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柏华

作品数:26 被引量:19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激光
  • 9篇细胞
  • 7篇半导体
  • 7篇半导体激光
  • 6篇血管
  • 6篇外周
  • 5篇电极
  • 5篇血管内照射
  • 5篇照射
  • 5篇内照射
  • 5篇外周血
  • 4篇栓塞
  • 4篇疗法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免疫
  • 4篇脑栓塞
  • 4篇激光疗法
  • 4篇梗塞
  • 4篇梗塞区

机构

  • 22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市消化疾...

作者

  • 26篇成柏华
  • 15篇王如瑶
  • 5篇李忠华
  • 4篇杨红英
  • 4篇耿东进
  • 4篇徐清
  • 4篇许松林
  • 4篇李丽
  • 3篇朱雅芬
  • 3篇王懿
  • 3篇边毓土
  • 3篇史桂英
  • 3篇成侃
  • 2篇占世坤
  • 2篇胡秉诚
  • 2篇丁钰熊
  • 2篇赵瑜
  • 2篇龙楚瑜
  • 1篇金慧芳
  • 1篇孟宪松

传媒

  • 6篇化学传感器
  • 5篇激光生物学报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激光生物学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应用激光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5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三管ISM_S检测大鼠脑梗塞区细胞外Na^+和K^+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实验采用 Na^+、K^+及参比三管离子选择性微电极(Ion—Selective Microelectrodes,ISMs)同时动态检测14只在体 Wistar 大白鼠正常脑皮层及大脑中动脉凝闭(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后脑梗塞区细胞外 Na^+及 K^+活度的动态变化以及对 Na^+、K^+及参比三管 ISMs 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MCAO 后1—2分钟脑梗塞区细胞外 Na^+迅速从正常平均值140.2±9.3mM(±SD)下降到129.7±10.2mM(±SD)。而 K^+则从正常的平均值4.29±0.41mM(±SD)升高到6.12±1.00mM(±SD)。Na^+电极的线性范围在10^(-5)—10^(-1)M,K^+电极的线性范围在10^(-1)—10^(-6)M,Ka^+电极的平均斜率为54±1.4mV(±SD)。K^+电极的平均斜率为57.2±1.4mV(±SD)。Na^+电极的平均检测下限为9.0±1.1×10^(-0)M(±SD),K^+电极的平均检测下限为9.23±0.71×10^(-7)M(±SD)。电极的稳定性能良好,平均寿命约一周。
耿东进赵瑜成柏华
关键词:脑栓塞选择电极ISMS
针刺对NK细胞免疫活性影响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2
1989年
近年来许多临床报道及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针灸可以调整免疫功能,达到扶正固本或治病驱邪的作用。这些资料有的涉及体液免疫,有的与细胞免疫有关。本工作拟就针刺影响细胞免疫中NK细胞活性的作用机理作进一步的研究观察。
成柏华王如瑶张开齐
关键词:杀伤细胞免疫活性针刺
应用Ach—ISMs检测在体大白鼠脑梗塞区Ach变化
1993年
我们在合成了对乙酰胆碱敏感的活性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乙酰胆碱微电极(Ach—ISMs)。本实验用雄性大白鼠10只自身对照,检测正常脑皮层及大脑中动脉凝闭(MCAO)后不同时间缺血区皮层细胞外Ach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正常脑皮层细胞外Ach浓度为0.71±0.40mM((?)±SD).MCAO后1—2分钟梗塞区Ach浓度迅速升高到1.98±0.62mM((?)±SD).随着梗塞时间延长Ach浓度有逐步恢复到正常的趋势。本实验还对Ach—ISMs的性能作了测试。
耿东进赵瑜成柏华
关键词:脑栓塞乙酰胆碱
人体半导体激光外照射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血浆肽类神经递质及其与免疫,血粘度,抗氧化等活性的相关观察被引量:47
2000年
本工作应用半导体激光 ( 650 nm,1 5~ 2 0 m W,CW)穴位照射人体双侧“扶突”穴后 ,同步观察其在血浆肽类神经递质上的变化以及其在血液黏度 ,免疫功能 ,抗氧化体系等方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发现βEp有非常显著性的下降 ( P<0 .0 2 ) ,患者的 NK细胞活性 ,在照射后即有所显著性地提高 ( P<0 .0 5)。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亦有同步增加 ( P<0 .0 5)。此外在血液流变学方面 ,发现血粘度指标中有低切和红细胞压积等 ,有着非常显著性的降低 ,分别为 ( P<0 .0 5,P<0 .0 0 1 )。这些结果充分提示 :半导体激光 ( 650 nm,1 5~ 2 0 m W,CW)穴位照射人体特定穴位后 ,可以显著性地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同步增加机体的抗自由基的能力 ,减少机体或细胞的损伤。由于能迅速降低血粘度 (低切 )又可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 ,故又能促进血液流通 ,改善机体或局部的血供和营养状态。所以是一种既无损伤又具良好疗效的临床应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作者对其机理亦作了简短的讨论。
