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艾功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省凤台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语文
  • 3篇鉴赏
  • 2篇审美
  • 2篇审美鉴赏
  • 2篇思维
  • 1篇以本为本
  • 1篇艺术
  • 1篇语文复习
  • 1篇语文新课标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语言文字符号
  • 1篇缘情
  • 1篇在场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网
  • 1篇知识网络
  • 1篇纸笔测试
  • 1篇任务驱动型
  • 1篇社会

机构

  • 7篇安徽省凤台第...

作者

  • 7篇张艾功
  • 3篇袁国超

传媒

  • 2篇语文知识
  • 1篇学语文
  • 1篇教书育人(校...
  • 1篇中学语文(大...
  • 1篇中华活页文选...
  • 1篇中学语文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审美想象力培养初探
2017年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新课标把学生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四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作为课程目标,其中思维的发展提升与审美鉴赏创造都与审美想象紧密相关。可见,发展与提升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是新一轮课改的内在诉求。
张艾功
关键词:审美鉴赏想象力培养审美想象力思维发展语文新课标内在诉求
以本为本 以生为本——高三语文复习之我见被引量:2
2016年
在高三语文复习中,有的教师将课本打入"冷宫",置之不理,匆匆转入专题复习;有的老师带着学生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之后便沉迷于题海。这些做法都无异于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语文课本复习的边缘化,折射出高考复习急功近利的心态。其实,课本才是根本,高三语文复习应该回归课本,整合重组,精耕细作。同时,要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建构高考知识网络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张艾功袁国超
关键词:知识网络复习效果任务驱动型批判性思维能力
审美阅读需要想象在场
2017年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把"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项内容之一,这凸显了对审美功能的张扬。"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是以有限的在场的东西显现无限的不在场的东西",可见,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及审美创造的过程均离不开想象的参与。
张艾功袁国超
关键词:审美活动审美鉴赏审美创造语言文字符号
古诗词鉴赏情景关系问题探究
2016年
"情"与"景"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要素,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情"是情感的,主观的;"景"是形象的,客观的。"情景关系"即是情与景的组合手法。从不同角度看,大体上有两种,一是因果关系,包括时间上的先后,有时候先景后情,也称之为触景生情、即景生情;有时候先情后景,以情设景,缘情写景。二是手段目的关系,"情为主,景为宾",以言情为目的,绘景为手段。
张艾功
关键词:诗词鉴赏绘景缘情
语文项目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型——以“人生规划”主题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在当前现实的教学情境中,知识点、单课时、讲授灌输、纸笔测试,可以说是一套备受教师青睐的组合拳。知识中心大行其道,训练主义甚嚣尘上,教学胶着于知识的表层结构,导致知识学习符号化、知识管理碎片化、知识测评单一化。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孤立理解的浅层学习,无法实现由低阶学习向高阶学习的有序推进和螺旋进阶。教与学固守着传统的舒适区,遑论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张艾功
关键词:纸笔测试机械记忆教学转型教学情境
生涯规划视域下的新生命教育被引量:1
2018年
生涯规划视域下的新生命教育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引,通过认识生命、驱动生命而实现发展生命的目的。教育学生体认自然生命,学会热爱生命;发展社会生命,积极面对生活;丰盈精神生命,成就生命价值。引领生命从现在走向未来,从"实然"走向"应然",为美丽人生奠基。
张艾功袁国超
关键词:生涯规划社会
以孝情传忠情——谈《陈情表》的说情艺术
2008年
人们常说:“忠则出师,孝则陈情。”于是,不少论者认为《陈情表》是凭借其独树一帜的抒情方式,在“孝”字上大作文章而感动晋武帝,最终流传百世。其实不然,哀哀孝情只不过是其抒情的外核。真正打动晋武帝的却是其艺术地传达的内核——忠情。
张艾功
关键词:《陈情表》艺术抒情方式晋武帝
共1页<1>
聚类工具0