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炎症小体与细胞焦亡的相关性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前,脓毒症引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急危重症救治的一大难题。炎症小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化能够介导细胞焦亡,从而释放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8,进一步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加剧炎症反应和凝血过程,对脓毒症的治疗及预后造成了极大不确定性。本文就炎症小体与细胞焦亡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DI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高家威邓鑫凯韩小博李啸柴雅豪张雷
- 关键词:NLRP3凝血功能障碍
- 补体C3和C4以及胆固醇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胆固醇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新疆军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入重症医学科后24 h内血清补体C3、C4、胆固醇水平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并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间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补体C3、C4和胆固醇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最终纳入120例脓毒症患者,其中生存组57例,死亡组63例.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显著升高〔APACHEⅡ(分):20.29±5.90比15.32±5.98,SOFA(分):7.62±3.11比5.16±2.50,均P〈0.01〕,血清补体C3、C4及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C3(g/L):0.67±0.22比0.82±0.24,C4(g/L):0.17±0.05比0.20±0.06,胆固醇(mmol/L):2.77±1.23比3.46±1.02,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补体C3、C4、胆固醇单独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680(95%CI=0.583-0.777,P=0.001)、0.657(95%CI=0.560-0.754,P=0.003)和0.711(95%CI=0.619-0.804,P〈0.001);补体C3、C4和胆固醇三者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优于3个指标单独检测或其中两两联合(C3+C4+胆固醇的AUC=0.725,95%CI=0.633-0.817,P〈0.001;C3+C4的AUC=0.697,95%CI=0.603-0.791,P〈0.001;C3+胆固醇的AUC=0.718,95%CI=0.626-0.811,P〈0.001;C4+胆固醇的AUC=0.722,95%CI=0.629-0.815,P〈0.001).结论 补体C3、C4与胆固醇联合检测对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安宗仁刘正雄张雷周新方喆琦骆梦华李新宇
- 关键词:脓毒症补体C3补体C4胆固醇预后
- VEGF和CD47双修饰外泌体靶向递送治疗沙漠干热环境热射病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外泌体高效递送的方式,将VEGF和CD47双修饰的外泌体递送到热射病引起的肾损伤,减轻并修复肾损伤。方法构建靶向肾损伤的融合表达VEGF和CD47的质粒,转染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后分离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纳米颗粒跟踪分析、蛋白质印迹法等方法对外泌体进行鉴定。经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200μg DiD标记的未修饰外泌体、VEGF修饰的外泌体和VEGF-CD47双修饰的外泌体,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并分析外泌体对肾脏的靶向作用。60只SD大鼠随机分6组每组10只,sham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n=10),其余各组均复制热射病肾损伤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12、24、36 h,B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C组给予质粒空载体(Empty plasmids,Ep)组、D组给予Exos组、E组给予Exos^(VEGF)组、F组给予Exos^(VEGF-CD47)组。于3次给药治疗后第72小时取肾脏组织和血:从组织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损伤评分;检测血清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评价治疗效果;WB和qRT-PCR分析炎症介质TNF-α、NF-κB的表达水平;检测增殖调控信号分子Ki67、FGF2、pAMPK、pERK和纤维化调控分子FGF23,综合分析对增殖和抑制纤维化的作用。结果成功获取了BMMSCs和Exos^(VEGF-CD47)并进行鉴定,急性肾损伤模型动物均复制成功。Exos^(VEGF-CD47)在活体肾组织中比ExosCtrl组和Exos^(VEGF)组的荧光强度高(P<0.05)。治疗后72小时Exos^(VEGF-CD47)组,肌酐、尿素氮下降(P<0.0001);Exos^(VEGF-CD47)组Tubular casts score评分显著低于AKI+Exos组、AKI+Exos^(VEGF)组(P<0.0001);促炎因子TNF-α、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001);而Ki67、FGF2显著上调(P<0.05),FGF23显著下调(P<0.0001)。结论VEGF和CD47可以高效靶向热射病急性肾损伤,有效减轻损伤并促进修复,其机制可能与外泌体传递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促进增殖和抑制纤维�
- 韩小博邓鑫凯李红刘超高家威李啸柴雅豪韩小丽韩红伟赵胤杰杨曦张雷
- 关键词:热射病外泌体VEGFCD47急性肾损伤
-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探讨醒脑静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辅助作用及其临床成效。方法 本研究涵盖了2023年5月至202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酒精中毒急诊病例。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不同的治疗组中:一组接受标准治疗,另一组则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额外使用醒脑静。研究的主要指标包括症状缓解的时间、恢复意识的时间以及治疗的整体成功率。结果 相较于仅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那些额外使用了醒脑静的患者在症状缓解和恢复意识方面所需的时间更短。此外,使用醒脑静的患者群体在治疗成功率上也表现出更高的比例(P<0.05)。结论 将醒脑静纳入急性酒精中毒急诊的标准治疗方案中,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 赵庆张雷毛成陆
