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君惕
- 作品数:17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慢性社会应激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 2003年
- 高雪刘燕朱广瑾恽君惕樊继云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心理社会应激
- 婴幼儿早期干预与智力开发研究被引量:17
- 2002年
- 一、探讨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自身经验的作用、家庭环境质量的评估 1.
- 鲍秀兰董奇孙淑英陶沙顾湲陶沙陶沙赵萍顾湲姜红
- 关键词:早期干预智力开发婴幼儿基础医学研究
- 坐骨神经阻滞引起成年大鼠初级体感皮层代表区的快速改变
- 1998年
- 为了探讨成年大鼠坐骨神经(SCI)去传入后初级体感皮层是否发生快速重组,在氯胺酮麻醉下,利用微电极测定后爪代表区,然后用普鲁卡因阻滞对侧SCI。结果表明,阻滞后1h、4h和8h,隐神经代表区(SAR)比对照分别增大32.5%(n=7)、93.0%(n=17)和100%(n=4)。此外,在原SAR和新生SAR记录的平均多单位诱发反应的峰潜伏期,后者比前者延长4.3ms。作者推测在快速出现的皮层重组机制中。
- 房鑫恽君惕李斌顾晓蓬
- 关键词:坐骨神经神经阻滞
- 大鼠侧脑室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致氧化应激反应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02年
- 观察外源性 β淀粉样蛋白 (β Amyloidpeptide ,Aβ) 2 5~ 35引起大鼠大脑的氧化应激。于大鼠侧脑室内一次性注射聚集态的Aβ(2 5~ 35 ) 15nmol后 ,5 ,9和 14d分别测定海马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alodialdehyde ,MDA)含量和还原型谷胱甘肽 (reducedglutathione,GSH)水平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peroxidase,GSH 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 ,Aβ组大鼠术后 5d时MDA含量增加 (P <0 0 5 ) ,抗氧化酶GSH PX活性下降 (P <0 0 0 1) ,9d时GSH PX和SOD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1和P <0 0 5 )。 14d时 ,两组间各个指标均无明显差别。结果表明在大鼠脑室内一次性注射Aβ(2 5~ 35 )可导致氧化应激反应 ,这一改变与时间相关 。
- 李爱辉刘燕任宏伟恽君惕高雪樊继云茹炳根
- 关键词: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氧化应激动物实验
- 外源性金属硫蛋白对β-淀粉样蛋白所致大鼠海马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金属硫蛋白对 β 淀粉样蛋白 (Aβ)所致的氧化应激 (OS)的影响。 方法 在成年大鼠侧脑室内注入聚集态 β 淀粉样蛋白1 5nmol后 ,随即在实验组用微渗泵持续注射不同剂量和种类的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n ,MT) ,对照组金属硫蛋白用生理盐水代替。 5d后测定大鼠海马几种氧化 抗氧化指标以及与认知能力有关的乙酰胆碱酯酶 (AChE)的活力。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 ,低浓度MT2 (0 0 5g/L)和高低 (1 0和0 0 5g/L)两种浓度的MT3均可导致GSH水平升高 ,低浓度MT3还可以使海马中GSH Px的活性增强。高浓度MT3不但对抗氧化酶无影响 ,组织中MDA含量反而升高。结论 MT脑室内注射可以提高鼠脑的抗氧化能力 ,但MT3的作用效果与浓度有关。相同浓度的MT2和MT3后者使动物抗氧化能力提高的作用更强。
- 李爱辉刘燕任宏伟恽君惕高雪樊继云杨功明茹炳根
-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Β-淀粉样蛋白氧化应激
- 早期经验相关的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改变
- 1999年
- 杨迪谭会兵鲍秀兰恽君惕
-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 重复电刺激前肢神经引起成年大鼠运动皮层的可塑性改变被引量:2
- 1994年
- 为了了解成年大鼠运动皮层(MI)的功能可塑性,利用皮层内微刺激方法测定MI代表区并观察重复电刺激前肢神经对MI代表区的影响。实验组大鼠(9例)持续1.5~2小时的前肢神经电刺激导致前肢运动区(FL)与面部触须运动区(VI)边界向VI方向移动263.3±90.9μm(M±SD)并同时伴有运动阈值(MT)的改变:FL内MT降低5.0±13.3μA,而在VI内MT升高9.6±11.6μA(P均<0.01)。对照组大鼠(6例)间隔1.5~2小时的两次测定结果,FL-VI边界移动为29.7±43.2μm,MT无明显改变。这一结果表明体表转入输入的改变可快速地引起MI神经元输出特性的改变。
- 李幸芳恽君惕齐慧新李辉
- 关键词:运动皮层神经可塑性
- 成年大鼠体感皮层局限损伤引起的代表区重组
- 1997年
- 本文目的是探讨在成年大鼠初级体感皮层(SI)内进行局限损毁能否引起损毁区周围的代表区重组。在氯胺酮麻醉下用微电极技术测定隐神经代表区(SAR)和坐骨神经代表区(SCR),然后用铂电极对SAR进行选择性电解损毁。三至四周后进行重复测定。结果表明,在14例所观察的大鼠中,9例在原损毁区以外发现新生的SAR,其面积为0.20±0.08mm2。这表明成年大鼠SI神经元在中枢损伤后具有一定的重组能力。
- 房鑫恽君惕李斌顾晓蓬
- 关键词:成年大鼠皮层体感隐神经SCR
- 单侧损伤大鼠感觉运动皮层引起的前爪运动功能障碍
- 1990年
- 单侧损伤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在8例大鼠引起对侧前爪运动障碍,表现为抓食成功率的明显下降,其中6例还出现前肢优势的转移。这些变化在术后两个月内未见恢复。4例对照大鼠损伤-侧大脑皮层后部均未引起对侧上述指标的改变,表明感觉运动皮层在支配前爪肌肉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 王经琳恽君惕齐慧新吴敏
- 关键词:大脑皮层
- 早期经验对大鼠脑区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NO与早期饲养环境所引起脑效应的关系。方法 将断乳大鼠在丰富环境 (EC)和单调环境 (IC)中饲养 30d。环境暴露后通过NADPH -黄递酶组化方法对海马齿状回 (DEN)和大脑皮层NOS活性进行定量测定以及对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作业训练。结果 EC大鼠与IC大鼠相比 ,海马齿状回 (DEN)和大脑皮层NOS活性明显下降 ,迷宫测试表明EC大鼠的空间认知显著优于IC大鼠。在环境暴露期间隔日注射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物L -NAME(50mg/kg) ,未引起EC或IC大鼠认知行为的明显改变 ,但导致DEN和大脑皮层NOS活性的不同改变。结论 NO可能与早期经验脑效应有关。
- 杨迪谭会兵鲍秀兰恽君惕
- 关键词:DENNOS活性海马齿状回断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