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丽景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泉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超声
  • 3篇遗传学
  • 3篇胎儿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综合征
  • 3篇细胞
  • 3篇细胞遗传
  • 3篇细胞遗传学
  • 2篇新生儿
  • 2篇遗传学分析
  • 2篇肾炎
  • 2篇细胞遗传学分...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疗效
  • 2篇儿童
  • 2篇产前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机构

  • 12篇泉州市儿童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施丽景
  • 8篇王元白
  • 2篇洪建东
  • 2篇黄宝加
  • 2篇郑天文
  • 2篇陈虹
  • 1篇付清流
  • 1篇苏志强
  • 1篇张桂芬
  • 1篇林卫华
  • 1篇李江滨
  • 1篇王俊育
  • 1篇傅清流
  • 1篇吕国荣
  • 1篇李晓庆
  • 1篇洪淑华
  • 1篇庄倩梅
  • 1篇曾书红
  • 1篇陈艳艳
  • 1篇庄建龙

传媒

  • 4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泉州地区12例X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2000年
王元白施丽景
关键词:原发闭经细胞遗传学
97例唐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细胞遗传学分析
2000年
王元白施丽景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细胞遗传学
常规产前超声与系统产前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期筛查中的运用对比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比常规产前超声与系统产前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期筛查中的运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8年2月的2737例待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共检测出119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产前超声检查(2737例,对照组)与系统产前超声检查(2737例,观察组),比较两种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检出率4.10%(112/2737)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率2.71%(74/273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56,P=0.002<0.05)。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后漏诊和误诊情况:45例中,肺动脉瓣病变16例、法洛四联症12例、大动脉转位6例、室间隔缺损5例、主动脉病变2例、房间隔缺损2例、二尖瓣病变2例。系统产前超声检查误诊及漏诊情况:7例中肺动脉瓣病变3例、法洛四联症2例、大动脉转位1例、室间隔缺损1例。观察组的敏感性(95.18%)、准确度(99.92%)、特异度(99.76%)均高于对照组(61.45%、99.59%、98.3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产前超声检查中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高敏感性、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江滨陈玉娥郭秋玲陈林君阮俊贤施丽景
关键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泉州地区染色体平衡易位三例
2002年
王元白施丽景洪淑华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平衡易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B超诊断价值
2003年
施丽景王元白陈虹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B超诊断HIE超声检查
染色体核型异常一家系
2009年
患儿 男,3岁,足月分娩,娩出后有窒息史,颅脑CT提示“脑发育不全”,自幼智力发育落后,2周岁时能独走,现只会叫“爸,妈”。父母双方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家族史,患儿母亲怀孕3次,前2次均于孕3个月内流产。
王元白施丽景黄宝加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异常家系脑发育不全颅脑CT发育落后娩出后
彩超监测胎儿肾动脉血流预测胎儿宫内窘迫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彩超监测胎儿肾动脉血流预测胎儿宫内窘迫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在该院定期产检和分娩的9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窘迫现象分为研究组(n=48)及对照组(n=42),使用彩超对孕妇的肾动脉血流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统计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的脐动脉血流速度值、肾动脉血流速度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分别为(3.24±0.51)、(6.47±2.03)、(1.24±0.14)、(0.74±0.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0.31)、(5.33±1.22)、(0.95±0.09)、0.55±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pgar评分>7分为16例(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例(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监测胎儿肾动脉血流可准确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严重程度,提高胎儿成活率。
江秋霞施丽景
关键词:彩超肾动脉血流胎儿宫内窘迫
肺部超声新评分法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肺部十四分区超声新评分法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效果观察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使用PS替代治疗的NRDS患儿80例,患儿在使用PS前及使用PS后12、24、48、72 h进行肺部超声评分(LUS),记录肺部六分区法、十分区法、十二分区法和十四分区法的LUS,同时行胸部X线检查,比较肺部十四分区超声新评分法对NRDS患儿使用PS替代治疗效果观察的价值。结果PS治疗后12、24、48及72 h肺部十四分区法的LUS分别为(38.6±13.1)分、(36.4±14.3)分、(31.2±13.1)分、(25.8±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治疗后12 h肺部十四分区法LUS改变与胸部X线改善程度相似,而其他3种评分法LUS改变与胸部X线改善较不同步,存在分离现象。肺部病变性质改善顺序依次为胸膜下实变范围减小或消失、B线数目减少、A线重新出现和胸膜线渐清晰。肺部病变部位改善顺序依次为前胸部、侧胸部、后胸部及肺底。结论肺部十四分区法对PS替代治疗的早期疗效观察较其他3种LUS更好,可作为评估PS替代治疗效果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江秋霞吕国荣吕国荣李晓庆施丽景沈龙源
关键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通过总结手术证实的57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超声诊断结果,探讨该病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量幽门管长度,直径及幽门肌厚度。结果57例CHPS的幽门肌厚度均≥3.5mm,最厚8.5mm,平均4.7mm。结论超声可作为诊断CHPS的首选方法。
施丽景王元白陈虹
关键词:幽门狭窄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诊断价值CHPS手术证实幽门管
拉米夫定治疗16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LAM)治疗儿童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回顾总结该院近6年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肾病理确诊的16例儿童HBV—GN采用LAM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LAM(100mg/片)口服,疗程1~2年。其中4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经上述治疗8周,临床症状及指标无明显减轻而联用泼尼松,疗程9个月~2年。结果 16例临床痊愈率占56.25%(9/16),治疗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6个月,总有效率占87.5%(14/16);血清中HBsAg转为HBsAb占18.75%(3/16),gBeAg转为HBeAb占25%(4/16),HBV-DNA均值从1.6×10^9降为8.5×10^5拷贝/ml。Ⅰ、Ⅱ期膜性肾病(MGN)临床痊愈率占85.7%(6/7);Ⅲ期MGN临床痊愈率为0;系膜增生性肾炎临床痊愈率占60%(3/5);膜增生性肾炎2例均无效。HBV基因变异率18.75%(3/16)。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均无肝肾功能减退。结论 LAM治疗儿童HBV-GN安全有效。疗程应适当延长。疗效与病理类型有关,以MGN疗效最好,但仍应争取早期治疗;为减少蛋白尿。缓解临床症状,在配合应用LAM及监测HBV复制指标、肝功ALT的前提下,可应用激素,提高疗效;当出现HBV基因变异后应在严密监测肝功ALT的前提下续用LAM以提高疗效,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牛。
洪建东施丽景郑天文傅清流林卫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儿童拉米夫定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