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美娇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珠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78例(340眼)DR患者行视网膜光凝,做好其术前术后护理,严格血糖监测和饮食控制,定期复查。结果 178例(340眼)DR患者,视力增进者117例(229眼),视力稳定者54例(101眼),7例(10眼)视力下降。结论 DR患者行视网膜光凝后,有效的护理能使患者的视力得到巩固和提高,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失明的危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 何洁覃净彭美娇
- 关键词:视网膜光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高危新生儿预后的作用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高危新生儿预后的作用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08月到2011年08月收治的160例高危新生患儿随机进行分组治疗,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干预组实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取正常的的护理措施。两组患儿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两组忠儿比对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MDI和PDI的对比分析。护理干预组患儿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后,智能和运动的发育指数要明显比对照组患儿高,两组存在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习意义。干预组的患儿在3到8个月的随访中,出现智障的患儿占14例,在1岁的时候都痊愈,没有1例惠儿发展成为脑瘫;对照组的患儿出现智障的患儿占26例,其中有2例患儿发展成了脑瘫,两组患儿在预后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让高危新生儿的预后得到改善,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 刘颖卢晓春魏红艳彭美娇
- 关键词: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 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效果与评价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评价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11名护士进行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上岗,比较住院总护士上岗前后科室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个人能力以及夜班护士工作压力的情况。结果实施前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分为(88.9±1.3)分,实施后为(96.3±1.9)分;实施前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0.1±1.8)分,实施后为(97.6±1.6)分。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科室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名接受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护士岗前急救技能考核合格4人,合格率为36.36%;人际沟通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处理纠纷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组织协调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综合素质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培训后所有护士均通过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为100%。培训后护士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对新生儿监护病房36名夜班护士进行工作压力调查,实施前26人自觉工作压力大,占72.22%;实施后6人自觉压力大,占16.67%。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自觉压力大护士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能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护士个人能力,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推广。
- 刘颖魏红艳卢晓春诸丽嫦彭美娇
- 关键词: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总护师护理质量
- 1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被引量:1
- 2008年
-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危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1],可导致新生儿大量失血或休克,危及生命。2007年7月8日,本科收治一男婴,诊断为:上消化道大出血,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刘颖卢晓春彭美娇
-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效果。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5月,72例经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反复机械通气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以及细菌培养结果,同时进行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反复机械通气次数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感染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3.3%、33.%、16.7%和16.7%,而对照组主要感染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5.7%、21.4%、14.3%、7.1%和21.4%,两组菌株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机新生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刘颖魏红艳卢晓春彭美娇诸丽嫦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
- 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3种不同药物组合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分为3组,选用干扰素(ITF组)、干扰素+更昔洛韦(ITF+GCV组)和干扰素+丙种球蛋白(ITF+IVIG组)3种治疗方法,并将治疗效果分为近、远期疗效,将各组的年龄、发病时间、退热时间、咽峡炎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的变化、淋巴结肿大的消退时间、治疗费用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ITF+IVIG组在退热时间、咽峡炎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与ITF组和ITF+GCV组差异有显著性,在住院时间和淋巴结肿大时间上差异不显著。在近期治疗效果上,ITF+IVIG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但在远期疗效、白细胞总数和肝功能转氨酶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干扰素+丙种球蛋白可以明显提高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近期治疗效果,对远期疗效和总体病程无明显优势。
- 张晓荣徐佩茹毛兆娟彭美娇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干扰素类丙种球蛋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