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达圆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愈合
  • 2篇伤口
  • 2篇伤口愈合
  • 2篇微孔
  • 2篇微孔材料
  • 2篇介孔
  • 2篇介孔材料
  • 2篇孔材料
  • 2篇干细胞
  • 2篇ZSM-5
  • 2篇出血
  • 2篇创面
  • 2篇创伤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电磁阀
  • 1篇电凝
  • 1篇压伤
  • 1篇烟尘
  • 1篇婴幼

机构

  • 1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徐达圆
  • 5篇邢新
  • 3篇夏照帆
  • 2篇沈頔
  • 2篇朱世辉
  • 2篇王晓云
  • 2篇徐建国
  • 2篇朱峰
  • 2篇杨超
  • 2篇肖仕初
  • 2篇张敬德
  • 1篇毕宏达
  • 1篇郑勇军
  • 1篇潘博涵
  • 1篇王康安
  • 1篇罗鹏飞
  • 1篇李军辉
  • 1篇蔡国君
  • 1篇郑兴锋
  • 1篇孙瑜

传媒

  • 3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孔材料HW与微孔材料ZSM-5止血性能的比较研究
[研究背景]   出血是战伤与平时创伤死亡的首位原因。出血死亡发生于伤后早期,绝大多数出血伤员抵达后送机构后可获得有效救治、死亡率显著下降,因此研制急救止血剂控制大血管致命性出血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应用价值。无机多孔材...
徐达圆
关键词:放热反应
环孢素A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环孢素A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环孢素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纤维细胞凋亡率,DAPI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形态,CCK-...
沈頔邢新王晓云徐达圆杨超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环孢素
文献传递
危重患者尿量实时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危重患者尿量实时监测装置,包括沿着导流方向依次连接的导尿管、测试腔、储液袋;还包括尿液参数传感系统,尿液参数传感系统包括一流量计、一PH值传感器以及尿比重仪;导尿管的出口与流量计的进口相连,流...
郑兴锋朱峰夏照帆朱世辉肖仕初徐达圆徐龙
文献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在肺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肺纤维化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累及肺间质、肺泡、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非特异性肺泡炎伴肺间质纤维化,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与方法。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为肺纤维化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此文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纤维化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为今后治疗肺纤维化提供方向和思路。
徐达圆朱峰
关键词:肺纤维化间充质干细胞
微动力负压技术在婴幼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应用微动力负压技术(MDNPWT)在婴幼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伤科病房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MDNPWT治疗的7例婴幼儿深Ⅱ度烧伤患者(MDNPWT组)和同期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14例婴幼儿深Ⅱ度烧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费用、手术干预率及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MDNPWT组和对照组开始治疗至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5.3±13.3)d和(19.6±18.9)d,1%TBSA愈合时间分别为(9.8±4.3)d和(13.2±10.8)d,1%TBSA治疗费用分别为(11141.4±7233.2)元和(15545.6±9422.8)元,以上指标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MDNPWT组换药次数、换药时疼痛评分及手术干预率分别为(7.3±5.6)次、(4.07±0.64)分、0,对照组分别为(20.8±6.3)次、(7.05±0.37)分、64.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 MDNPWT具有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换药时疼痛及降低婴幼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手术率等优点。与常规换药法比较,在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上无明显差异,可作为婴幼儿患者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刘晓彬潘博涵李海航王康安徐达圆孙瑜朱世辉
关键词:负压伤口疗法烧伤伤口愈合婴幼儿
