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勇
- 作品数:39 被引量:228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山西省小麦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8年
- 采用102对SSR标记,对山西省1949年以来162个小麦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标记的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为3.94,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变幅为0~0.81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46,说明山西省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2000-2005年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根据Nei's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山西省小麦品种分为8个类群,分类主要与育成年代和生态地理分布有关,其中第Ⅲ、Ⅳ、Ⅴ、Ⅵ、Ⅶ和Ⅷ类群的遗传距离较大、遗传差异较明显。通过分析品种间穗粒数、千粒重和叶绿素含量相关的位点后发现,不同年代的品种中优异等位变异频率随着年代逐渐增长,但部分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频率仍然偏低,表明重要农艺性状仍有较大的改良潜力。
- 郑军李晓华赵佳佳尚保华曹勇马小飞张晓军乔玲乔麟轶郑兴卫张建诚
- 粗山羊草CCT基因家族进化及节律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CCT家族基因广泛参与植物花期的调控过程,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 Coss.)作为小麦D基因组供体,给小麦带来新的花期及适应性相关基因。研究粗山羊草CCT家族基因不仅可为小麦进化、驯化和演变规律提供参考,还有助于认识粗山羊草作为杂草的生态适应性。粗山羊草基因组中26个CCT基因进化分析后发现Group A、Group C、GroupH和Group G中的13个Aet CCT成员出现了快速进化;Group A中有42.1%的位点存在正选择效应,表明快速进化提高了粗山羊草的适应性。基因结构分析表明CCT结构域在Aet CCT家族中保守性很高,但不同基因内含子和外显子的排布差异较大,特异Motif可能是不同亚家族基因间功能差异的重要原因。Aet CCT4、Aet CCT7、Aet CCT8、Aet CCT11、Aet CCT12、Aet CCT16、Aet CCT17、Aet CCT19、Aet CCT21和Aet CCT22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生物钟效应",呈现出24 h的节律性表达,且基本都处于快速进化的Group A、Group C、GroupH和Group I。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成员可能参与花期调控等生长发育过程,在粗山羊草的适应性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李晓华丁明亮乔玲李刘军杨堤贻赵佳佳曹勇郑军杨三维
- 关键词:粗山羊草
- 国审强筋小麦晋麦92号的选育被引量:2
- 2020年
- 晋麦9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临优6148为母本、晋麦3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的小麦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2010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507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0.2%。2011—2012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275.5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4.2%。晋麦92号高产稳产,优质强筋,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南部、陕西宝鸡旱地和河南旱薄地种植。
- 曹勇王敏马小飞李晓丽姜兰芳郝建宇姬虎太
- 关键词:小麦选育
- 国审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品育8155的选育被引量:5
- 2020年
- 品育815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5年以97土31为母本、917-44907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经多年系谱法单株选育而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组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988.8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9.1%,增产点率82.6%;2015—2017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2 a平均产量4917.1 kg/hm^2,较对照晋麦47号增产4.2%,增产点率73.9%;2017—2018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668.8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6.9%,增产点率83.3%。2019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90044。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南部旱地、甘肃省天水市、陕西省宝鸡市、咸阳市和铜川市以及河南省、河北省沧州市的旱薄地种植。
- 马小飞高宇王敏曹勇李晓丽姜兰芳郝建宇张定一姬虎太
- 关键词:小麦选育
- 一种高效小麦种子包衣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小麦种子包衣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内腔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外侧套装有分隔筒,且所述分隔筒通过连接架与搅拌腔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两侧对称设有喷...
