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会

作品数:1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5篇线粒体
  • 4篇脂肪
  • 3篇游离脂肪
  • 3篇游离脂肪酸
  • 3篇预后
  • 3篇脂肪酸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游离脂肪酸诱...
  • 2篇预后价值
  • 2篇脂肪变
  • 2篇脂肪变性
  • 2篇直肠
  • 2篇实质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腺癌
  • 2篇线粒体DNA
  • 2篇线粒体DNA...
  • 2篇小细胞

机构

  • 12篇武汉大学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北京蛋白质组...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作者

  • 15篇徐会
  • 10篇周福祥
  • 4篇周云峰
  • 4篇江换钢
  • 4篇杨俊涛
  • 4篇王赫
  • 3篇谢丛华
  • 3篇何为
  • 3篇王钧毅
  • 3篇赵娜
  • 2篇彭晋
  • 2篇胡柳
  • 1篇胡彬
  • 1篇齐社宁
  • 1篇邱惠
  • 1篇熊治国
  • 1篇丁千山
  • 1篇张弓
  • 1篇周军
  • 1篇戴静

传媒

  • 4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肝脏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CT和M...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T-CT和MRI诊断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使用PET-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8年7月收治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直肠癌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且术前均进行PET-CT、MRI诊断。比较PET-CT诊断、MRI诊断、PET-CT和MRI融合诊断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结果PET-CT检查转移淋巴结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P<0.05);MRI检查表观弥散系数(ADC)明显低于非转移淋巴结(P<0.05);PET-CT和MRI融合图像检查转移淋巴结长径、短径、长短径之比均高于非转移淋巴结(P<0.05)。PET-CT诊断、MRI诊断、PET-CT和MRI融合图像诊断直肠癌N分期的灵敏度分比为66.67%、80.00%、86.67%,特异度分别为85.19%、74.07%、88.89%,准确率78.57%、76.19%、88.10%,且PET-CT诊断、MRI诊断与病理结果检查结果存在一致性(Kappa>0.4),而PET-CT和MRI融合图像诊断与病理结果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结论PET-CT、MRI对直肠癌区淋巴结转移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联合诊断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张莹徐会周军
关键词:PET-CTMRI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HER2阳性胃癌及胆囊癌双原发一例
2022年
病人,男,53岁。2017年6月26日因胃癌行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腹腔淋巴结清扫术+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病理检查:(远端胃)腺癌,中分化,局灶低分化,比例约5%。Lauren分型:混合型。肿瘤大小约7 cm×4 cm×1 cm, 癌组织侵及全层达浆膜下,可见脉管侵犯,手术切缘未见癌,网膜未见癌组织。(第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9组、13组)淋巴结见癌转移。IHC:c-erbB-2(3+)。
廖良功胡俊杰张弛徐会熊治国
关键词:胃癌胆囊癌
小蘖碱抑制游离脂肪酸诱导小鼠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小蘖碱(Berberine)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诱导的小鼠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胶原酶灌注分离BALB/c小鼠原代肝实质细胞并体外培养。分对照组,高脂组,高脂加小蘖碱处理组。体外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利用油红染色观察细胞的脂肪样变性。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实质细胞内MAPK相关信号通路磷酸化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肝实质细胞中与脂肪化密切相关的mi R-122的表达和相关靶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与高脂组比较,小蘖碱处理组肝实质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降低,脂肪颗粒减少,脂肪变性明显改善,并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小蘖碱能够抑制FFAs诱导的JNK通路磷酸化。Q-PCR结果表明小蘖碱能够促进肝实质细胞内mi R-122的表达,并降低脂肪化相关基因Dgat2的表达。结论:小蘖碱能够显著改善高脂诱发的肝脂肪变性,抑制JNK通路磷酸化,其机制可能同mi R-122通路相关。
赵娜徐会王赫王钧毅齐社宁杨俊涛
关键词:小蘖碱游离脂肪酸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
微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被引量:3
2014年
@@
徐会王赫周福祥杨俊涛
关键词:微RNAS脂肪肝炎症
联合MORC2-IDH1检测对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患者分子分型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MORC2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联合IDH1突变状态对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及分子分型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5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MORC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放化疗预后间关系。通过胶质瘤转录组数据库进一步联合分析MORC2转录水平及IDH1突变状态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放化疗预后意义。结果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MORC2蛋白高表达率为76%,且与放化疗预后总生存及无复发生存呈负相关(HR=2.928,95%CI为1.582~5.418,P=0.002;HR=2.204,95%CI为1.186~4.095,P=0.022)。联合IDH1突变状态、MORC2转录水平可将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接受放化疗患者分为3个亚型,其中IDH1突变型(IDH1^mt)伴MORC2低表达(MORC2^low)者预后最好,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95%CI为13.98~30.02),而IDH1野生型(IDH1a^wt)伴MORC2高表达(MORC2^high)者预后最差,中位生存期为5.63个月(95%CI为3.92~7.34)(HR=4.15,95%CI为1.606~10.720,P=0.002)。在IDH1^wt中MORC2^high比MORC2low预后更差,提示IDH1^wt/MORC2^high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具有更强的DNA损伤修复能力,对放化疗治疗更抗拒。结论MORC2^high可作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潜在的放化疗预后不良的指标,联合IDH1突变状态及MORC2表达水平可建立一种新的分子分型,为分层治疗提供依据。