-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急诊
- ICU内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分析近7年上海长征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创伤性颈髓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从2010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上海长征医院ICU收治创伤性颈髓损伤(traumatic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TCSCI)患者,所统计的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病因、损伤节段、损伤严重程度(ASIA分级)、并发症。结果总计纳入病例109例,年龄(53.72±14.86)岁,60~69岁患者最多,达25.69%。患者男女比例为9:1,大部分为已婚患者,退休患者最多为30.27%。道路交通事故及坠落伤是ICU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损伤节段以C5最多,其次为CA。109例患者中30.28%伴多发伤,26.61%的患者存在颅脑损伤。并发症以褥疮和呼吸系统并发症最多,83例患者出现至少一个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达98.79%,其次是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为65.06%,发生两个及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达51例(46.79%)。死亡患者20例,病死率为18.35%。结论交通事故是ICU内TCSCI的主要原因,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低处坠落也逐渐成为TCSCI的主要致病因素。ICU内的TCSCI患者病死率高,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并发症发生比例较高,最常见为呼吸系统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可能与ASIA分级有关。
- 陈坤戴建强张雷周秋香林兆奋李文放
- 关键词:脊髓损伤创伤性颈髓损伤流行病学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
- 阿勒泰地产6种中药的主要有效成份含量测定
- 2005年
- 目的:了解新疆阿勒泰地产木贼麻黄及木贼麻黄根、双穗麻黄及双穗麻黄根、山里红及黄果山楂等6种中药中的主要有效成份含量,以间接了解其6种中药的质量情况。方法:分别依《药典》规定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以上6种药材进行了主要有效成份含量测定。结果:木贼麻黄中的麻黄素含量为3.18%,木贼麻黄根中的麻黄素含量为0.98%;双穗麻黄中的麻黄素含量为1.40%,双穗麻黄根中的麻黄素含量为1.08%;山里红中的枸椽酸含量为4.97%;黄果山楂中的构椽酸含量为1.12%。结论:阿勒泰地产木贼麻黄,双穗麻黄中的麻黄素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但两种麻黄根的外观和显微观察与《药典》收载品种草麻黄根和中麻黄根的记载差异太大,因此两种麻黄根不能做药用;山里红中的枸椽酸含量比《药典》规定的低0.03%;黄果山楂中的熊果酸含量较高,因此,黄果山楂可考虑做为提取熊果酸和果胶的原料。
- 马忠杰张雷帕力汗
- 关键词:山里红
- 高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急诊CT征象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和急诊CT征象,以提高该病在高原地区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海拔4 500 m以上我院高原医疗站点门诊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患者中收治23例CVST患者为研究对象,首诊医疗接触后立即行急诊CT,初诊为颅内静脉血栓随后MRV确诊,收集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证据、治疗及预后。结果①高原环境下,CVST患者起病急,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7.96±5.27)岁,头痛是CVST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86.95%),23例患者上高原工作时间3个月以上,起病时间为24h至3周以内,发病前1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占72.2%。②检验:白细胞(WBC)(11.35±3.1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79.03±5.89)%;红细胞(RBC)(5.41±0.56)×10^(12)/L;血红蛋白(HGB)(196±13.05)g/L;血小板(PLT)(155±22.04)×10^(9)/L,凝血指标D-二聚体(3.34±3.38)mg/L。血栓弹力图:R:(5.15±0.78)min;凝血时间K(1.62±0.60)min;α角(68.79±4.50)度;MA(69.09±3.13)mm。脑脊液检查均排除病毒性脑炎。③影像学:急诊CT提示静脉窦血栓高密度影(上失状窦52.17%,直窦43.47%,左右横窦30.43%)。④治疗与转归:所有患者首次接诊(FMC)CT确诊提示无动脉性出血或存在静脉窦内高密度影,初步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均接受低分子肝素(LMWH),其中22例均存活,3例遗留部分神经损伤症状,1例并发脑疝死亡。结论高原环境医疗资源分散,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血栓相关检验对CVST早期筛查,急诊CT提供静脉窦血栓的特征性变化证据,在排除出血的情况下尽早启动抗凝,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并对安全后送提供有利支持。
- 韩小丽吴家林韩红伟敖其何海山周银韩小博张雷
-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急诊CT
- 西伯利亚小檗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 2005年
- 目的:建立西伯利亚小檗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420nm处测定吸收度,依标准曲线计算测定结果。结果:西伯利亚小檗中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平均含量为:干品0.37%,湿品0.19%;平均回收率为100.01%,RSD=0.765%(n=4)。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西伯利亚小檗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 马忠杰张雷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方法对照品
- 新冠肺炎导致自发性气胸1例
- 2020年
- 自2019年12月新冠肺炎暴发以来,据WHO统计截至2020年4月8日全球新冠肺炎病例达1353361例,死亡79235例,中国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新冠肺炎防控核心是早发现早隔离,临床救治重点是避免患者进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如果病例发展为ARDS可能会根据病情需要进一步行体外膜肺氧合,后续治疗风险可能包括感染、抗凝出血或血栓,治疗的复杂性往往导致预后差。
- 韩小博李红杨超袁红韩小丽韩红伟王艳朱海荣张雷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性肺炎气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