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丽珍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熨
  • 2篇治法
  • 2篇中风
  • 2篇中药药熨
  • 2篇外治
  • 2篇外治法
  • 2篇便秘
  • 1篇电针
  • 1篇血瘀
  • 1篇血瘀型
  • 1篇压疮
  • 1篇预防压疮
  • 1篇治疗中风
  • 1篇中风后
  • 1篇中风后便秘
  • 1篇中风患者
  • 1篇赛肤润
  • 1篇手法
  • 1篇四黄散
  • 1篇随机平行对照...

机构

  • 5篇广东省第二中...

作者

  • 5篇徐丽珍
  • 3篇吴玉玲
  • 3篇王红霞
  • 2篇何丽君
  • 2篇陈国健
  • 1篇霍玉玲

传媒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2015年广...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防治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预防及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按置管先后顺序,将77例患者间隔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同时给予红外线局部照射3d和四黄散外敷3~7d。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后导管护理,若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则给予红外线局部照射与四黄散外敷。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并观察硫酸镁湿敷和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1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6%;对照组共有6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6例(85.7%)治愈,1例(14.3%)有效,有效率100%;硫酸镁湿敷治疗机械性静脉炎,8例(53.3%)治愈,4例(26.7%)有效,有效率80.0%。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时间较硫酸镁湿敷治疗明显缩短(P〈O.05)。结论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能有效防治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王红霞吴玉玲徐丽珍何丽君
关键词:PICC机械性静脉炎四黄散
电针联合理筋手法在膝骨关节炎中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理筋手法在膝骨关节炎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45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予以电针联合理筋手法治疗、盐酸氨基酸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软骨MRI T2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WOMAC总评分、髌骨、股骨关节面、胫骨关节面等软骨MRI浅、深层T2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电针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其对软骨MRI T2值也具有一定影响,提示其可能有利于患者软骨修复。
陈国健付佳徐丽珍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电针理筋手法
中药药熨外治法改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便秘患者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中药药熨外治法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便秘病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进行腹部按摩,治疗组采用中药药熨疗外治法配合腹部按摩进行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
徐丽珍吴玉玲
关键词:便秘中风患者
文献传递
药熨治疗中风卧床便秘患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中药药熨外治法对中风-气虚血瘀型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卧床合并便秘病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进行腹部按摩,治疗组采用中药药熨外治法配合腹部按摩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病情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熨外治法配合腹部按摩对改善中风-气虚血瘀型卧床病人便秘疗效果有临床疗效。
徐丽珍吴玉玲王红霞陈国健
关键词:便秘中风
赛肤润对肿瘤晚期患者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赛肤润对预防肿瘤晚期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基本防压疮的护理,包括使用气垫床,气圈,Q2h翻身等,实验组使用基本防压疮的护理外予赛肤润外涂,按摩骨隆突处,出院或死亡观察效果。结果 1实验组共发生压疮2例,发生率为6.6%(2/30),对照组共发生压疮1例,发生率为26.6%(8/3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出现Ⅰ级压疮2例,Ⅱ级压疮0例,Ⅲ级压疮0例;对照组出现Ⅰ级压疮6例,Ⅱ级压疮1例,Ⅲ级压疮1例;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赛肤润用于肿瘤晚期患者预防压疮效果满意,方便简单,没有痛苦,无不良反应,价格合理,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徐丽珍王红霞何丽君霍玉玲
关键词:赛肤润肿瘤晚期压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