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志奎

作品数:16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景观
  • 3篇环境设计
  • 3篇教学
  • 2篇乡村
  • 2篇旅游
  • 2篇景观设计
  • 2篇课程
  • 1篇导控
  • 1篇迭代
  • 1篇学理
  • 1篇摇篮
  • 1篇应用型本科
  • 1篇园林
  • 1篇运动休闲
  • 1篇人居
  • 1篇人居环境
  • 1篇人居环境设计
  • 1篇设计教师
  • 1篇师资
  • 1篇师资培训

机构

  • 14篇浙江工业大学...
  • 5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4篇曹志奎
  • 3篇朱斯斯
  • 3篇孙以栋
  • 2篇钱云
  • 2篇朱晓青
  • 2篇周健
  • 2篇江艳
  • 1篇黄元福
  • 1篇潘海浩
  • 1篇武前波
  • 1篇邱翔
  • 1篇杜小芳
  • 1篇陈虹宇

传媒

  • 6篇建筑与文化
  • 2篇规划师
  • 2篇装饰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包装工程
  • 1篇现代物业(中...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持续理念的新困境与新阶段——“从摇篮到摇篮”的解读被引量:15
2011年
近半个世纪以来,可持续理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由于先入为主的倾向与固定思维,当前面临着新的困境。美国建筑师威廉·麦克唐纳提出的"从摇篮到摇篮"的理念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广泛的实践经验,达到了可持续理论的新阶段。
曹志奎黄元福周健
关键词:废弃物
不止“乡土”——丽水缙云下洋精品民宿村规划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在分析民宿起源、表现形态及与乡土文化关系的基础上,以丽水缙云下洋精品民宿村规划为例,确立"源于乡土、不止乡土"的理念,提出以民宿为核心打造慢生活空间系统,建设融入时尚元素的"1+n"业态模式,形成新旧"和而不同"的建筑风貌,提升乡土人文内涵景观的策略。不止"乡土"是当前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方向,有助于促进乡土文化的创新性复兴。
曹志奎朱斯斯钱云
关键词:乡土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村镇工业用地转型的规划策略——以台州为例
2024年
新形势下浙江乡村工业化地区村镇工业用地面临转型发展的挑战,其高质量发展转型规划策略需要从空间、产业、社会3个维度进行精细化设计,以实现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从空间层面总结当前我国村镇工业用地转型发展的4类规划策略,分别是全域重构、有机整合、渐进集中和转型提升策略,深入阐述适用于4类策略的村镇工业用地如何实现空间、产业、社会3个维度的高质量转型,并以浙江台州4个工业型城镇为典型案例,对其村镇工业用地转型发展实践和规划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型地区的规划和治理实践提供借鉴。
邱翔庞乾奎曹志奎陈雪萤
设计热情与创业积极性在课程环节中的导入与激发——以“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
2022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教学育人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创业实践训练、构建创业帮扶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文章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理念为背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热情和创业积极性为目标,针对高校设计类课程《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课程性质,设计了全新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理念、学业评价方式及课程教学成果预估,在课程中导入和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和创新创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设计学习、实践和就业生态链。
江艳曹志奎
关键词:创新创业居住区景观设计教学理念
应用型本科转型背景下“厚基础,重实践”的教学改革探索——以之江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2015年,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进行了应用型建设的改革。文章介绍了在之江学院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背景之下,进行的"厚基础,重实践"的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改革探索。该课程在整个环艺专业教学体系中起着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和设计尺度,提升学生设计能力,促进学生转向职业化的重要作用。课程通过应用型的课题和评价体系改革、"厚基础"的教学内容编排、"重实践"的教学方式改革等策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独立设计、汇报表达等应用型能力,为学生尽早进入专业化和职业化打下扎实的基础。
朱斯斯曹志奎钱云江艳
关键词:教学改革景观规划设计应用型本科
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桐庐县瑶琳镇运动休闲带规划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当前,乡村旅游普遍存在业态单一、旅游资源缺少统筹、文化资源发掘不深、村庄治理体系粗放、受益面窄等问题。以桐庐县瑶琳镇运动休闲带规划为例,探索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路径,即整合现有资源,梳理产业脉络,打造美丽经济的发展模式;修复自然生态,营造村落景区,实现全域景区的发展需求;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乡风民俗,实现乡风重塑和文化传承;加强有效治理,推进机制改革,建设崇德尚法的法治乡村;健全制度体系,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幸福向往的全域景区。
曹志奎李肖锋吴孔路孙以栋
关键词:乡村旅游
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从沈阳·北国之春景观设计谈起被引量:5
2007年
处于转型期的国内景观设计领域出现了盲从倾向,“拿来主义”之风盛行,产生了大量国际式的平均和拼凑的景观设计。本文通过实例指出,现代景观设计须立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上,因地制宜,才能真正走上发展之路。
孙以栋曹志奎潘海浩
关键词:江南古典园林传统民族文化现代景观设计
可持续迭代的村镇人居环境设计体系研究
2024年
目的为建构可持续建设与有机更新下村镇人居环境设计的基本框架,揭示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地域特征和建设主题下村镇人居样本的应对性设计原则与理论,总结村镇设计在经济、社会、技术影响下的迭代及在地化应变,探讨未来村镇人居环境设计的前沿模式。方法基于可视化文献分析法,对可持续村镇人居环境设计进行系统的脉络梳理,并根据可持续设计的路径推演、要素解析、模式特征进行村镇人居环境设计体系的框架搭建,提出村镇人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与适配化设计技术路线。结果构建了可持续人居建设迭代下的村镇人居环境设计体系,通过解析可持续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了村镇人居环境可持续设计的动力机制,揭示了其在需求侧、供给侧和承载侧的基本特征及三者的联动关系,提出了四项村镇人居环境可持续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总结出三点分类适配化设计思路。结论以综合设计视角,探讨未来中国村镇转型下的设计思想与技术脉络,根据时代背景、在地特征、未来场景,采取动态应变与适配的原则,提出可持续设计模式、方法与路径,为设计学相关研究者、决策者和执业人员提供理论梳理和实践指导。
朱晓青吴家豪曹志奎曹志奎孙卓扬李智兴
国家公园城市理念下的绿道规划策略研究——以浙江开化为例
2024年
国家公园城市是实现绿色健康永续发展的全域生态城乡共同体。绿道作为国家公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乡、串联自然与人文资源的重要载体。浙江省开化县以建设国家公园城市为目标,在绿道规划的空间格局、建设标准、产业体系、地域文化、品质生活和治理水平上,提出了与国家公园相通、相称、相融、相应、相宜和相符的“六个相”规划策略,为国家公园城市建设和绿道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朱晓青严舒文曹志奎王滢徐子涵
关键词:绿道
场景理论框架下的未来乡村建设要素与场景类型研究—以杭州市桐庐县大路村为例被引量:13
2022年
场景理论是研究后工业时代城乡发展的新理论,为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提供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未来乡村的邻里、设施、人群、活动和九大场景的打造,体现了“美丽、数字、共富、人文、善治”的价值取向,吸引了具有创新能力的原乡人、归乡人和新乡人,集聚了各类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以杭州市桐庐县大路村为例,提出未来乡村建设要从5个场景要素(主体、环境、信息、活动和目标)与三种场景类型入手,即以文化生产消费驱动“产业场景”,从人的需求出发建设“完善场景”,应用新技术建设“基础场景”,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未来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曹志奎陈雪萤武前波吴孔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