一种医疗电凝刀、双极电凝的吸烟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电凝刀、双极电凝的吸烟装置,包括相互间隔的正、负电凝臂及其配套电凝刀头,还包括用于容纳正、负电凝臂的外套筒,所述电凝臂用于固定配套电凝刀头的一端穿出所述外套筒的头端;所述外套筒内还设有将外套筒内烟尘...
舒付婷刘华振王雪欣徐龙徐达圆吴琼帅超群郑勇军肖仕初夏照帆
文献传递
介孔材料HW与微孔材料ZSM-5止血性能的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组成成分相近而比表面积与孔径不同的介孔材料和微孔材料的止血性能和放热反应规律,为以介孔材料为载体研发新型急救止血剂奠定基础。方法将15只雄性家猪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分别建立猪股动脉致命性出血模型,A组应用介孔材料HW止血,B组应用微孔材料ZSM-5止血(阳性对照),C组应用标准纱布止血(阴性对照)。比较3组材料的止血性能以及放热反应对组织的影响。结果 A和B组止血时间分别为(49.50±3.27)s和(59.50±2.42)s(P<0.05),C组应用标准纱布止血失败;A、B、C各组局部最高温度分别为(42.0±1.58)、(46.4±1.14)和(36.8±0.84)℃,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A组应用介孔材料HW的放热反应对组织造成的损伤轻于B组微孔材料ZSM-5。结论介孔材料HW比微孔材料ZSM-5具有更加快速的止血性能和更轻的放热反应,有望成为新一代急救止血剂研究载体。
徐达圆毕宏达蔡国君邢新
关键词:出血止血材料微孔材料介孔材料
脂肪干细胞-透明质酸复合物促进放射性复合损伤创面愈合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将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作为种子细胞,以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作为载体制备复合物,观察分析其对放射性复合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取10只近交系SD大鼠双侧腹股沟部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DSCs,取第6代细胞与HA(10 mg/mL)混合均匀,制备密度为5×106个/mL的ADSCs-HA复合物。取30只近交系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n=10)。首先在3组大鼠背部制备2 cm×2 cm的皮肤全层缺损创面并行20 Gy 60Co辐照,制备放射性复合损伤模型。模型制备后1周,创面彻底清创后,A组覆盖凡士林纱布,B组创面滴加HA 0.4 mL并覆盖凡士林纱布,C组创面滴加ADSCs-HA复合物0.4 mL并覆盖凡士林纱布。于治疗后观察各组创面情况,并于第1、2、3、4周取创面标本行HE染色观察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D90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 A组创面愈合缓慢,第4周时仍以肉芽组织为主;B组创面愈合较A组快,第4周时创面中央呈凹陷样,未完全愈合;C组创面第4周时完全愈合,无明显凹陷,边缘见增厚的表皮。组织学观察示,C组第1、2、3周微血管密度均高于A、B组(P<0.05),第3周时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第4周时,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组仍明显高于A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各时间点A、B组创面均未见CD90阳性细胞,C组CD90阳性细胞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结论 ADSCs-HA复合物通过促进并调控大鼠放射性复合损伤创面微血管的新生,加速创面修复。
杨超邢新徐达圆徐建国李军辉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透明质酸创面愈合
贯穿缝合技术在皮下肿瘤切除修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贯穿缝合技术修复体表肿瘤切除后的死腔,探讨一种有效封闭死腔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所收治的208例体表肿瘤患者。其中手术切除后形成较大腔隙者共17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常规分层缝合并放置引流,97例)和B组(贯穿缝合加压包扎,79例),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1%,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6%,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体表肿瘤切除后,应用贯穿缝合技术封闭死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达圆沈頔王晓云张敬德邢新
关键词:死腔体表肿瘤
口内小切口入路下颌角肥大整形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口内小切口入路结合电动磨骨器械治疗下颌角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对32例面下部宽大的求美者行下颌角肥大整形术。于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对应颊龈沟位置向内做约1cm切口,骨膜下剥离后对双侧下颌角、下颌体行长弧形磨骨。结果所有求美者的术区均愈合良好,无切口裂开、血肿等现象发生。随访21例求美者4—12个月,面下部轮廓明显变窄、缩小,下颌缘曲线平滑规整,下颌角切迹消失,面部形态满意,面部瘢痕不明显,无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口内小切口人路结合电动磨骨器械治疗下颌角肥大,是一种能够有效改善面部轮廓的微创方法,操作简便,且能保留下颌骨生物力学功能和颏部的解剖形态。
徐建国张敬德邢新徐苗徐达圆
关键词:口内入路下颌骨微创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