 min,再次夹闭引流2h后开放引流至术后24 h拔除引流管。记录并比较同一Hb水平不同引流方式患者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Hb降低值、输血率、平均输血量、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感染、伤口皮缘坏死、皮下瘀斑等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同一Hb水平但术后引流方式不同的患者,其在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Hb降低值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输血量方面,轻度贫血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贫血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同一Hb水平患者组间输血率、膝关节活动度、皮下瘀斑发生率及肢体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及伤口皮缘坏死发生。结论与常规持续引流相比,TKA术后间断夹闭引流4 h能有效减少女性患者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Hb降低值,对轻度贫血患者的平均输血量也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输血率在TKA术后出血评价中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平均输血量比输血率更适合作为TKA术后出血评价的指标。
- 张健平魏鲁青曾昭勇黄星球杨健齐
- 关键词:血红蛋白类手术后出血女(雌)性
- 颈椎Zero-P与传统颈椎前路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颈椎Zero-P与传统颈椎前路内固定术治疗神经根型、脊髓型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的56例患者。对照组28例实施传统颈椎前路内固定术,行传统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ACD)与钢板内固定;观察组28例采取颈椎Zero-P内固定,行前路椎间盘切除与Zero-P内固定。分别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进行颈椎生理曲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对其疗效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刀口引流量、手术出血量,观察Cobb's角及伤椎高度进行评估,并进行半年随访,采用神经功能评价按照ASIA评分法比较两组病例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切口引流量、围手术期红蛋白的丢失等方面指标比较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Cobb's角及伤椎高度、神经功能恢复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Zero-P治疗颈椎病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刀口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及镇痛疗效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曾昭勇魏鲁青张健平
-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生理曲度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