唐蒙徐会王尤丁千山周福祥
关键词:分子分型
A549细胞线粒体DNA缺失模型建立及其放射敏感性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肺癌A549细胞线粒体DNA(mtDNA)缺失模型(p°细胞),观察其放射敏感性变化。方法用含微量溴化乙锭(EB)的特殊培养液持续培养正常的A549细胞(p°细胞)以获得mtDNA完全缺失的p°细胞,利用生长缺陷及PCR鉴定该细胞模型。利用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两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利用碘化丙啶(PI)染色法及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DCFH.DA)染色法,分析两种细胞在6MVX射线照射后的细胞周期及活性氧簇(ROS)变化情况。结果成功建立A549P”细胞。p°细胞较p°细胞放射敏感性降低(t=12.57,P〈0.01)。放射照射8Gy后,p°细胞较p°细胞G:期阻滞时间延长,G:期细胞比例降低(t=6.82,P〈0.01),p°细胞ROS升高水平明显低于p°细胞(t=14.51,P〈0.01)。结论p°细胞较p‘细胞放射敏感性降低,其机制可能与放射照射后ROS产量降低及G2期阻滞延长有关。
何为周福祥徐会江换钢胡柳谢丛华周云峰
关键词:MTDNAA549
苦参碱抑制游离脂肪酸诱导小鼠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诱导的小鼠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Ⅳ型胶原酶灌注分离BALB/c小鼠原代肝实质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实验分对照组(CG),高脂组(FG)及苦参碱组(MG)。通过体外测定细胞内三酰甘油的含量。用油红染色的方法观察肝实质细胞的脂肪样变性。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内MAPK相关信号通路磷酸化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与脂肪化密切相关的miR-122的表达和相关靶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与高脂组比较,苦参碱组肝实质细胞内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降低,脂肪颗粒明显减少,脂肪变性得到改善,表明苦参碱能够抑制FFAs诱导的JNK、p38通路磷酸化。Q-PCR结果表明苦参碱能促进肝实质细胞内miR-122的表达,并降低脂肪化相关基因Fas、Acc1的表达。结论苦参碱能显著改善高脂诱发的肝细胞脂肪样变性,并抑制JNK、P38通路磷酸化,其机制可能同miR-122通路相关。
赵娜王赫徐会王钧毅王钧毅杨俊涛
关键词:苦参碱游离脂肪酸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MAPK通路
基于Warburg效应通路的分子分型对宫颈癌预后和术后放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Warburg效应通路的分子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1,PDK1)、磷酸化的丙酮酸脱氢酶(phosphorylated Pyruvate dehydrogenase,p-PDH)和丙酮酸激酶M2型(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PKM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上述分子对宫颈癌预后和术后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2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宫颈癌患者原发灶组织中PDK1、p-PDH和PKM2的表达水平,其中63例接受术后放疗,分别单独和联合分析三分子的表达对宫颈癌预后和术后放疗疗效的影响。利用GEO数据集300例数据进行mRNA水平验证。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用于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PDK1和PDK1high/p-PDHhigh/PKM2high指标同时高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正相关(χ^2=10.890、7.407,P<0.05)。PDK1high/p-PDHhigh/PKM2high、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放疗是影响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DK1high/PDHhigh/PKM2high、FIGO分期和术后放疗是影响OS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GEO数据集验证结果显示,PDK1high/PDHhigh/PKM2high是DFS的危险因素(P<0.05)。病理分型、盆腔淋巴结转移和PDK1high/p-PDHhigh/PKM2high是术后放疗DF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型和PDK1high/p-PDHhigh/PKM2high(P<0.05)是影响术后放疗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DK1high/p-PDHhigh/PKM2high亚型宫颈癌患者预后和术后放疗无复发生存差,此亚型患者可能为Ⅰ~ⅡB期宫颈癌预后不良和术后放疗易复发的高危人群,为宫颈癌的分层治疗提供新思路。
厉娜徐会孙雪花王巧丽邱惠周云峰周福祥
关键词:宫颈癌分子分型预后术后放疗复发
线粒体DNA突变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13年
乳腺癌体细胞线粒体DNA(mtDNA)编码区和调控区会发生多种突变,大量研究提示mtDNA突变积累可能是引起线粒体功能持久缺陷的关键因子,进而导致乳腺癌的发生与进展。本综述归纳了乳腺癌mtDNA点突变、缺失及其拷贝数改变在乳腺癌发生发展、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讨论了"线粒体———细胞核逆行响应"信号通路及mtDNA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的潜在临床价值。
徐会周福祥
关键词:线粒体DNA乳腺癌点突变拷贝数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环氧合酶2抑制剂治疗重症放射性直肠炎三例
2023年
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肿瘤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而传统药物治疗重症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有限,需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报道3例重症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经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治疗后,其腹泻、便血、里急后重、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复查直肠壁水肿较前明显好转,提示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重症放射性直肠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刘苗苗江换钢戴静徐会彭晋杨萍周福祥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大剂量维生素C环氧合酶2抑制剂肠壁水肿里急后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