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平 作品数:54 被引量:556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委基金 北京市科委项目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2007-2008年北京地区25~54岁已婚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7 2009年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妇女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的感染状况及其分布特点,初步探讨HR—HPV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地区抽取12个区县137个社区25~54岁已婚妇女6185例进行妇科检佥、宫颈HR—HPV检测及细胞学检查,并进行问卷调查。应用EpiData3.0软件双次录入、审核数据后,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北京地区25~54岁已婚妇女生殖道HR—HPV感染率为9.89%。城区、近郊、远郊妇女的HR—HPV感染率分别为9.34%、10.51%和9.51%(P〉0.05);本市、外地户籍妇女的HR—HPV感染率分别为9.53%和11.30%(P〈0.05)。(2)HR—HPV感染的年龄分布特点:25~44岁年龄段妇女的HR—HPV感染率稳定在10%左右,30~34岁者HR—HPV感染率最高,为11.21%;44岁以上则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下降,50-54岁降至最低(7.78%)。(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爪,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配偶性伴侣数〉1个者、外地户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者,其感染HR—HPV的可能性大。(4)感染HR—HPV人群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病率明显高于未感染人群(分别为29.76%、3.32%,P〈0.01)。结论(1)北京地区25~54岁已婚妇女牛殖道HR—HPV感染率为9.9%,在地域分布上无差异。(2)北京地区HR—HPV感染的危险人群为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者、配偶多个性伴侣者、外地户籍及文化程度较高者。(3)HR—HPV感染是发生CIN及宫颈癌的重要因素,但HR—HPV感染并不等于一定发生CIN和宫颈癌;应对HR—HPV感染者定期随访以了解其感染及宫颈的动态变化。 武明辉 张淞文 张为远 周保利 谢争 王建东 冯静 王军华 蒋京伟 朱力 黄石全 潘静 刘新芝 张运平 赵温 李虹 罗晓航 史坤翀 王桂凤 付立平 李桂香 陶惠芬 戴春香 何瑞霞 金蕾 刘广美 王奎香 叶家林 刘似英 王梅 闫学明 胡桂玲 林如静 孙嫦月 曾红 吴丽荣 程亚利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子宫颈 抽样研究 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妇幼保健院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在数字化医院建设过程中的战略目标、系统方案、特点及实施步骤。针对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 刘晓红 姚屹 张运平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管理 0~3岁儿童口腔保健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评价自2004年8月开展孕期和产后母婴口腔保健项目对0—3岁儿童入园时龋病的影响。方法:自2004年起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开展孕期和产后母婴口腔保健项目,2004—2007年在海淀区20所幼儿园选择入托时年龄在2—3岁的儿童,口腔检查由口腔科医生按照WHO标准进行,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儿童母亲是否在孕期和产后接受过口腔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检查,与2005年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价0~3岁儿童口腔保健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20%以上儿童母亲在孕期和产后接受过母婴口腔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与2005年前比较,2006年后0~3岁儿童患龋率和龋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孕期和产后口腔保健管理有助于改善0~3岁儿童入园时的口腔健康状况。 寇艳松 张运平 胡丽萍关键词:口腔 健康教育 患龋率 龋均 未婚流产少女男伴首次性行为的年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北京和济南两地未婚流产少女男伴首次性行为的年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结构式问卷对北京和济南两地共467名未婚流产少女的男性伴侣进行调查。结果:未婚流产少女的男性伴侣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0.25±2.72)岁,首次性行为的前两位原因依次为"好奇,想知道性交感受"(43.0%),"生理需要"(32.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组和>18岁组)与性态度、首次接触描写性行为的书刊/录像/网站的年龄、被迫性行为、紧急避孕、吸烟、饮酒、暴力冲突等13个因素有关(P<0.05)。多元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接触描写性行为书刊/录像/网站的年龄过早和过去1年与家人发生冲突的次数多是过早发生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未婚流产少女男伴首次性行为的年龄较早,过早发生性行为的男伴健康危险行为和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 马亚婷 余小鸣 张运平 宫露霞 高素红 王嘉关键词:健康危险行为 不安全性行为 双胎妊娠晚期早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晚期早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8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01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双胎妊娠晚期早产孕妇138例(晚期早产组),双胎妊娠足月产孕妇163例(足月产组),比较2组母儿的一般情况、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及新生儿并发症。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双胎妊娠晚期早产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晚期早产组双男胎儿、双卵双胎、治疗性早产的比例分别为41.3%(57/138)、76.1%(105/138)、65.2%(90/138),足月产组分别为23.9%(39/163)、89.6%(146/163)、96.9%(158/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40、9.81、53.59,P值均〉0.05)。