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莉

作品数:62 被引量:18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0篇学位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哮喘
  • 10篇支气管
  • 10篇气管
  • 7篇炎症
  • 7篇支气管哮喘
  • 7篇细胞
  • 7篇显像
  • 7篇小鼠
  • 6篇淋巴
  • 5篇三氧
  • 5篇三氧化二砷
  • 5篇哮喘小鼠
  • 5篇护理
  • 4篇道炎症
  • 4篇气道
  • 4篇气道炎症
  • 4篇肿瘤
  • 4篇免疫
  • 3篇蛋白
  • 3篇输液

机构

  • 33篇泸州医学院附...
  • 16篇中南大学
  • 1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60篇张莉
  • 20篇陈跃
  • 12篇向旭东
  • 11篇黄占文
  • 9篇李坑
  • 8篇龚素波
  • 7篇蔡亮
  • 7篇马礼兵
  • 7篇张春银
  • 5篇王文军
  • 5篇徐礼
  • 4篇代丽
  • 4篇朱艳
  • 4篇邱琳
  • 3篇丁志凌
  • 3篇陈平
  • 3篇欧阳若芸
  • 3篇王谷宜
  • 3篇刘绍坤
  • 3篇张伟

传媒

  • 4篇国际呼吸杂志
  • 4篇中华哮喘杂志...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重庆医学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同位素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2篇2013
  • 14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卵巢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检查诊断卵巢肿瘤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疑有复发和转移的卵巢癌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并将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病理检查证实36例均复发或转移。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检查29例阳性,血清CA125示22例升高,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前者监测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6%、100.0%、82.5%;后者为61.1%、100.0%、72.5%,二者灵敏度、准确性比较,P均<0.05。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监测卵巢癌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CA125检测,可提高隐匿性复发或转移病灶的检出率。
蔡亮张春银陈跃张莉刘安敏
关键词:卵巢肿瘤CA125
MiRNA-25下调ATXN3基因的表达及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 与背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马查多-约瑟夫病(SCA3/MJD)是最常见的SCA亚型,其致病基因ATXN编码含多聚谷氨酰胺肽链(polyQ)的ataxin-3蛋白,可选择性在小脑等部位积聚形成神经元核内包涵体(N...
黄凤珍张莉唐北沙江泓
关键词:MIRNA基因表达细胞活性
^18F—NaFPET/CT与MRI在鼻咽癌颅底骨质受侵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18F—NaFPET/CT与MRI在鼻咽癌颅底骨质受侵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63例(男45例,女18例,年龄23—72岁)鼻咽癌(NPC)患者的^18F—NaFPET/CT和MRI检查资料。以6个月左右的影像随访结果为“最终判断标准”,计算^18F—NaFPET/CT与MRI诊断NPC颅底骨质受损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并行石。检验。另外比较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最终确诊的NPC颅底骨质受侵患者的病灶检出及其分布情况。结果随访确诊为NPC颅底骨质受侵的患者有34例,^18F-NaFPET/CT检查真阳性33例,假阳性3例,真阴性26例,假阴性1例;MRI检查真阳性31例,假阳性4例,真阴性25例,假阴性3例;其中有30例患者在^18F-NaFPET/CT和MRI上均表现为颅底骨质受侵。^18F—NaFPET/CT诊断NPC颅底骨质受侵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7.1%(33/34)、89.7%(26/29)、91.7%(33/36)、96.3%(26/27)和93.7%(59/63),MRI的相应指标分别为91.2%(31/34)、86.2%(25/29)、88.6%(31/35)、89.3%(25/28)和88.9%(56/63)。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各诊断效能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62~1.062,均P〉0.05)。在34例NPC颅底骨质受侵患者中,^18F-NaFPET/CT检出颅底骨质病灶133个,MRI检出97个,斜坡是NPC颅底骨质受侵最好发的解剖位点。结论^18F—NaFPET/CT与MRI对NPC颅底骨质受侵具有相似的诊断效能,但^18F—NaFPET/CT检出的病灶总数多于MRI,提示前者在颅底微小骨质病灶的诊断上具有潜在优势。
