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以骅
- 作品数:115 被引量:22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美国圣公会与中国社会
- 2014年
- 与在华其他新教公会相比,美国圣公会在信徒人数上并不占优势,但在教会界和社会上却最为声名显赫。美国圣公会通过其教会、教育和社会服务事工深度嵌入中国社会,型塑了中国基督教的基本格局和神学特点,参与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其重要影响毋庸置疑且至今犹存。本文采用较宏观的视角,从教会教育、教会人际关系以及教会政治参与来讨论在华美国圣公会对中国社会的多重嵌入,并对这一自上而下的社会嵌入路径作出简要评论。
- 徐以骅
-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教会教育
- 宗教与公共外交被引量:6
- 2014年
- 一自冷战结束尤其是"9·11"事件以来,宗教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急速提升,已成为各国国家安全与对外战略考量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各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战略考量中,宗教公共外交正在逐渐兴起。宗教交流作为民族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和情感层面的互动,其影响往往要比基于现实利益的政治结盟和经贸交流等更为深刻而持久,且宗教的公共性、社区性和草根性与公共外交的基本属性十分契合,
- 徐以骅
- 关键词:公共外交社区性多神信仰国际社会
- 揭开“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幕”——《唐代景教文献与碑铭释义》序被引量:1
- 2020年
- 基督宗教入华有所谓"四期说",即唐景教、元也里可温教、明天主教、清基督教,当年由陈垣先生和某些西教士如雷麦(C.F.Remer)等不约而同地提出,目前已成为中国基督宗教史的分期标准。其实坊间一直还有不少唐贞观九年(635)之前基督教来华的传说,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多马传入说,某法国学者甚至还以江苏连云港孔望山石崖的浮雕作为该说法的考古学佐证。然而尽管我们研究基督宗教入华的视野应超越景教碑,但目前要改写基督宗教入华的时间,显然还缺乏真凭实据。
- 徐以骅
- 关键词:基督宗教景教碑
- 评宗教与国家安全关联性研究的新著——《后冷战时代的宗教文明与国家安全》
- 2017年
- [编辑说明]本文原为《后冷战时代的宗教文明与国家安全》(刘骞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3月版)一书所撰的序言。宗教向来就与国家安全有着不解之缘,这是由宗教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宗教或宗教信仰可能关系到国家或民族生存的核心价值观,与一般社会思想和价值观相比更为持久,而且更缺乏弹性及不容忍妥协。
- 徐以骅
- 关键词:宗教价值观民族新著
- 乔纳森·爱德华滋的宣教理论与实践
- 2001年
- 加尔文主义神学与基督教宣教运动的关系是新教宣教运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且饶有兴趣的研究课题。人们如从加尔文主义神学的基本立场作主观推断,以为既然上帝的预定排除了人类的意志。
- 徐以骅
- 关键词:宣教印第安人北美殖民地千禧年
- 教会大学与神学教育被引量:1
- 1998年
- 在华教会大学作为宣教媒介,神学教育是其基本组成部分,被视为'宣教事业的冠冕'。然而随着教会大学的发展,尤其是它们向中国政府立案后,这些大学的神学院(或称宗教学院)非但未有发达,反而日见式微,甚至被裁并撤销,教会大学在实现其基本宗旨即造就教牧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开始受到责疑。教会大学神学教育的由盛而衰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宣教理想和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和冲突。
- 徐以骅
- 关键词:宗教教育中国基督教基督教思想圣公会
- 宗教与国家安全 写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被引量:4
- 2017年
- 今年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目”。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
- 徐以骅
- 关键词:国家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日宗教国家安全观总书记
- 西方化与处境化——圣公会三位华人先驱牧师之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美国的中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1968年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说中,曾把美国海外传教士称为"美国历史上看不见的人",以此来批评当时美国史界学对海外传教运动的忽视。然而与美国的海外传教士相比,中国基督教会的教牧人士则更被埋没。尤其是那些中国教会的先驱者和开拓者。
- 徐以骅
- 关键词:圣公会中国基督教中国教会美国史
- 大国学术 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督教中国化
- 2018年
- 一、从“大国宗教”到“大国学术”“大国宗教”概念是笔者在2017年提出的。“大国宗教论”认为,就一般而言构成“大国宗教”主要有以下要素:(1)绝对数值要素。一国宗教的强弱不仅要看相对数值,可能更要看绝对数值。除非较极端的个案如梵蒂冈,大国在宗教信徒及宗教活动场所和机构上的绝对数值.
- 徐以骅
- 关键词:学术研究基督教宗教活动场所宗教论宗教信徒
- 宗教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以美国宗教团体的“苏丹运动”为例被引量:16
- 2011年
- 冷战结束以来,宗教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从隐性转为显性。在美国外交事务领域,宗教以及宗教团体通过无形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有形的组织机构两个维度发挥作用。同时,其影响也受到各种传统及现实因素的制约。这在"苏丹运动"中就有程度不等的体现。苏丹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美国对非洲政策的所谓"三不规则",通过媒体宣传、基层动员和社会运动等方式形塑了美国外交政策议题。苏丹运动同时暴露了宗教团体介入美国对外事务领域的局限性。该运动为人们了解宗教以及宗教团体如何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研究后冷战时期宗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案例。
- 徐以骅
- 关键词:美国外交宗教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