晚期早产组2个胎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2450±349)g,低于足月产组[(2640±304)g,t=7.12, P〉0.05]。2组孕妇年龄、孕次、初产妇比例、流产史、受孕方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贫血和脐带异常是双胎妊娠晚期早产的主要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0.190(0.094~0.387)、1.980(1.009~3.883)、0.030(0.007~0.131)、0.062(0.006~0.642)、0.470(0.243~0.908)、2.779(1.093~20.736),P值均〉0.01或0.05]。(3)新生儿并发症比较:晚期早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系统疾病、低血糖、贫血、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7.9%(77/276)、4.4%(12/276)、4.7%(13/276)、4.4%(12/276)、3.6%(10/276)],均高于足月产组[分别为9.5%(31/326)、0.6%(2/326)、1.2%(4/326)、0.6%(2/326)、0.3%(1/3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33、9.18、6.61、9.18、9.16,P值均〉0.05 贺玲 张运平关键词:妊娠 双胎 妊娠末期 早产 预后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 被引量:1 2005年 张运平 贾红梅关键词: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病理 绒毛膜癌 松弛素与早产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松弛素(relaxin,RLN)与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 re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分别检测25例PPROM、32例足月胎膜早破(TPROM)及31例正常足月分娩孕妇分娩前血清RLN2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以上三组孕产妇胎盘和胎膜组织中松弛素受体LGR7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三组血清RLN2水平比较,PPROM组(372.26±143.13)pg/ml显著高于TPROM组(292.73±96.01)pg/ml及对照组(241.71±91.57)pg/ml(P<0.05);②三组孕妇的胎盘、胎膜组织中均有LGR7蛋白的表达,PPROM组胎盘、胎膜组织中松弛素受体LGR7蛋白强阳性表达率(96.00%)高于另两组,TPROM组(75.00%)高于正常组(58.06%);③胎盘、胎膜组织中松弛素受体LGR7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RLN2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s=0.453,P=0.0001)。结论孕晚期血清RLN2水平及胎盘、胎膜组织中松弛素受体LGR7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与PPROM的发病有关。 黄千峰 张运平 顾依群 汪颖南 卢利娟关键词:松弛素 受体 血清 早产胎膜早破 超声在18-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18-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1年来经羊水细胞或脐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18-三体综合征的5例胎儿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超声在产前对18-三体综合征胎儿检出的临床价值。结果5例18-三体综合征患儿至少存在1种以上的超声异常声像。结论妊娠期超声可检测到18-三体胎儿在形态结构上发生的异常,结合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诊断,对于提高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诊断率,降低严重染色体病缺陷患儿的出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顾莹 赫飞 张运平 顾依群 王金玲 李智关键词:18-三体综合征 超声 产前诊断 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双胎自然早产的价值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双胎自然早产的价值。方法:对52例孕28~34周双胎孕妇进行超声宫颈长度测量,并追踪这些孕妇的妊娠结局,统计分析使用该方法预测自然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①52例28~34孕周的双胎孕妇中,宫颈长度<30 mm(设为阳性)10例,≥30 mm(设为阴性)42例。10例阳性者7天和孕37周前分娩率分别为40.0%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例阴性孕妇7天和孕37周前均未分娩。②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7天内双胎自然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7.5%、40.0%、100.0%;而在孕37周前上述指标均为100.0%,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是预测双胎早产极有价值的科学方法。若在28~34孕周期间双胎孕妇宫颈长度呈阴性,则一般不会发生早产;若呈阳性,则发生早产的可能性很高。 马仲秋 于春燕 赫飞 张运平关键词:宫颈长度 双胎妊娠 早产预测 妊娠期糖尿病的转归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42天的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6年4~11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并在产后42天行OGTT的175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OGTT的结果(按照WHO标准)进行再分类,即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过高(IFG)和血糖正常,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75例GDM孕妇,产后42天行OGTT,有99例(56.6%)血糖正常(Ⅰ组),76例(43.4%)血糖异常(Ⅱ组),其中7例(4.0%)IFG,55例(31.4%)IGT,14例(8.0%)DM;②单因素分析显示:Ⅰ组的平均年龄小于Ⅱ组(P<0.05);Ⅱ组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明显多于Ⅰ组(P<0.01);Ⅰ组产后42天的体重指数(BMI)均值小于Ⅱ组(P<0.05)。Ⅰ组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的血糖均值低于Ⅱ组(P<0.05)。两组孕妇的文化程度、身高、家庭月收入及孕产次无显著差异。③广义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影响产后42天空腹血糖的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及年龄;影响OGTT2h后血糖的因素除这两个因素外还有复查时的体重指数。结论:有近一半的GDM孕妇产后仍有糖代谢异常,应根据其相关因素给予积极干预。 徐艳 张运平 刘晓红关键词:糖尿病妊娠 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