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4篇内固定
  • 3篇钢板
  • 2篇愈合
  • 2篇四肢
  • 2篇四肢骨
  • 2篇四肢骨折
  • 2篇平台骨折
  • 2篇胫骨
  • 2篇胫骨平台
  • 2篇胫骨平台骨折
  • 1篇血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 1篇血清PCT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技术
  • 1篇张力带

机构

  • 8篇连云港市第二...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作者

  • 8篇曹家敏
  • 5篇杨广涛
  • 1篇冯康
  • 1篇朱涛
  • 1篇韩学敢
  • 1篇刘成磊
  • 1篇王存华
  • 1篇苏耀辉
  • 1篇张志荣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损伤创面的愈合机制。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因外伤导致的严重软组织损伤伴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伤后均于8 h内进行急诊清创手术,清创后按奇偶数法随机分为VSD组和传统组,每组30例。分别于第1周和第2周取2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患者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M2巨噬细胞表达量的差异。结果VSD组第1周和第2周伤口创面肉芽组织VEGF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第1周肉芽组织内M2巨噬细胞含量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肉芽组织内M2巨噬细胞的含量与传统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是治疗大面积损伤的有效方法,可提高创面VEGF的表达量,加速M2巨噬细胞向创面的迁移,从而使伤口加速愈合。
齐涵王帅曹家敏陈言智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分析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对复杂四肢骨折患者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杂四肢骨折患者7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治疗的同时并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18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7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率高达100%;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例,2例为针道感染,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剩下1例为膝关节活动受限。结论:在复杂四肢骨折后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利于骨折尽快愈合,且并发症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曹家敏张志荣杨广涛齐涵刘成磊
关键词:组合式外固定器骨折愈合
前路颈椎骨折小关节脱位复位手术体会
2010年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小关节脱位前路复位术选择及效果。方法颈椎骨折小关节脱位前路复位术者7例,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结合颈椎X线和MRI、CT检查,观察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前路颈椎骨折小关节脱位复位6例手术复位成功,1例经后方切开复位成功。结论可以经前路颈椎骨折小关节脱位复位手术并能够得到成功,减少手术复杂性。
曹家敏冯康朱涛杨广涛
关键词:颈椎骨折小关节脱位前路复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给予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给予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2017年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方便选取62例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1例,分别予以予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对比不同固定术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参照组,而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2、8.306、12.644,P<0.05)。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55%(29/31),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7.74%(21/3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3,P=0.010<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为9.68%(3/31):6.45%(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1>0.05)。结论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虽然手术时间长,但术后康复快,能够提升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理想,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价值高。
曹家敏杨广涛齐涵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
克氏针张力带、空心螺钉张力带和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空心螺钉张力带和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23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98例采用克氏...
陈言智曹家敏柏林刚苏耀辉杨志强张春宇
关键词:克氏针张力带髌骨骨折聚髌器空心螺钉
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用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对比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用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解剖钢板进行内固定,研究组采用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HS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用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化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效果优于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效果。
曹家敏杨广涛齐涵
关键词: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
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青年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青年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青年锁骨骨折患者80例,按内固定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LCP)治疗,观察组45例行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肩关节功能、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术区感觉障碍面积均小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Ne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术前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DS评分、S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6/35),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锁骨骨折患者实施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缩短手术用时和术后恢复时间,减轻疼痛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安全性较高,应用效果更优。
王存华曹家敏齐涵杨广涛
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锁定解剖钢板
血清PCT、hs-CRP联合ESR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发热患者继发感染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红细胞沉降率(ESR)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发热患者继发感染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0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198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骨折术后组)和182例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健康志愿组)资料。骨折术后组男性104例,女性94例;年龄20~78岁,平均52.5岁;道路交通伤101例,高处坠落伤46例,跌倒伤30例,殴打伤21例。健康志愿组男性98例,女性84例;年龄20~78岁,平均51.5岁。骨折术后组于术后48h抽取外周静脉血,健康志愿组采用体检剩余外周静脉血。分别采用酶联荧光法、全程C反应蛋白定量测试剂盒、全自动血沉仪检测血清PCT、hs-CRP及ESR水平,并比较两组差异。比较骨折术后组开放骨折、闭合骨折术后早期发热与未发热患者、术后早期发热患者中继发感染和未继发感染患者的血清PCT、hs-CRP及ESR水平,分析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清PCT、hs-CRP、ESR水平联合预测骨折术后组术后早期发热患者继发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骨折术后组中术后早期发热者占比38.9%(77/198),其中继发感染者占比38%(29/77),术后感染率为14.6%(29/198);骨折术后组术后血清PCT、hs-CRP及ESR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组(3.52±0.75)μg/L vs.(0.48±0.08)μg/L,(10.69±2.15)mg/L vs.(2.10±0.41)mg/L,(26.41±4.55)mm/h vs.(10.52±2.12)mm/h,骨折术后组中术后早期发热患者血清PCT、hs-CRP及ESR水平均高于未发热患者(5.97±1.69)μg/L vs.(1.96±0.37)μg/L,(19.25±3.35)mg/L vs.(5.24±1.03)mg/L,(42.95±7.83)mm/h vs.(15.88±3.12)mm/h,术后早期发热患者中继发感染者血清PCT、hs-CRP及ESR水平均高于未感染者(6.25±1.72)μg/L vs.(2.04±0.39)μg/L,(21.30±3.40)mg/L vs.(5.65±1.09)mg/L,(70.25±9.41)mm/h vs.(26.46±5.02)m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患者�
曹家敏齐涵韩学敢肖广庆
关键词:四肢骨折血沉内固定发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