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大纲

作品数:155 被引量:367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53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电子电信
  • 17篇电气工程
  • 11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48篇天线
  • 24篇微带
  • 20篇电磁
  • 20篇雷达
  • 18篇散射
  • 18篇波束
  • 16篇极化
  • 14篇时间调制
  • 14篇线阵
  • 14篇毫米波
  • 12篇电路
  • 11篇阵列
  • 11篇微带天线
  • 10篇天线阵
  • 10篇可重构
  • 8篇双频
  • 8篇自适应
  • 7篇信号
  • 7篇圆极化
  • 7篇宽带

机构

  • 145篇南京理工大学
  • 8篇华东工学院
  • 4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工程兵工程学...
  • 3篇南京电子器件...
  • 3篇解放军理工大...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香港城市大学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滑铁卢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4篇方大纲
  • 48篇吴文
  • 14篇张金栋
  • 13篇宗志园
  • 11篇盛卫星
  • 10篇戴永胜
  • 10篇郭欣
  • 10篇陈彬
  • 8篇杨正龙
  • 8篇司马博羽
  • 7篇王朝甫
  • 6篇宋玉明
  • 6篇王兵
  • 5篇张铎
  • 5篇汪敏
  • 5篇龙毅
  • 5篇姚蕴
  • 5篇崔璨
  • 4篇陶玉明
  • 4篇凌峰

传媒

  • 26篇微波学报
  • 24篇电波科学学报
  • 1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0篇电子学报
  • 3篇应用科学学报
  • 3篇电子科学学刊
  • 2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1995年全...
  • 2篇中国电子学会...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计算物理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制导与引信
  • 1篇2001全国...
  • 1篇1987年全...
  • 1篇87年全国微...
  • 1篇中国电子学会...
  • 1篇1991年全...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像分析中TSA算法的二维扩展
本文通过相位解模糊技术,将雷达成像中复像分析的基本算法——两散射点算法(TSA)扩展到二维空间,并综合利用一维TSA算法的思想,对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杨正龙方大纲
关键词:雷达成像TSA
分层介质电、磁流场、位谱域并矢格林函数的统一形式被引量:5
1998年
利用谱域导抗法推导分层介质的电磁流场位并矢格林函数各分量的统一的表达式。在谱域中通过坐标旋转,得到两组独立的等效传输线。这样问题转化为求解等效传输线的电流与电压,因而对于这类问题用一个统一的传输线公式即可得到各种情况的解,从而使推导变得非常简便。推导中考虑到了单轴各向异性介质的情况,各向同性介质可以作为它的特例。所得的公式已在多种情况下与已经发表的结果进行了校验。
冯宁宁方大纲
关键词:分层介质单轴各向异性并矢格林函数
复像分析中TSA算法的二维扩展
2003年
本文通过相位解模糊技术 ,将雷达成像中复像分析的基本算法—两散射点算法 (TSA)扩展到二维空间 ,并综合利用一维TSA算法的思想 。
杨正龙方大纲
关键词:雷达成像
一种用于电子战诱饵的宽带宽角迭层微带天线被引量:4
1998年
该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电子战诱饵中的宽带宽角迭层微带天线。为了展宽天线的带宽,采用双层圆形贴片电磁耦合天线。通过了有限接地板对双层圆形贴片电磁耦合天线辐射方向图影响的实验研究,成功地解决了展宽这种天线辐射方向图的问题。结果表明该天线的电性能指标(包括增益、输入驻波比、带宽和方向图)和结构都满足了使用要求。
郭永新方大纲是湘全
关键词:宽波段天线宽波束天线电子对抗微带天线
用馈电校正优化设计双馈点圆极化微带天线被引量:2
2007年
该文提出用馈电校正的方法来改善圆极化天线的轴比性能。通过增加附加并联枝节改变双馈电点处信号幅度和相位的相对分布,抵消高次模辐射和馈电网络寄生辐射的影响,将高次模辐射和寄生辐射都考虑在内,来实现馈电校正。在X波段采用全波一体化优化方法设计出双馈点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该文给出了仿真结果及实测数据。获得的实测结果为:中心频率为10GHz,电压驻波比小于2的带宽为33.85%,圆极化轴比小于3dB的带宽为22.4%。与校正前的结果相比,轴比带宽从16.2%提高到22.4%。
王昊鲁勇方大纲
关键词:微带天线圆极化优化设计
一种基于恒模算法的多用户盲波束形成新方法被引量:15
2002年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用户的盲波束形成新方法 .该方法基于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当最小二乘恒模算法收敛于某一信号后 ,我们导出了算法的权向量与其它用户波达方向的关系 ,进而在不同用户的波达方向上形成初始增益 ,从而实现对所有用户的波束形成 .文中给出了算法的并行和串行实现方案 .
郭艳方大纲梁昌洪汪宁清
关键词:恒模算法盲波束形成波达方向信号
BOR-FDTD斜入射脉冲平面波一维时域算法被引量:1
2007年
针对斜入射脉冲波不能直接引入BOR-FDTD计算的问题,根据柱坐标系统中入射波在对称轴方向只有时间延迟的特性,结合平面波的柱面波展开,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计算BOR-FDTD中斜入射脉冲平面波的一维时域算法,从而避免了大量快速傅里叶变换运算,节省了计算时间。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运行速度比基于完全傅里叶变换的算法快50倍。就整个程序运行时间而言,一维时域算法可以节省约20%的计算时间。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计算了高斯脉冲斜入射时有限长金属圆柱体的散射问题,提取出某一频率下圆柱体母线电流密度分布并与MoM计算结果比较,二者吻合较好。然后计算了金属球的单站RCS随频率的变化,所得结果与理论值一致性也很好。
陈海林陈彬关福宏方大纲愈文明
关键词:旋转对称体时域有限差分散射
快速跟踪移动目标的递归恒模算法
2005年
提出了一种快速跟踪移动目标的盲波束形成新算法,算法摒弃了传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跟踪移动目标时,独立地进行每一次波束形成的观念,充分利用前续波束形成所提供的用户的方向信息,较大程度地加快了后续波束形成的进程,从而提高了算法跟踪移动目标的实时性.计算机模拟跟踪实验证实了它的可行性.
郭艳李宁李力方大纲裴玉玲
关键词:恒模算法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递归盲波束形成计算机模拟方向信息
时间调制相位共轭方向回溯三功能可重构共孔径天线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间调制相位共轭方向回溯三功能可重构共孔径天线阵,包括M个天线单元、M个单刀三掷开关、M个移相器、M个相位共轭混频器、M路功率合成器、M路功率分配器、本振源、接收机和开关控制电路,其中M为正整数;开关控制...
姚阿敏吴文方大纲
单层双频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双频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该装置包括单层微波介质基板、双频圆极化辐射单元和双频共用的微带功分网络。其中,所述双频圆极化辐射单元由两个工作频率不同的圆极化辐射贴片共同连接构成。通设置连接点位置,使两个贴片...
张金栋吴文方大纲张铎崔璨陈峤羽任禛韩思琪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