- 马小飞王敏曹勇李晓丽姜兰芳郝建宇姬虎太张定一高宇
- 植物DRE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2年
- DREB转录因子在植物的非生物逆境胁迫(干旱、低温、高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综述了植物DREB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克隆,并对DREB基因在植物抗逆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及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 张建华姬虎太张定一王敏曹勇
- 关键词:DREB基因非生物逆境基因功能
- 麸皮的添加比例对全麦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研究添加不同比例麸皮对小麦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以国审强筋品种晋麦92号为原料,进行磨粉制得小麦粉,添加麸皮的比例分别为5%、10%、15%、20%、25%和30%,纯小麦粉和纯麸皮分别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采用电子粉质仪、电子拉伸仪和全自动吹泡仪等依照GB/T 14614—2006、GB/T 14615—2006和GB/T 14614.4—2005对其进行流变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麸皮的比例由30%降低到5%,沉降值、粉质稳定时间和拉伸能量逐渐升高,高吹泡最大压力和Dmax逐渐降低,吹泡曲线长度、吹泡充气指数和吹泡形变能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拉伸比例和吹泡曲线比值则是先升高后降低。麸皮添加比例为5%~25%的全麦粉均达到中筋乃至中强筋水平,可用于面条或馒头制作。
- 郝建宇王敏曹勇马小飞李晓丽姜兰芳张定一霍卫光姬虎太
- 关键词:全麦粉麸皮
- 白僵菌对菜青虫的致病效果及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从菜青虫病死僵虫中分离、筛选得到适应北方生态环境的白僵菌致病菌株BC32。测定了该菌株在不同温度、湿度、不同培养基上的产孢量以及不同温、湿度下的萌发率。结果表明,以PDA为培养基,温度为15℃,相对湿度85%以上,该菌株产孢量最大,达到5.3×108个/cm2;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时,孢子萌发率最高,可达98%。以1.0×108个/mL的孢子悬液感染菜青虫,10d后菜青虫校正死亡率可达92.67%~100%。在温湿度相对较低的田间自然条件下施用菌剂10d后,植株被害率下降至6%,表明该孢子剂对菜青虫防治效果好,具备了代替化学杀虫剂的潜力。
- 郑军芦冬涛曹勇屈非谢咸生杨玉景
- 关键词:白僵菌产孢量被害率菜青虫
- 山西小麦育成品种品质性状及HMW-GS组成演变分析被引量:18
- 2018年
- 研究山西省小麦育成品种的品质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演变,有助于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创新,可以为小麦品质改良和品种推广提供依据。对山西小麦育成品种的品质及HMW-GS组成进行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小麦整体上以中筋为主,除硬度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外,其他品质指标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均逐渐提升,而后呈现下降趋势;山西省小麦品种HMW-GS的Glu-1位点等位变异较为丰富,Glu-A1位点有1、2*和Null 3种亚基类型,Glu-B1位点有7种亚基类型(7+8、7+9、6+8、13+16、14+15、17+18、20),Glu-D1位点有6种亚基类型(2+12、2+10、5+12、5+10、4+12和2. 2+12),共检测到亚基组合类型32种,"Null,7+8,2+12"出现频率最高,且优质亚基的变化与品质演变趋势一致; Glu-D1位点对蛋白质含量、硬度指数、容重、湿面筋含量、延伸性和吸水率的效应较大,其中4+12和2+10对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具有正效应,Glu-B1位点主要影响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指标,其中7+8、7+9亚基对拉伸面积具有正效应,Glu-A1位点的2*对沉降值、最大抗延阻力、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和拉伸面积具有正效应;"2*,7+8,4+12"和"1,7+9,2+10"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效应较高。
- 赵佳佳乔玲郑兴卫李晓华曹勇马小飞杨斌姬虎太乔麟轶郑军张建诚
- 关键词:品质性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 一种紫小麦麦麸花色苷提取方法
- 一种紫小麦麦麸花色苷提取方法,目的是有效减少提取过程中花色苷的降解率;本发明先将紫小麦麦麸粉碎至200目;加入至CTAB提取液中使花色苷充分溶解,浸提后再离心除去沉淀和膜状漂浮物后获得粗提液;用HCl溶液调至pH=4.2...
- 郑军谢福来李世平高炜靖金莲杨三维曹勇乔麟轶常建忠曲运琴王镇郑海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