成侃王懿占世坤胡秉诚王如瑶成柏华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NK细胞SOD血粘度
内源性阿片肽对细胞免疫的影响被引量:1
1991年
近年来神经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内源性阿片肽中较重要的亮脑啡肽(Leu-enkephalin,LEK)甲硫脑啡肽(Met-enkephalin,MEK)及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与细胞免疫(T、B淋巴细胞、Mφ、NK细胞)作了较系统的观察。
成柏华张开齐王如瑶李丽
关键词:细胞免疫
针刺不同经络对穴位内K^+、Na^+、Ca^(2+)、H^+的动态变化观察被引量:16
1994年
采用了自行研制的 K+、Na+、Ca2 +、H+复合式针灸型离子选择性微电极 ,对针刺同经或异经穴位时足三里穴位内的 K+、Na+、Ca2 +、H+等离子活度进行了监测 ,结果在同步观察K+、Na+变化中观察到在针刺同一穴位时确有 K+的增高 ,伴有 Na+的同步下降 ,反之 K+的降低 ,Na+则升高的负相关现象。提示针后确有促进或加强“钠泵”作用的后效应。在同经或异经穴位中则较弱。在同步观察 Ca2 +、H+活度变化中 ,发现 Ca2 +活度在针后 30分钟 ,同一穴位点内高于针前值 ( P <0 .0 5) ,而其他时间内亦偏高于同经异穴或异经异穴 ,但未达显著性差异。在 H+活度变化中 ,则见在针刺过程中△p H值显著下降 ,P<0 .0 0 1。停针后逐渐恢复。
成柏华李忠华杨红英
胃及食道pH导管电极及监护仪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
1995年
临床上胃、食道病变常需检测胃或食道中的pH变化以帮助诊断或治疗。例如消化性溃疡、膈疝、食道癌、胃出血、药物分析等等。在某些高级的科研要求下更需反馈监控维持胃内的酸度以达到最佳疗效或预防报警作用。因此胃、食道pH导管电极的研制是检测技术中的最关键的化学传感器。故本文重点介绍本仪器及导管电极的性能及应用结果。
成柏华李忠华王如瑶杨红英
关键词:食道电极监护仪
针灸对免疫调整作用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7
1991年
针灸在临床上的疗效,很多涉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的改变,而针灸对免疫功能上的调节机理鲜为人知。作者在1986年曾提出针灸很可能通过针刺介质-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调整免疫功能的机理,该文已提示在针刺家兔'内关'穴从中枢到外周的同步观察中可见在尾核、海马、丘脑有亮脑啡肽(LEK)含量的增高,在外周有垂体及血浆内的LEK增高,而肾上腺髓质内的LEK则在针刺后下降,提示了在针刺过程中在不同脑区以及垂体等组织有阿片样肽的合成或释放增加,而肾上腺體质很可能是血液中LEK的直接来源。
成柏华张开齐王如瑶李丽
关键词:针灸免疫调节
针刺后海穴对仔猪大脑及外周血液中之酰胆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1994年
应用离子选择性微电极(ISM)技术检测针刺后海穴前后仔猪大脑(皮层、尾核)及外周血液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含量变化。结果针刺后5分钟内大脑皮层和尾核中ACh含量显著增高,非经穴组仅皮层含量增高,尾核含量无显著差异。针刺后海穴后外周血清中ACh含量有下降趋势,针刺后15分钟、30分钟逐渐恢复上升。提示针刺后海穴对神经—内分泌有重要影响,并可能有增强机体非特异免疫功能的作用。
李广林高芳孟聚诚孟宪松成柏华杨红英李忠华李丽王如瑶朱思玲
关键词:仔猪后海穴针刺乙酰胆碱
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在康复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本文主要根据我院(校)多年的临床和基础的研究所得,阐述了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在康复与治疗中的疗效和应用。并从动物的中枢到外周和人体血浆中的多种神经递质中,初步探讨了其作用的机理和依据。方法:本文主要应用GaAlAs的半导体激光,其波长为650或810-830 nm,CW,功率有10或30mW,照射方式主要以外照射结合我国传统的穴位进行照射治疗为主,个别为血管内照射方法。照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其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与方法将根据不同对象和要求而定,详见相关的参考文献。结果:经我院(校)多年来的观察,发现在抗炎、创伤愈合及镇痛、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以及抗衰老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其机理认为:可能通过激光的照射机体某些特定的部位或穴位后,能引起机体从中枢到外周,影响到一系列神经递质的变化,例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或5-HT或肽类神经递质等等的变化。这些神经递质继而影响到机体多种功能上的调节或变化。从而产生诸如:心血管,免疫,抗炎,镇痛等等方面的疗效。这些无疑均有益于一般常见病或老年病患者的康复和治疗。结论:提示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对康复和保健以及临床治疗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成侃王懿赵卫国王如瑶成柏华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神经递质免疫康复抗衰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