乐亚丽陈雨陈跃黄占文吴敬波赵冬梅张莉唐光才
关键词:鼻咽肿瘤颅底氟化
输液器调节开关位置对静脉穿刺回血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输液器调节开关位置对静脉穿刺回血的影响,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75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11个观察组,穿刺时将每组输液器的调节开关放置在不同位置,观察回血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液器调节开关距过滤器<24cm组针管回血率显著低于输液器调节开关距过滤器≥24cm组(均P<0.01)。结论静脉输液穿刺时,输液器调节开关放置在过滤器24cm以上进行穿刺,针头进血管后易回血,有利于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刘珉甬张莉徐玲
关键词:输液器静脉穿刺回血
18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18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干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2例门诊随访或即将出院随访的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 15例,平均年龄56.8岁;所有患者中11例手术治疗后,...
黄占文陈跃蔡亮张莉周贵虹龙水清
关键词:恶性肿瘤治疗FDGSPECT
文献传递
三氧化二砷对哮喘小鼠Th17/IL-17轴的影响及平喘作用
目的观察ATO对哮喘小鼠Th17/IL-17轴的影响及平喘作用。方法40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三氧化二砷组、地塞米松组,制备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末次激发24h后,检测小鼠的气道反应性,支...
张莉李坑马礼兵龚素波向旭东
文献传递
三氧化二砷对哮喘小鼠Th17/IL-17轴的影响及机制
背景: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Th1/Th2失衡,Th2优势分化”的理论在哮喘发病机制方面一直占主导地位。Th17细胞是新近发现的又一类CD4+T细胞亚群,主要通过其分泌的IL-17起作...
张莉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三氧化二砷线粒体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动物模型
两种注射方法对不同年龄段肾动态显像GFR准确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预埋留置针法(简称"预埋法")和袖带法对不同年龄段肾动态显像中肾小球滤过率(GFR)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按年龄将50例行肾动态显像的患者分为两组。组1:年龄<60岁,20例;组2:年龄>60岁,30例。所有患者均于第1d行预埋法,隔天再行袖带法注射。通过Gates法获得血流灌注图像、灌注峰值和GFR值。结果组1:预埋法形成"弹丸"的成功率为100%,袖带法为95.0%(19/20);二者所形成的腹主动脉峰值及GFR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部位残留放射性计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预埋法形成"弹丸"的成功率为100%,袖带法为80.0%(24/30);二者形成的腹主动脉峰值、GFR、注射部位残留放射性计数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埋法"弹丸"注射能有效地减少注射部位的放射性残留,提高GFR的准确性,能更真实地反映肾功能受损情况,尤其适用于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群。
张莉
关键词:肾动态显像肾小球滤过率
Antagonizing dopamine D1-like receptor attenuates acute asthma by inhibiting Th17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f BATF signaling
Background Increas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17 cells play a potential role in asthma, especially in severe...
龚素波刘绍坤陈平欧阳若芸向旭东李金秀马礼兵李坑张莉王谷宜纪笑英徐礼
上颌窦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2015年
患者男,82岁.2013年8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面颊上颌区包块,大小约3 cm×3 cm,质硬,无压痛,边界清,外院予中药治疗无效.肿块呈进行性增大,2013年10月大小约6 cm×6 cm,偶有阵发性钝痛,外院CT示右侧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伴窦壁骨质破坏及邻近颌面部软组织肿胀;本院MRI(图1A)提示右侧上颌窦癌.入院体格检查:双侧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面颊上颌区触及一包块,质硬,无压痛,边界清.
饶茂华陈跃黄占文朱艳张莉邱琳
关键词:PET/CT显像上颌窦癌18F-FDG腹股沟淋巴结进行性增大软组织肿胀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