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明昊
- 作品数:55 被引量:330H指数:15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苹果砧木资源的抗旱性研究被引量:21
- 1995年
- 以苹果属16个种和类型的二年生实生苗为试材,进行人工干旱处理,测定其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叶片受害程度。结果表明,除脯氨酸外,其余指标与旱害级数呈极显著相关,表明可作为苹果属植物抗旱性研究的参考指标。根据砧木叶片受害级数对16个种和类型砧木的抗旱性进行分组归类,并用聚类分析法探讨了苹果砧木抗旱机理。
- 向碧霞成明昊季晓林金强刘杨青谢晓黎
- 关键词:苹果砧木抗旱性聚类分析
- 变叶海棠起源的AFLP分析被引量:15
- 2005年
- 利用4对AFLP引物组合(EcoRⅠAAC+MseⅠCAC,EcoRⅠACG+MseⅠCAG,EcoRⅠACC+MseⅠCTA,EcoRⅠACT+MseⅠCAG)对花叶海棠、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分析,共得到扩增位点231个,其中多态性位点211个,多态性比例为91·34%,区分率达100%;利用AFLP标记对变叶海棠、陇东海棠、花叶海棠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细胞学和同工酶的结果一致,AFLP数据表明变叶海棠是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的杂交种,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变叶海棠的杂种起源。变叶海棠的变异类型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叶海棠与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产生渗入杂交的结果。
- 石胜友梁国鲁成明昊郭启高李晓林周志钦
- 关键词:变叶海棠AFLP杂交种
- 变叶海棠变异类型的研究被引量:25
- 1992年
- 采用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居群概念和形象化散点图法,研究了变叶海棠的两个居群内的变异与分化,证明四川阿坝州变叶海棠的变异类型是变叶海棠×陇东海棠的自然杂交种,并显出了杂种偏母型的图象。由居群内的变异分化出的地方宗,是变叶海棠×陇东海棠的自然杂交变种。 变叶海棠×陇东海棠的人工杂交和对子代(F_1)的细胞遗传学分析及形态鉴定,证明了上述结论。
- 成明昊李晓林王玫曾维光吴福寿金强
- 关键词:居群地方种海棠
- 苹果属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被引量:15
- 2000年
- 采用系统发生-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苹果属植物种的分布、起源和演化。老挝林檎的分布区(也是多胜海棠组种类间的汇集地)为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约北纬20-23°,东经100-110°),该地区是苹果属植物的起源中心。苹果属植物有阿巴拉契亚地区、中亚细亚西部地区和横断山脉地区3个演化中心。三裂叶海棠和弗洛伦萨海棠在世界苹果属植物分类新系统中是独立的单种组、系,未显示出种类间的演化关系;地理分布是隔离的,与老挝林檎是同源区系解体后独立演化的,因此不属于苹果属,而是与其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的近缘属植物。喜马拉雅山荆子亚种与山荆子比较,形态特征差异明显,分布区有明显的地理分异,应当为种级分类单位。
- 成明昊张云贵李晓林
- 关键词:苹果属植物区系
- 银杏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对大量成年银杏树和实生苗叶片形态及叶柄解剖结构的观察认为,银杏叶主要为扇形,还有相当部分的楔形叶、蒲扇形叶和心形叶,亦有少量的畸形叶,共5个类型;银杏叶片叶裂的深浅、叶裂数的多少是其在进化过程中系统发育的表现,在长枝的中上部叶片反映出原始性。在相近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银杏雌株长枝上叶片长和叶裂深显著小于雄株,而长枝粗长比显著大于雄株。银杏长枝上的叶片形状和叶柄维管束的形状有较多的类形,表现出丰富的生物学多样性,值得深入研究。银杏叶柄维管束周围树脂道就是"脂隙"或"油状空隙"的话,其有无不能作为其性别鉴定的依据。
- 杨天秀成明昊
- 关键词:银杏叶叶形生物学特性
- 果蔬蜡液的种类及应用被引量:15
- 2000年
- 综述了果蔬蜡液的主要作用、应用范围、主要种类和存在问题等,并提出了今后的主攻方向。
- 张云贵成明昊李晓林
- 关键词:果品蔬菜
- 十九种苹果属植物的抗寒性鉴定被引量:11
- 1999年
- 以19种苹果属植物为试材,研究了在人工模拟冷冻和自然条件下低温对与抗寒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这些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综合分析和评价了这些苹果材料的抗寒性。人工冷冻受害程度直接鉴定的结果为:4x湖北海棠、崂山柰子、石柱湖北海棠和南坪湖北海棠抗寒性强,马尔康海棠、变叶海棠Ⅱ和石柱三叶海棠抗寒性弱,其余居中。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束缚水含量等10个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x湖北海棠、石柱湖北海棠和崂山柰子抗寒力极强,昭觉海棠、南坪湖北海棠和莱芜难咽抗寒力强,马尔康海棠、变叶海棠Ⅱ和交流岛三叶海棠抗寒力极弱,其余居中。
- 张云贵成明昊尹克林
- 关键词:苹果属植物抗寒性
- 变叶海棠种群分化与马尔康海棠起源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变叶海棠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与分化,已构成一个极其复杂多样的群居系统。对居群系统的深入调查分析表明:变叶海棠的某些居群内既存在着渗入杂交变异,基因重组;也同时存在着较稳定性遗传(无融合生殖)和类型(单株)的分化、地方宗(变种)的分化、地理宗(亚种)的分化。经过比较分析,深入地揭示了马尔康海棠的演化历史和分类地位。即从变叶海棠居群内变异、地方宗的分化、地理宗的分化,最后达到种(马尔康海棠)的分化4个阶段;马尔康海棠是变叶海堂与陇东海棠渗入杂交形成的种间杂种,应归属于陇东海棠系(Ser.kansuensesRehd.)。
- 成明昊梁国鲁石胜友周志钦李晓林
- 关键词:变叶海棠种群分化
- 四川阿坝州苹果属植物两种同工酶分析被引量:12
- 1995年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阿坝州18个苹果种及类型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18个试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有7种表型,同一种不同类型的酶谱基本一致;酯酶同工酶有6种酶谱表型,种内酶谱表型分化明显。由此认为,变叶海棠是花叶海棠与山荆子系中某种的杂种后代,而不是原生种;小金海棠和马尔康海棠为姊妹种,起源于变叶海棠与陇东海棠的杂种后代。
- 李晓林成明昊金强刘杨青谢晓黎欧平贵
- 关键词:苹果属同功酶
- 苹果属一新变种——花叶海棠宿萼变种被引量:3
- 1995年
- 在四川省若尔盖迭部经营所附近发现的Malus transitoria新变种,定名为Malus transitoria var calycomeles Cheng.Zeng et Jin n.var,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是果实倒卵形,果顶突起,萼片宿存。
- 成明昊李晓林梁国鲁曾维光吴福寿袁必贤金强刘杨青谢晓黎欧平贵
- 关键词:苹果属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